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次要跟大家分享的《秘密》中所談到的吸引力法則,是指一個人在腦海中強烈地思考或想像的事物,會在現實中實現的觀念。這與安慰劑效應類似,即使是假藥,如果相信它有效,症狀也可能會改善。
此法則強調人生中的好事和壞事,都會按照自己強烈描繪的方式成真。例如,無法成為富人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沒有真正確立「自己能成為富人」的具體形象。相反地,可能還在潛意識中持有成為貧窮的想像。
吸引力不僅適用於事物,還包括「人」。人們會吸引持有相同想法的人,正所謂「物以類聚」。據說,一個人會成為與他最常相處的五個人的平均值。若想成為富人,就應該模仿富人的思考方式;若想變得積極正面,就應該模仿積極正面的人的思考方式。這是吸引這類人的第一步。即使身邊沒有這樣的人,也可以透過成功人士的影片或書籍來學習他們的思考方式。此外,「保持良好心情」被視為極為重要。心情好會吸引好事,心情差則容易吸引壞事。生病的可能性增加也與「病由心生」一樣,與不良心情有關。建議時刻保持良好心情,若心情變差,在吸引負面事物之前,應該轉換心情或對現有的事物表達感謝。實踐吸引力法則的三個具體步驟如下:
1. 明確想要的東西:
不受任何限制,在心中浮現最想要的事物,並確保這是自己絕對渴望,無論如何都要獲得的。這時,不應使用否定形式如「不想~」,而應該用肯定的表達方式表述願望。因為大腦無法判斷否定形式,如果想「不想變窮」,焦點反而會放在「窮」上。
2. 相信自己已經獲得想要的東西:
這被認為是最重要的一步,某種程度上是自我催眠。要真實具體地想像願望實現的狀態,感到愉快和興奮。在房間裡擺放願望實現狀態的照片,有助於更真實地想像。就像電影《黑客帝國》中的尼歐相信自己是救世主才能成為救世主一樣,相信自己有能力獲得所望之物是必要的。
3. 依照靈感採取行動:
當不斷思考願望時,會開始湧現朝向目標的「靈感」或「想法」。基於這種靈感的行動應該不會感到痛苦,能全心投入,不是努力而是「不得不行動」的感覺。
最後強調,現在生活的幸福與否都是由自己的思想所吸引的結果,是自己的責任。不要責怪他人,而要接受這是自己的責任,才能將生活朝好的方向改變。
如果您曾感覺「心情不好,總是負面,感覺壞事不斷發生」,作者表示,這可能正是吸引壞事的原因。
從今天開始改變思考方式,生活也會隨之改變。使用這個吸引力法則,過好生活還是壞生活,完全取決於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