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會忘記,是正常的,所以才要反覆複習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準備考試時,你會因為背過的東西又忘記而感到焦慮嗎?

完全不需要難過、焦慮、慌亂,

因為「遺忘」是正常的。

大腦本來就有「遺忘」的機制,這是一種自我保護,讓我們不至於被過多資訊壓垮。也因此,記不住是因為是你還沒「鞏固」它。

我常用「鞏固」這個詞——而最好的鞏固的時機是在學習後的「當天晚上睡前、隔天早上」,

在這兩個時間點,再回顧一次學過的內容,讓知識進入長期記憶。

這也是為什麼我說,隔天早上我會在進行新進度之前,好好的先複習一次(再看一次筆記)的原因。

考上的關鍵不是「長時間讀書 × 學習」,而是「短時間 × 次數 × 學習」。

準備考試不需要追求100分,目標設定在75分~80分就好。至於那些怎麼都記不起來的部分,請放過自己——強記只會讓你身心俱疲、提早陣亡。

我常遇到想要鉅細靡遺搞懂每個細節的考生-真的不需要這樣做,因為太耗心力、也太耗時間了。

在有限的備考時間內,不可能讓你搞懂每個細節,所以不需要那麼焦慮。

只要準備8成的考古題,並儘可能地複習多次,熟練到變成「反應」。

大腦喜歡走熟悉的路。

這就是為什麼「複習」很重要,只要常走相同的知識路徑,大腦就能走得越來越快,也就是所謂的「反應力」。

同一個法條、觀念會變化成各種不同的考法出題,必須要靠著練習題目來熟悉怎麼運用這些知識。

不論今天你練了幾題、讀了幾頁,請留下學習的痕跡(篩選重點、做成筆記)。因為這些痕跡,是為了你明後天能順利複習而準備的。

如果你從沒做筆記、沒畫重點,那天的學習就像是風吹過的沙——無法留下任何東西。明後天你要複習什麼?再把整本書從頭讀一次嗎?那真的太浪費時間了。

再怎麼精華的解題書,少說也有幾百頁,是不可能複習很多次的,所以還是要濃縮整理成「適合快速複習」的筆記,才是有效率的備考方法

筆記不用第一次就完整、完美,它的用意只是要「便於複習」,遺漏掉的,之後再補上即可。

一定要自己思考、整理、理解、消化,知識才會內化成為你能運用的東西。

筆記不需要鉅細靡遺的完整紀錄。它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你記住還沒記熟的東西。對你已經是「常識」的內容,請不要寫

也因此,我不建議大家來跟我索取筆記。

不是我小氣,而是——我的筆記,是為了我自己的複習而存在的。它記錄的是我還沒記住的知識、我的思路、我理解事物的方式,自然只適用於我自己。

我願意把準備考試的「最短路徑」分享給大家,但我認為:「看別人的筆記」並不是捷徑,反而會繞遠路,因為沒有經過自己思考過、消化過的「他人筆記」,其實很難留下記憶的軌跡,也無法應付千變萬化的考題。

再不厭其煩的提醒一次,自己思考、理解、吸收過的法條、觀念、回想,才能培養解題的能力。

真正對你有效的筆記,是你親自去吸收、去思考、去整理出來的。

甚至連我筆記裡的整理的比較表格,都是自己手畫的。口訣也是我看到有趣的才記下來,不是照單全收,甚至是我自己想出來的。

我希望能夠分享的是真正對考試有幫助的事物給讀者,為了能夠真正提升應考能力

我不鼓勵索取(購買)他人筆記的行為。

所以,親愛的讀者們,請別再向我索取筆記了喔,感謝你們的理解與支持。

唯有踏實,才能走得穩、走得遠。

#筆記不用第一次就完整完美

#不需要鉅細靡遺的紀錄

#真正對你有效的筆記是親自吸收思考整理出來

祝福備考順利。

想知道更多備考技巧,歡迎追蹤我的專頁<微光拾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微光拾穗 -願我故事裡的隻字片語,成為你生命中的光
10會員
26內容數
歡迎來到「微光拾穗」,這裡是為備考路上的你準備的一盞小燈。 我曾經和你一樣,走在壓力、迷惘與不確定中。 現在的我,想把那些經驗轉化為支持和陪伴, 給還在努力的你,一點方向、一點勇氣,還有一點溫暖。 如果你願意,也可以留言和我說說你的故事。 我永遠相信,付出的努力不會白費,我已經上岸了,下一個換你。
2025/05/18
如果現在問我,我覺得最有效率的是哪種筆記,我會回答是用電腦做筆記。 原因有很多,因為: 1. 電腦打字筆手寫快很多 2. 電腦可以複製貼上 3. 電腦可以用ctrl+F馬上搜尋到我要的資訊 4. 方便修正、調整、標註,增減內容,且可維持整齊美觀 5. 容易加粗字體,變換字體顏色,突顯重點所在。
Thumbnail
2025/05/18
如果現在問我,我覺得最有效率的是哪種筆記,我會回答是用電腦做筆記。 原因有很多,因為: 1. 電腦打字筆手寫快很多 2. 電腦可以複製貼上 3. 電腦可以用ctrl+F馬上搜尋到我要的資訊 4. 方便修正、調整、標註,增減內容,且可維持整齊美觀 5. 容易加粗字體,變換字體顏色,突顯重點所在。
Thumbnail
2025/05/17
剛開始接觸國考時,相信許多人都會思考一個問題:「我要怎麼把分數拉高,讓自己更有機會金榜題名?」 不少新手考生,因為對專業科目尚不熟悉,便想透過拉高國文與作文的分數來提升總成績。 對此,我想說:請放下這樣的想法,把時間與精力放在準備專業科目上,才是更有勝算的策略。
Thumbnail
2025/05/17
剛開始接觸國考時,相信許多人都會思考一個問題:「我要怎麼把分數拉高,讓自己更有機會金榜題名?」 不少新手考生,因為對專業科目尚不熟悉,便想透過拉高國文與作文的分數來提升總成績。 對此,我想說:請放下這樣的想法,把時間與精力放在準備專業科目上,才是更有勝算的策略。
Thumbnail
2025/05/16
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我也曾翻閱各種參考書與上榜心得,嘗試許多別人推薦的學習法,期望提升效率、快點進入狀況。 但實際操作後才發發現,有些方法不適合我。
2025/05/16
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我也曾翻閱各種參考書與上榜心得,嘗試許多別人推薦的學習法,期望提升效率、快點進入狀況。 但實際操作後才發發現,有些方法不適合我。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花時間好好說明一個當下的念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因為把事情想清楚再去做,並不是人的本性,而是經過長期反覆訓練的理性作為。 因為如果人不停下來仔細觀察,就容易陷入感官的判斷。 可是要什麼使人這種容易受到感官刺激的生物遇到變故會變得冷靜停下來思考的舉動,這就需要反覆的思考的訓練。 像小時候
Thumbnail
花時間好好說明一個當下的念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因為把事情想清楚再去做,並不是人的本性,而是經過長期反覆訓練的理性作為。 因為如果人不停下來仔細觀察,就容易陷入感官的判斷。 可是要什麼使人這種容易受到感官刺激的生物遇到變故會變得冷靜停下來思考的舉動,這就需要反覆的思考的訓練。 像小時候
Thumbnail
這幾天忙,一直沒空上來寫點什麼。 來到這個平台開始寫文章時,我就告訴自己,要在這裡學習寫作習慣、檢視自己的習慣,因為環境之故,也只有有上班的日子能夠上來寫文,而工作若是忙起來,又不受控制,所以要提醒自己勿忘初心,儘可能依照原本的規劃,有上班的日子就儘量上來練習寫文及記錄自己的自我檢視。 這幾天裡
Thumbnail
這幾天忙,一直沒空上來寫點什麼。 來到這個平台開始寫文章時,我就告訴自己,要在這裡學習寫作習慣、檢視自己的習慣,因為環境之故,也只有有上班的日子能夠上來寫文,而工作若是忙起來,又不受控制,所以要提醒自己勿忘初心,儘可能依照原本的規劃,有上班的日子就儘量上來練習寫文及記錄自己的自我檢視。 這幾天裡
Thumbnail
每天要持續一件事情真的很難,就算只是甩乾牙刷或鞋子歸位,這類不太影響主線任務的小事,學會另個人的習慣卻如此簡單。
Thumbnail
每天要持續一件事情真的很難,就算只是甩乾牙刷或鞋子歸位,這類不太影響主線任務的小事,學會另個人的習慣卻如此簡單。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隨著年齡增長,記憶力下降是普遍現象,但可透過智力活動、社交互動、健康飲食、充足睡眠和規律運動來預防。參與益智遊戲和社交活動可顯著提升記憶力和認知功能,健康的生活習慣對維持大腦靈活性至關重要。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隨著年齡增長,記憶力下降是普遍現象,但可透過智力活動、社交互動、健康飲食、充足睡眠和規律運動來預防。參與益智遊戲和社交活動可顯著提升記憶力和認知功能,健康的生活習慣對維持大腦靈活性至關重要。
Thumbnail
職涯必須保持學習,不過現實上卻是很多工作下班就累癱了,可能好好吃飯睡覺都有難度,更別說難得的周末空檔很需要一些能夠自我放鬆的行為,例如追追劇打電動這些,比較正面的就是得去健身運動,或是得好好陪伴家人等,今天就比較想從個人經驗來分享,一些不同的學習方式跟心得。 #首先還是要有學習的認知
Thumbnail
職涯必須保持學習,不過現實上卻是很多工作下班就累癱了,可能好好吃飯睡覺都有難度,更別說難得的周末空檔很需要一些能夠自我放鬆的行為,例如追追劇打電動這些,比較正面的就是得去健身運動,或是得好好陪伴家人等,今天就比較想從個人經驗來分享,一些不同的學習方式跟心得。 #首先還是要有學習的認知
Thumbnail
照顧自己這件事情 有時候真的會忘記
Thumbnail
照顧自己這件事情 有時候真的會忘記
Thumbnail
時間和習性拉扯,那自我良好、寬待自己的感覺讓自己看不清、醒不來。這樣的我,是原地踏步,還是退步…說的、想的、做的有無一致就知道了。回顧上週,不是個很靜心、扎實的節奏,失去規劃的主動性,顯得有點零零落落。但多虧還堅持一定要將日記寫齊,翻來看看,好的不好的,整理後就歸零重新開始。
Thumbnail
時間和習性拉扯,那自我良好、寬待自己的感覺讓自己看不清、醒不來。這樣的我,是原地踏步,還是退步…說的、想的、做的有無一致就知道了。回顧上週,不是個很靜心、扎實的節奏,失去規劃的主動性,顯得有點零零落落。但多虧還堅持一定要將日記寫齊,翻來看看,好的不好的,整理後就歸零重新開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