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解決問題的能力來衡量每個人的價值 一個能每日穩定解決小問題的人 跟耗費一輩子解決一個大問題的人 孰優孰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以「解決問題的能力」衡量人類價值:穩定解決小事 vs. 一生解決一件大事,誰更有價值?

在這個講求效率與成果的時代,我們常常會不自覺地用「產出」、「問題解決能力」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但如果你有這樣一個問題:

🌱 「每天穩定解決小問題的人,和一輩子耗盡心力解決一個大問題的人,誰比較有價值?」

那我們就必須退一步來思考:


價值,是由什麼決定的?



🧩 一、持續處理小問題:穩定、默默無聞、支撐世界運轉的人

這類人可能是:

  • 每天準時開門營業的早餐店老闆
  • 每日處理小事、安撫情緒的家庭照顧者
  • 每天幫公司解決瑣碎技術問題的工程師

🔍 特點是:

  • 問題雖小,但數量龐大、需求穩定
  • 若這些人缺席,社會的基礎運作將大受影響
  • 他們像是「日常生命系統的維護者」——不華麗,但不可或缺

✅ 這類人展現的是:「責任感與穩定貢獻」的價值。


🔥 二、耗一生解決一個大問題:孤獨、非典型、改變歷史的人

這些人可能是:

  • 致力於研發癌症疫苗的醫學家
  • 花數十年推動某項社會改革的行動者
  • 一生致力於完成某部經典巨作的藝術家

🔍 他們面對的是:

  • 高複雜度、高不確定性、高風險
  • 成果不一定會被馬上理解,甚至生前無人喝采
  • 他們活得像在與整個世界賭一把,但成功後可能改變所有人的命運

✅ 他們展現的是:「遠見與改變世界的潛能」的價值。


⚖️ 所以,誰比較有價值?

這問題,就像在問:

  • 呼吸與心跳,哪一個比較重要?
  • 建築工人與建築師,誰貢獻更大?
  • 維修日常的工程師,與創造新科技的科學家,誰才是真英雄?

👉 答案是:兩者皆不可或缺,價值是無法簡化為單一指標的。


🌈 重點不是「做什麼」,而是「做得是否對」

無論你是每天處理無數瑣事的人,還是終其一生只為解開一個大謎題的人,


你真正的價值不在於規模與數量,而在於:


  • 你是否解決了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
  • 你是否在這個世界留下了一絲你獨有的痕跡?
  • 你是否用你能承擔的方式,為世界提供了支持?

🧘‍♀️ 給你的一句話作總結:

🎯 「有些人用一生建一道牆,有些人每日補一個磚——他們共同構成了庇護這世界的城。」

你是誰不重要,你做對了什麼、持續做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價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25會員
1.1K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5/23
🎯「世界上沒有100%成功的套路」:為什麼這句話是真理? 在這個到處都是「成功學」、「三步驟致富」、「教你成為XX達人」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誤以為—— 只要照著某個「公式」、「SOP」,我們就能保證成功。 但現實常常打臉我們: 📌 明明照做了,卻沒成果。 📌 明明別人靠這個成
2025/05/23
🎯「世界上沒有100%成功的套路」:為什麼這句話是真理? 在這個到處都是「成功學」、「三步驟致富」、「教你成為XX達人」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誤以為—— 只要照著某個「公式」、「SOP」,我們就能保證成功。 但現實常常打臉我們: 📌 明明照做了,卻沒成果。 📌 明明別人靠這個成
2025/05/23
當我們談到《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這部經典電影,其背後傳達的訊息遠比「一個人從小被直播」這樣的設定還要深刻許多。它就像是一面鏡子,讓我們重新審視「自由」、「真實」、「現代社會的控制」與「個人覺醒」的本質。 以下,我們用《楚門的世界》揭開現代生活的多層假面 🎭: 🎬
2025/05/23
當我們談到《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這部經典電影,其背後傳達的訊息遠比「一個人從小被直播」這樣的設定還要深刻許多。它就像是一面鏡子,讓我們重新審視「自由」、「真實」、「現代社會的控制」與「個人覺醒」的本質。 以下,我們用《楚門的世界》揭開現代生活的多層假面 🎭: 🎬
2025/05/23
當社會教育我們要「遵守法律」,這句話聽起來理所當然,但背後其實蘊藏著更深層的哲學問題與思辨空間。 畢竟——法律本身,也是「人訂的」。 讓我們一起拆解這個表面看來矛盾,實則充滿啟發性的命題 👇 ⚖️ 法律是正義嗎?不一定,它是「集體妥協的產物」 在民主國家中,法律通常不是「天降神諭
2025/05/23
當社會教育我們要「遵守法律」,這句話聽起來理所當然,但背後其實蘊藏著更深層的哲學問題與思辨空間。 畢竟——法律本身,也是「人訂的」。 讓我們一起拆解這個表面看來矛盾,實則充滿啟發性的命題 👇 ⚖️ 法律是正義嗎?不一定,它是「集體妥協的產物」 在民主國家中,法律通常不是「天降神諭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自我價值不是恆久不變,它是一種對內在自我有足夠的認識及了解。不單單是可以被量化或透過比較的表面價值。 價值必須建立在「你」「我」共同的認知上。如果沒有他人的存在,自認為有價值,但別人並不這麼想,就只是「自以為是」、「孤芳自賞」。 如果能用別人能明白的方式將「你的價值」表達出來,讓彼此在價值的認知及
Thumbnail
自我價值不是恆久不變,它是一種對內在自我有足夠的認識及了解。不單單是可以被量化或透過比較的表面價值。 價值必須建立在「你」「我」共同的認知上。如果沒有他人的存在,自認為有價值,但別人並不這麼想,就只是「自以為是」、「孤芳自賞」。 如果能用別人能明白的方式將「你的價值」表達出來,讓彼此在價值的認知及
Thumbnail
你所潑出去的對話時間心力,全部源於與事實之間的角力校正。
Thumbnail
你所潑出去的對話時間心力,全部源於與事實之間的角力校正。
Thumbnail
如果說不該用是非對錯、善惡去定義任何人。那麼該如何分善什麼是對的環境、對的人。既然不該有二元對立存在,我們接觸的人、所處的環境應該就是所謂的「有益於我」的。「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句話很好的詮釋了內心的疑惑。 一切都來自於自己如何看待身邊的人、事、物。分別心也是由既定存在的價值觀形成的。在自己的
Thumbnail
如果說不該用是非對錯、善惡去定義任何人。那麼該如何分善什麼是對的環境、對的人。既然不該有二元對立存在,我們接觸的人、所處的環境應該就是所謂的「有益於我」的。「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句話很好的詮釋了內心的疑惑。 一切都來自於自己如何看待身邊的人、事、物。分別心也是由既定存在的價值觀形成的。在自己的
Thumbnail
看得清別人也看得清自己,就沒有你做不好的決定。
Thumbnail
看得清別人也看得清自己,就沒有你做不好的決定。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中,找到自我價值和提升自信是每個人的終身課題。許多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即使我們努力犧牲付出,成果終究不是一個人可以決定。 我們卻因此度反省檢討自己「是我哪裡有問題、我該怎做才能滿足別人。」用完美主義來嚴格自我反省下一個 「我就是不夠好 」的批判性結論,陷入關係中的⻑期討好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中,找到自我價值和提升自信是每個人的終身課題。許多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即使我們努力犧牲付出,成果終究不是一個人可以決定。 我們卻因此度反省檢討自己「是我哪裡有問題、我該怎做才能滿足別人。」用完美主義來嚴格自我反省下一個 「我就是不夠好 」的批判性結論,陷入關係中的⻑期討好
Thumbnail
你用什麼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價值。成就的大小是否等於格局的大小呢? 是因為「對社會有所貢獻」,而看見自己的價值。還是因為得到了社會價值認定的身份地位、財富而覺得自己有價值。認識及了解自己後,是因此限縮了自己還是更清楚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 格局的大小、眼界的高低。是曲高人寡的孤芳自賞,還是真正接
Thumbnail
你用什麼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價值。成就的大小是否等於格局的大小呢? 是因為「對社會有所貢獻」,而看見自己的價值。還是因為得到了社會價值認定的身份地位、財富而覺得自己有價值。認識及了解自己後,是因此限縮了自己還是更清楚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 格局的大小、眼界的高低。是曲高人寡的孤芳自賞,還是真正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