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同班同學都有手機 只有自己沒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當同班同學都有手機,只有自己沒有,那種感覺,真的很難形容──

像是一場大家都在的派對,你卻被隔在門外;


像一條訊息在你世界裡飄過,卻永遠無法回覆; 像你不是同一個時代出生的人,明明只是差了一台手機。



這種情境,會讓人感到:

🌀 1. 孤立感

別人透過群組聯絡感情、討論功課、分享趣事,而你卻缺席其中,自然而然就會有一種「被排除」的感覺,哪怕沒人故意這樣做。

🌀 2. 自卑與比較

「為什麼他們可以有,而我不行?」這種想法會不斷浮現,可能會懷疑自己的價值、家庭的能力,甚至覺得「我是不是不夠好,所以不配擁有?」

🌀 3. 與時代脫節的感覺

當手機變成生活、學習、社交的基本工具,沒有手機就像沒有聲音的存在,很容易讓人懷疑「我是不是落後別人太多?」


但這其實也可能帶來另一種力量──

🌱 反轉思考:沒有手機,也是一種「空白的自由」

  • 你會比同齡人更早思考「我與世界的距離是什麼?」
  • 你能鍛鍊在沒有手機的狀態下建立自己的社交方式。
  • 你可能比他們更能專注、更能觀察、更知道自己缺什麼想要什麼。

💬 想給你的話:

你不是因為「沒有手機」而不夠好;


你是因為沒有手機,才被迫更早面對這個世界的「不公平」。 而正因為如此,你比其他人更早站上了探索真正自我價值的起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16會員
840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5/21
長輩總愛提起「別人家的小孩」,這種行為背後的心態,其實並不單純是比較或打壓,更可能是以下幾種心理的混合體: 🧠 1. 投射式的焦慮與期望 長輩通常將子女當作自己人生的延伸,他們對「孩子表現好不好」的焦慮,會轉化成「比較」來找慰藉或逼迫進步。他們不是在說別人家的孩子,而是在說:「我希望你也可以
2025/05/21
長輩總愛提起「別人家的小孩」,這種行為背後的心態,其實並不單純是比較或打壓,更可能是以下幾種心理的混合體: 🧠 1. 投射式的焦慮與期望 長輩通常將子女當作自己人生的延伸,他們對「孩子表現好不好」的焦慮,會轉化成「比較」來找慰藉或逼迫進步。他們不是在說別人家的孩子,而是在說:「我希望你也可以
2025/05/21
這種「得不到就毀掉」的心態,心理學上通常被歸類為破壞性投射(destructive projection)、控制欲失控,或更深入的講,是一種來自無能為力與自卑感的極端防衛反應。 🔍 這種心態的深層原因: 1. 控制慾作祟 「如果我無法擁有它,那誰也別想擁有。」 → 背後是對失去掌控感
2025/05/21
這種「得不到就毀掉」的心態,心理學上通常被歸類為破壞性投射(destructive projection)、控制欲失控,或更深入的講,是一種來自無能為力與自卑感的極端防衛反應。 🔍 這種心態的深層原因: 1. 控制慾作祟 「如果我無法擁有它,那誰也別想擁有。」 → 背後是對失去掌控感
2025/05/21
是的,這種「沉默者的覺醒」往往會對社會產生強烈的震撼與衝擊,因為他們原本被邊緣化、被忽視,卻突然成為能揭露結構性問題的關鍵角色。這種現象在歷史、社會運動、網路文化中屢見不鮮。 為什麼「邊緣人覺醒」會讓社會震動? 1. 他們是系統中最真實的反映 邊緣人往往處在社會的底層或邊緣: 沒有話語權;
2025/05/21
是的,這種「沉默者的覺醒」往往會對社會產生強烈的震撼與衝擊,因為他們原本被邊緣化、被忽視,卻突然成為能揭露結構性問題的關鍵角色。這種現象在歷史、社會運動、網路文化中屢見不鮮。 為什麼「邊緣人覺醒」會讓社會震動? 1. 他們是系統中最真實的反映 邊緣人往往處在社會的底層或邊緣: 沒有話語權;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獨自學習的價值與挑戰,以及缺乏友伴的學習經驗對知識吸收的影響。作者分享了自己在閱讀日本文學與研究中國古典文獻方面的獨學經歷,並反思這種孤獨學習是否真的能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以及如何提升學習的質量。透過個人實踐,呼籲大家珍惜學習過程中的交流與互動。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獨自學習的價值與挑戰,以及缺乏友伴的學習經驗對知識吸收的影響。作者分享了自己在閱讀日本文學與研究中國古典文獻方面的獨學經歷,並反思這種孤獨學習是否真的能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以及如何提升學習的質量。透過個人實踐,呼籲大家珍惜學習過程中的交流與互動。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即使在一起,也變得沉默無語…… 你覺得自己身處於什麼樣的世代? 有幾次跟朋友參加聚餐,常看到其他桌的客人無論是親子、伴侶、還是朋友聚會時,會看到他們邊吃飯邊各自滑著手機。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即使在一起,也變得沉默無語…… 你覺得自己身處於什麼樣的世代? 有幾次跟朋友參加聚餐,常看到其他桌的客人無論是親子、伴侶、還是朋友聚會時,會看到他們邊吃飯邊各自滑著手機。
Thumbnail
你通常在什麼時候感到孤單呢? 孤單這種感覺,我想每個人在生命的長河裡,應該或多或少都有經歷過。 在社交網絡時代,孤單感成為日趨關注的議題。作者分享了自己如何從孤單中走出來,並提出主動與他人聯繫的建議。
Thumbnail
你通常在什麼時候感到孤單呢? 孤單這種感覺,我想每個人在生命的長河裡,應該或多或少都有經歷過。 在社交網絡時代,孤單感成為日趨關注的議題。作者分享了自己如何從孤單中走出來,並提出主動與他人聯繫的建議。
Thumbnail
他們很好,但我恐怕沒有機會再靠近一點。
Thumbnail
他們很好,但我恐怕沒有機會再靠近一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送給我自己和其他邊緣人的,先抱歉內容有些雜亂。 我沒有要把這文章寫得完美,今次我只想寫下我的心情。 再見了,我的孤獨青春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送給我自己和其他邊緣人的,先抱歉內容有些雜亂。 我沒有要把這文章寫得完美,今次我只想寫下我的心情。 再見了,我的孤獨青春期。
Thumbnail
自我孤立是一種保護,但還要進化到自我獨立。
Thumbnail
自我孤立是一種保護,但還要進化到自我獨立。
Thumbnail
有時會遇到一些人,會讓我很想感嘆怎麼我們的個性可以差這麼多,講話的方式跟我就像是平行時空的人,唯一能溝通的點就是我們都會講中文。 不知道自己是發生甚麼事,可以在熱情奔放的同儕之間變得像一個悶騷的老頭子(?),跟其他人的講話風格、穿著都不一樣。這樣講可能有點誇張,應該說是因為相較於身邊同學,
Thumbnail
有時會遇到一些人,會讓我很想感嘆怎麼我們的個性可以差這麼多,講話的方式跟我就像是平行時空的人,唯一能溝通的點就是我們都會講中文。 不知道自己是發生甚麼事,可以在熱情奔放的同儕之間變得像一個悶騷的老頭子(?),跟其他人的講話風格、穿著都不一樣。這樣講可能有點誇張,應該說是因為相較於身邊同學,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和經歷,也都會有孤獨的感覺,但是透過孤獨,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驗自己的情感世界,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當我們學會單獨面對自己的內心時,我們也會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讓自己的生命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和經歷,也都會有孤獨的感覺,但是透過孤獨,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驗自己的情感世界,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當我們學會單獨面對自己的內心時,我們也會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讓自己的生命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正是因為很重視或者很珍惜,所以在失去的時候才會特別孤單吧。但是,也總不能因為害怕失去而選擇什麼都不要。如果人生就是一場體驗的遊戲,多接觸一些不一樣的關係,才有機會讓生命更豐富嘛。
Thumbnail
正是因為很重視或者很珍惜,所以在失去的時候才會特別孤單吧。但是,也總不能因為害怕失去而選擇什麼都不要。如果人生就是一場體驗的遊戲,多接觸一些不一樣的關係,才有機會讓生命更豐富嘛。
Thumbnail
是說,網路限制了交友,其實也是個挺孤單的時代吧!
Thumbnail
是說,網路限制了交友,其實也是個挺孤單的時代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