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教導我們要遵守法律 但殊不知法律也是人訂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當社會教育我們要「遵守法律」,這句話聽起來理所當然,但背後其實蘊藏著更深層的哲學問題與思辨空間。


畢竟——法律本身,也是「人訂的」。


讓我們一起拆解這個表面看來矛盾,實則充滿啟發性的命題 👇


⚖️ 法律是正義嗎?不一定,它是「集體妥協的產物」

在民主國家中,法律通常不是「天降神諭」,而是由特定時代、特定立場、特定利益團體交互角力後產生的妥協。

法律是怎麼來的?

  • 透過立法機關(如國會)通過投票產生
  • 受制於當代主流價值、政治氣候與利益考量
  • 某些時候甚至是由少數人決定多數人命運(例:殖民、戒嚴法令)

👉 所以,法律反映的不是永恆正義,而是當代共識或權力關係的結果


🧠 為何我們會覺得「違法=錯」、「守法=對」?

這是社會化過程中的一環,從小我們就被教導:

  • 遵守規則是乖小孩的表現
  • 違法犯法會帶來懲罰與羞辱
  • 法律=秩序,守法者=好公民

🔎 這種教育模式強調「服從」,卻很少教我們:

  • 法律可以被質疑、修正甚至推翻
  • 不是所有法律都合理,例如歷史上曾經合法的種族隔離、奴隸制度、性別歧視

🏛️ 法律的進步,來自一群願意「挑戰它」的人

你知道嗎?


歷史上很多「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權利」,其實都是當初違法的:


  • 黑人爭取投票權(美國民權運動)
  • 婦女爭取教育與工作權
  • 同志運動、婚姻平權
  • 工人罷工、組織工會

當時這些行動都違反當時的法律與社會規範,但正是這些挑戰,推動了法律本身的進化

📌 換句話說:我們不只是法律的服從者,也可以是法律的改革者。


🧩 小心:有些人用「法律」作為壓迫工具

現代社會中,有一種隱形的權力形式叫做**「合法的不公義」**:

  • 有錢人能請律師鑽法律漏洞,窮人卻一罪難逃
  • 某些政權用模糊的法條懲罰異議者(如散布謠言罪、煽動罪)
  • 法律保障大公司免責,卻對受害者噤聲

這時我們要問的不是「符不符合法律」,而是:

🔥「這樣的法律,還值得服從嗎?」


🔥「我們的正義,是否已經被法條綁架了?」



✅ 總結:守法 ≠ 盲從,質疑也是一種公民責任

社會需要法律來維持秩序,沒錯。


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有能力去理解、質疑、甚至改變法律


因為真正成熟的社會,不是人人死守舊法,而是願意在時代變遷中不斷修正錯誤的法制與觀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25會員
1.1K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5/23
📺 為什麼每期新番動畫,看起來像在「預言社會」? 動漫反映社會事件的心理與文化分析 🧠 一、創作者來自社會,也在觀察社會 動畫、漫畫、影視作品的創作者本身也是「社會一份子」, 他們會: 關注時事新聞、國際事件、流行文化 體驗當下年輕人的焦慮與渴望 被疫情、戰爭、經濟問題所
2025/05/23
📺 為什麼每期新番動畫,看起來像在「預言社會」? 動漫反映社會事件的心理與文化分析 🧠 一、創作者來自社會,也在觀察社會 動畫、漫畫、影視作品的創作者本身也是「社會一份子」, 他們會: 關注時事新聞、國際事件、流行文化 體驗當下年輕人的焦慮與渴望 被疫情、戰爭、經濟問題所
2025/05/23
這種現象在許多家庭中非常常見——長輩動不動就罵某個政黨、咒罵執政者,連天災地震、蔬菜漲價、孩子感冒都能扯上政治,讓人聽得疲憊又困惑。 但其實,這背後的心理與社會動機非常值得理解。Alice 幫你整理一篇深入又溫暖的解析文章,希望幫你用一種更寬容的眼光,看見這些情緒的根源: 🧓💢為什
2025/05/23
這種現象在許多家庭中非常常見——長輩動不動就罵某個政黨、咒罵執政者,連天災地震、蔬菜漲價、孩子感冒都能扯上政治,讓人聽得疲憊又困惑。 但其實,這背後的心理與社會動機非常值得理解。Alice 幫你整理一篇深入又溫暖的解析文章,希望幫你用一種更寬容的眼光,看見這些情緒的根源: 🧓💢為什
2025/05/23
🪷「不要的人最大」: 為何真正無所求的人,反而擁有最多? 我們常以為,人生的主動權掌握在那些拚命爭取、積極爭勝的人手上。 但你有沒有發現,生活中那些不疾不徐、毫不強求、甚至看起來有點佛系的人, 反而最容易得到機會、資源、甚至讓人稱羨的命運? 這不是偶然,而是一種深層的能量轉化
2025/05/23
🪷「不要的人最大」: 為何真正無所求的人,反而擁有最多? 我們常以為,人生的主動權掌握在那些拚命爭取、積極爭勝的人手上。 但你有沒有發現,生活中那些不疾不徐、毫不強求、甚至看起來有點佛系的人, 反而最容易得到機會、資源、甚至讓人稱羨的命運? 這不是偶然,而是一種深層的能量轉化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天賦人權,這四個字通常都會出現在國中當社會課本,可能出現在世界歷史還是公民相關權力。不過對於學生時代已經有點距離的情況下,還是簡單補充一下意思。 天賦人權:是指每個人與生俱來、不依賴於任何政府或法律所賦予的基本權利。這些權利通常被認為是普遍適用的,無論個人身份、國籍、文化或信仰如何,都應受
Thumbnail
天賦人權,這四個字通常都會出現在國中當社會課本,可能出現在世界歷史還是公民相關權力。不過對於學生時代已經有點距離的情況下,還是簡單補充一下意思。 天賦人權:是指每個人與生俱來、不依賴於任何政府或法律所賦予的基本權利。這些權利通常被認為是普遍適用的,無論個人身份、國籍、文化或信仰如何,都應受
Thumbnail
你可以覺得這只是小事一樁,但我告訴你這非事實。現實生活就是如此,人從四面八方而來,大家匯在一起各有背景,當中只要有一個人破壞制度,即使那破壞只是很小的一點,後果也可以很嚇人。
Thumbnail
你可以覺得這只是小事一樁,但我告訴你這非事實。現實生活就是如此,人從四面八方而來,大家匯在一起各有背景,當中只要有一個人破壞制度,即使那破壞只是很小的一點,後果也可以很嚇人。
Thumbnail
自由和平等,一個強大,另一個就不免衰亡。 文明是所有民族合作的產物,大家都有貢獻。種族之間的敵意,來自於種族之間的差異,而想要消除種族之間的敵意,唯有廣博教育。 地理、經濟、政治創造了文化,文化又塑造了民族類型。時日久遠後,這些差異都會在環境影響下消失,北方民族在熱帶區域居住,或者南方民族跑
Thumbnail
自由和平等,一個強大,另一個就不免衰亡。 文明是所有民族合作的產物,大家都有貢獻。種族之間的敵意,來自於種族之間的差異,而想要消除種族之間的敵意,唯有廣博教育。 地理、經濟、政治創造了文化,文化又塑造了民族類型。時日久遠後,這些差異都會在環境影響下消失,北方民族在熱帶區域居住,或者南方民族跑
Thumbnail
法治,是代表政府要遵守法律,而不能恣意妄為。法治,是在限制政府的權力,讓政府不能「濫權」去侵害到人民的權益。當政府、尤其是執法人員的做為皆符合人民所制定出之法律所要求的規範時,我們才能夠說,這是一個民主且法治的國家。
Thumbnail
法治,是代表政府要遵守法律,而不能恣意妄為。法治,是在限制政府的權力,讓政府不能「濫權」去侵害到人民的權益。當政府、尤其是執法人員的做為皆符合人民所制定出之法律所要求的規範時,我們才能夠說,這是一個民主且法治的國家。
Thumbnail
列出下列兩者的抵觸,憲法是根本大法,人民身體自由應予保障,要經過法院才能動作,現在不用立法院來函就可調查。誰同意誰負責。這是違憲。 真通過,就沒有人身自由了。有沒有讀法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 條人民身體之自由應予保障。除現行犯之逮捕由法律另定外,非經司法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
Thumbnail
列出下列兩者的抵觸,憲法是根本大法,人民身體自由應予保障,要經過法院才能動作,現在不用立法院來函就可調查。誰同意誰負責。這是違憲。 真通過,就沒有人身自由了。有沒有讀法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 條人民身體之自由應予保障。除現行犯之逮捕由法律另定外,非經司法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
Thumbnail
政治哲學問的問題不是說明最初社會關係如何起源,而是試圖說明何謂政治權力的基礎。當我們攤開從古希臘的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到文藝復興的馬基維利、近代的霍布斯、洛克、盧梭、康德等西洋政治思想史,其理論想像、假設了政治社群發展的過程。但如同找尋文化如何起源,推論政治社群發展過程的理論也必定是片面、邏
Thumbnail
政治哲學問的問題不是說明最初社會關係如何起源,而是試圖說明何謂政治權力的基礎。當我們攤開從古希臘的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到文藝復興的馬基維利、近代的霍布斯、洛克、盧梭、康德等西洋政治思想史,其理論想像、假設了政治社群發展的過程。但如同找尋文化如何起源,推論政治社群發展過程的理論也必定是片面、邏
Thumbnail
火報名家 / 冷楓 人權,是作為人類與生俱來因該享有的權利,具有普遍性和廣泛性,事實上,世界上很多的衝突,都是圍繞著人權所爆發的,像是種族平等,性別平等,死刑,宗教,LGBTQ,種種都是以一方群體的權利遭受侵害所發展開來的,那麼,人權牽扯到這麼多議題,人權究竟是甚麼?以及如何實施真正的人權? 至
Thumbnail
火報名家 / 冷楓 人權,是作為人類與生俱來因該享有的權利,具有普遍性和廣泛性,事實上,世界上很多的衝突,都是圍繞著人權所爆發的,像是種族平等,性別平等,死刑,宗教,LGBTQ,種種都是以一方群體的權利遭受侵害所發展開來的,那麼,人權牽扯到這麼多議題,人權究竟是甚麼?以及如何實施真正的人權? 至
Thumbnail
本文章主要探討人性、道德與法律之間的關係,包括人性只涉及生存與繁衍、道德是約定成俗的規範以及法律是給道德中的社會規範畫的底線等等。藉由本文,讀者可以深入瞭解人性、道德與法律之間的聯繫。
Thumbnail
本文章主要探討人性、道德與法律之間的關係,包括人性只涉及生存與繁衍、道德是約定成俗的規範以及法律是給道德中的社會規範畫的底線等等。藉由本文,讀者可以深入瞭解人性、道德與法律之間的聯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