一隻在旋轉籠中賣力奔跑的倉鼠,和一隻試圖逃出籠中的倉鼠,加上六個詞語(牢籠、自由、盲目、選擇、冒險、耽溺),要如何寫出一篇作文呢?
今年的會考作文題目出爐了,雖然我還沒看到完整的題目,但取材方向也不難拿捏。
其實,題材就在我們身邊,我以前就分享過,大致有三大類型:

一、家庭生活
我在上個月的粉專貼文中分享〈家事力,就是你的寫作力〉一文,指出:「常做家事的孩子,感受力必然強烈,信手拈來皆是題材。」以這個題目來說,我想起曾經帶學生寫〈智慧發明王〉這個題目時,有學生在文章中表示:
由於他家樓層的挑高太高,每次他在擦氣窗時,要先站在椅子上朝氣窗噴清潔劑,再爬下來拿長柄刷擦氣窗。
但即使他站在椅子上踮著腳,還是沒辦法將清潔劑均勻噴在窗戶上,更別說清潔劑飄入眼中、吸入口鼻中,是多麼的難受。接著,還要爬上爬下,噴完擦、擦完噴,實在有夠累人。
如果是一般人,可能會硬著頭皮擦,或邊擦邊碎唸,卻還是採用這個笨方法苦苦的擦,像那隻賣力奔跑的倉鼠一樣。這種無意義的苦幹就是--
盲目
不過,這孩子不一樣,他想發明一種清潔氣窗的神器:在長柄刷的刷頭上安裝一小罐清潔劑及噴嘴,按鈕在握把上,只要在底下輕輕一按,上面的清潔劑便會精準噴撒在窗戶上,輕鬆多了!
即便他現在還沒有發明這項神器,但至少他願意動腦思考,試圖跳脫盲目的苦幹--這不是很值得發揮的題材嗎?
二、校園生活
關於校園生活的題材,包括課業、人際、競賽……等,學生過去肯定寫過很多,當中絕對會有適合發揮的題材。
以我學生的登報作品〈跳遠菜鳥出征〉為例:

在選擇運動會參賽項目時,他不得已選了跳遠。
可是,他既沒有學過跳遠、身邊也沒有會跳遠的同學,連會教跳遠的老師都沒有。
這時的他,等於受困於--
牢籠
身陷各種不利條件中,處處限制他的學習,幾乎只能坐以待斃。換作是一般人,可能安於牢籠中,比賽時就隨便跳跳了事。
然而,他卻充分利用網路資源,仔細觀察職業選手的比賽慢動作,揣摩每一個細節,並且實際演練。
最後,這隻跳遠菜鳥,竟成功打破鳥籠,獲得第一名!--這不是很值得發揮的題材嗎?
三、虛擬生活
這次參與會考的孩子,是屬於α世代,打從有意識以來,就和3C產品密不可分。因此,虛擬生活自然也是可以取材的對象。
以幾乎快成為國安問題的「手機成癮」現象來說,就有不少題材可寫。
我在不久前的貼文中,分享了一篇學生作品〈一段生變的友誼〉。文章中講述他的好友在獲得手機後,日漸沉迷,不僅個性越來越孤僻,不再搭理他,更學會說髒話。
可見,他的好友對於手機,完完全全沒有招架能力,已徹底:
耽溺
一旦成癮,即使他們滑到痛苦不堪,卻仍然放不下手機,滑個不停,如同旋轉籠中的老鼠,疲累不堪,還是跑個不停。
不只小朋友,大人也好不到哪裡--
有人描述爸爸一回家就躺在沙發上滑手機,衣服也不換、飯也不吃、家事也不做。為此,媽媽時常和爸爸吵架。
有人描述媽媽一滑起手機,本來該做的家事可以完全擱置。沒煮晚餐就帶他們去吃麥當勞,吃完回家繼續滑,孩子當然也有樣學樣,滑到不知節制。
看來,α世代的最大挑戰在於「跳出手機成癮的旋轉籠」--這當然是很好發揮的題材。
所以囉,題材早就擺在那邊,或許你早就見過、經歷過,甚至寫過,運用一點聯想力,小學生也寫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