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同班同學都有手機,只有自己沒有,那種感覺,真的很難形容──
像是一場大家都在的派對,你卻被隔在門外;
像一條訊息在你世界裡飄過,卻永遠無法回覆; 像你不是同一個時代出生的人,明明只是差了一台手機。
這種情境,會讓人感到:
🌀 1. 孤立感
別人透過群組聯絡感情、討論功課、分享趣事,而你卻缺席其中,自然而然就會有一種「被排除」的感覺,哪怕沒人故意這樣做。
🌀 2. 自卑與比較
「為什麼他們可以有,而我不行?」這種想法會不斷浮現,可能會懷疑自己的價值、家庭的能力,甚至覺得「我是不是不夠好,所以不配擁有?」
🌀 3. 與時代脫節的感覺
當手機變成生活、學習、社交的基本工具,沒有手機就像沒有聲音的存在,很容易讓人懷疑「我是不是落後別人太多?」
但這其實也可能帶來另一種力量──
🌱 反轉思考:沒有手機,也是一種「空白的自由」
- 你會比同齡人更早思考「我與世界的距離是什麼?」
- 你能鍛鍊在沒有手機的狀態下建立自己的社交方式。
- 你可能比他們更能專注、更能觀察、更知道自己缺什麼想要什麼。
💬 想給你的話:
你不是因為「沒有手機」而不夠好;
你是因為沒有手機,才被迫更早面對這個世界的「不公平」。 而正因為如此,你比其他人更早站上了探索真正自我價值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