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我,用電腦筆記好,還是手寫筆記好?
10年前,我用手寫筆記,考上了。
10年後,我用電腦筆記,也考上了。
我的經驗是:無論哪種筆記方式,關鍵在於你有沒有持續、有效地複習你的筆記。
我製作的筆記有3個特色:
1.言簡意賅-我從詳解中摘錄關鍵字,要拿來幫助我複習的。他長得不像好學生的精美筆記,反而有點像小抄。
2.不完整-只有整理10年考古題的重點,甚至某些章節完全被我省略(因為沒出題)。
3.靈活的調換順序-我會隨時調整我筆記的排列,越常出題的考古題,我會移到最前面,方便我每天早上複習時最先看到,複習最多次,隨時提醒我,那是「重點中的重點」。(一定有人好奇怎麼移到最前面,答案就是用「大型便利貼」做重點)
PS.電腦筆記就沒有前後的問題,直接用粗體字和紅色字體即可)
這個方法沒有人教過我,是我自己依照我讀書的習慣和目的摸索出來的,我製作筆記的目的就是要不停地「複習考點」。
善用電腦「複製貼上」功能,效益更高
如果現在問我,我覺得最有效率的是哪種筆記,我會回答是用電腦做筆記。
原因有很多,因為:
1. 電腦打字筆手寫快很多
2. 電腦可以複製貼上
3. 電腦可以用ctrl+F馬上搜尋到我要的資訊
4. 方便修正、調整、標註,增減內容,且可維持整齊美觀
5. 容易加粗字體,變換字體顏色,突顯重點所在。
以上的優點都是手寫筆記沒有的,重點是真的很節省時間。
至於「申論題」,因為必須無中生有的寫出論述,所以手寫的過程還是滿重要的,所以是否要兼採兩種方法,可以視個人所需。
我製作電腦筆記的靈感,來自我的前公司。(外商)
我的工作是email法務人員,公司客戶裡有一半是外國公司,需要以英文書信溝通,所以入職後我們會有一份「公版」(同一個問題有中文和英文兩個版本),以「公版」為基礎,來回答客戶的各種提問,如果有新的修正或新公告,我們會經過主管確認後,把新答案加入公版內。
每天打開電腦,就會看到客戶雪片般飛來的各種問題:
我的權利被侵害了該怎麼申訴?
請問申訴的條件? 期限? 該提出怎樣的資料佐證?
我是公司戶,我要補正資料….
我是私人帳號,無法啟用,該怎麼做?
我想加入XX會員,請問辦理的流程、資格是什麼?
(通常我會先回完英文客戶的來信,等英文作業寫完,再寫中文的就輕鬆了XD)。
各種問題變形成不一樣的問法,可是要回答的答案其實是同一組答案,這不就很像國家考試嗎?
而我們在工作上使用的「公版」,也就是考古題的筆記。
還有,客戶的提問不也都是「考古題」嗎?
我每天的工作就是:理解問題 → 在「公版」找出正確答案 → 「複製貼上」回信。
從一開始連公司系統都不會用(全英文系統),到慢慢地從一天只能回10封信、慢慢進步到20封、50封信、150封信….因為不停的重複回信,熟能生巧,我已經不知不覺把答案背起來,不只中文版,連英文版都背起來了(笑),英文能力也在無形中增強。
我想到,我入職時,連課都沒有上過,但是在回信的過程中不知不覺把所有要點都記起來了,因為客戶的問題重複出現,我也重複複習,這不就是上榜的秘訣嗎?
在工作上得到了這個體悟之後,在我決定離開前公司返回公職時,我就決定要用這套方法來製作一份「專屬於國考的公版筆記」。
我把阿摩考古題上的題目、詳解、口訣(有些還是我自創的)複製貼上到筆記中,大幅節省手寫時間,也不用買筆、買筆記本,有一台電腦就可以了。
遇到重複考點,我就用搜尋功能找出它的位置,確認是否已紀錄,必要時補充。重點文字我會加粗、標紅,幫助我在考前快速掃描。
我整理出一科10年內約2000多題的考古題,變成「考點筆記」。
在考前兩個禮拜,我再次用複製貼上的方法,把重點濃縮成「考場筆記」,成為我在考場上再一次複習的秘密武器。
每天早上,我都會瀏覽一次筆記,特別是紅字重點,然後再進行新一輪的練習與錯題檢討。筆記持續更新,讓我對考點愈來愈熟悉,掌握度越來越高。
我還做了:
- 《行政學四選一》
- 《行政法數字題》
- 「行政法條文比較表格」
這一切都是靠著電腦筆記的複製、貼上、修正與標註功能實現的。
我把工作的經驗完全複製到我的考試,結果效果極佳。
當我順利考取上榜的那一刻,我才深刻體會:
人生走過的每一步,都不會白費。
我從沒想過,自己在前公司磨練出的工作技能,竟成為我備考最強大的武器。
現在,我把它分享給你。
如果你正在考慮該不該改用電腦做筆記,不妨試試我這種方式。也許,它會讓你對「讀書筆記」有全新的認識與體驗。
我很推薦用電腦做筆記,但同樣提醒,還是要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筆記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喔!
祝福備考順利。
想知道更多的備考技巧,歡迎追蹤我的專頁<微光拾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