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反派不再說俄文:從冷戰到多元宇宙,敘事如何重塑我們的敵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當反派說俄文:我們在怕什麼?

你是否曾注意到,許多電影裡的反派一開口就是俄文、德文,甚至帶著濃厚的外國口音?

從間諜、軍火商、到被洗腦的殺手,這些「他者」總是冰冷、狠毒、難以共情。他們通常與主角格格不入,不談感情、不講道理,只想完成任務。

但這真的是角色塑造的巧合嗎?

其實不然。這些設定來自一段特定的歷史記憶與集體心理的投射,是冷戰餘燼在流行文化中留下的長影。

而這樣的影響,也正慢慢被「多元宇宙」、「灰階角色」與「心理創傷敘事」所取代。


🔹 二、冷戰時期的文化投射:誰是「他者」?

二戰後美蘇冷戰正式展開。對美國而言,蘇聯的共產主義是最大的敵人,一場無形的意識形態之戰就此開始。這種對「紅色威脅」的恐懼,在電影、漫畫、廣播與新聞中無所不在。

超級英雄漫畫也不例外:

  • 美國隊長從誕生起就對抗納粹、九頭蛇
  • 鋼鐵人的初代反派是共產陣營軍火商
  • 黑寡婦的前身是蘇聯特務,冬兵則是被洗腦的蘇聯殺手

在這樣的敘事中,壞人總是來自境外,他們用不熟悉的語言、不一樣的邏輯行事,象徵著一種「未知而危險」的存在。他們讓觀眾感到不安,也讓英雄的光輝更加鮮明。

心理學上,這是一種「外部化恐懼」的集體防衛機制。當我們無法面對自身的不安時,就會將問題投射到他人身上,製造明確的敵人來對抗。這既是凝聚內部認同的方法,也是減壓的手段。


🔹 三、從敵人到人:多元宇宙如何擴展我們的心理地圖

當冷戰結束、全球化興起,這種「敵人皆為外國人」的敘事開始鬆動。現代觀眾更願意接受複雜的角色背景,也期待看到反派的「另一面」。

於是,「多元宇宙」成為創作者們的救贖舞台。這裡,每個角色都有變體;每個可能性都能被探索。不再只有正邪對立,而是選擇、傷痛與生存策略的展演。

我們看到:

  • Loki:從自戀、叛逆的弟弟,到尋找自我的孤獨靈魂。每個Loki變體都代表一種被否定的可能性,也是一種「如果我做出不同選擇」的想像。
  • 冬兵(Bucky Barnes):不只是殺手,更是創傷症候群的代言人。他失去了自由意志,甚至不記得自己做過的事。他的復原過程,是集體創傷療癒的縮影。
  • 毒液(Venom):寄生體與宿主間的共存,不再是純然的控制與被控制,而是學會「共感」與「協商」。毒液既是他者,也是自我陰影的具象化。

這些角色的變化,反映出觀眾對角色心理層次的期待,也展現了創作者用敘事與心理學對話的野心。


🔹 四、反派的心理轉向:從妖魔化到共情

傳統反派是功能性的——他們的出現是為了讓主角成長、證明正義。但現代的反派,往往比英雄更迷人。他們身上有我們無法承認、卻又真實存在的情緒:悲傷、絕望、復仇、孤獨。

  • Killmonger:黑豹電影中的反派,背負著歷史創傷與族群怒火。他的手段激進,但訴求並不全然錯誤。
  • Magneto:X戰警系列的核心人物之一,一位納粹集中營倖存者,他對人類的不信任並非空穴來風。
  • Wanda(緋紅女巫):痛失所愛的母親角色,在幻視死後崩潰並創造虛構世界。她既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

這些角色讓我們反思:壞人,真的只是壞人嗎?他們是否只是經歷了我們也可能無法承受的事?


🔹 五、我們也在變:觀眾心境與敘事成熟的交織

為什麼現代觀眾更愛灰色角色?因為我們自身也活在灰階之中。

在社群媒體、文化多樣性的時代,我們知道沒有一種標準答案。立場可能隨時間與情境而變化,曾經的敵人可能是明天的盟友。這種複雜性,使得「反派說俄文」的單一視角,顯得過時且扁平。

正如《探險活寶》中的魔法三要素:

「激動的情緒變化、想像力、甚至絕望」,才是最強大的魔法來源。

那些我們無法理解的反派,其實只是我們尚未認識的自我片段。他們的激烈、荒誕與黑暗,是我們內在的一種情緒極端。


🔹 六、不是好壞,而是誰的版本

「壞人說俄文」的時代已經過去。現代的敘事不再是非黑即白,而是多重版本的現實拼圖。

Loki不是壞人,只是太想證明自己;冬兵不是殺手,只是過去的俘虜;毒液不是怪物,只是不懂人類情感的另一種存在。

這些角色提醒我們:

每個選擇都來自當時最能活下去的方式。

這是一場從「敵我對立」到「共感生存」的敘事革命。而我們,很幸運地,正活在這樣的轉變之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喜鵲的資料星圖
1會員
37內容數
🧪 醫事檢驗師出身的我,在日常中用喜鵲的眼睛觀察世界。 喜歡拆解複雜概念,也熱愛在不同領域中搭橋鋪路, 讓知識不再高冷,而是成為日常裡可親可用的素材。 主題包含: ☁️ 雲象觀察與氣象趣味 🩺 醫學與中醫的身心知識 🧠 心理成長與人際對話 🔬 日常裡的科學邏輯與反直覺發現
喜鵲的資料星圖的其他內容
2025/05/25
當一歲以下的嬰兒發生異物阻塞,不只令人驚慌,也極易出現錯誤處置。 許多大人直覺會拍背、搖晃,甚至想用手挖出異物,但這些都可能讓情況更糟。 本篇一次整理:如何辨識、處理,以及避免常見誤區。
Thumbnail
2025/05/25
當一歲以下的嬰兒發生異物阻塞,不只令人驚慌,也極易出現錯誤處置。 許多大人直覺會拍背、搖晃,甚至想用手挖出異物,但這些都可能讓情況更糟。 本篇一次整理:如何辨識、處理,以及避免常見誤區。
Thumbnail
2025/05/25
為什麼是哈姆立克法? 當有人被食物或異物噎住、無法說話、呼吸困難甚至發出哮鳴聲時—— 這是呼吸道「完全阻塞」的警訊。 此時,最有效也最快速的處置方式之一,就是「哈姆立克法」。 它不是新潮技巧,而是歷經多年臨床證實、可在黃金時間內排出異物、挽救生命的方法。
Thumbnail
2025/05/25
為什麼是哈姆立克法? 當有人被食物或異物噎住、無法說話、呼吸困難甚至發出哮鳴聲時—— 這是呼吸道「完全阻塞」的警訊。 此時,最有效也最快速的處置方式之一,就是「哈姆立克法」。 它不是新潮技巧,而是歷經多年臨床證實、可在黃金時間內排出異物、挽救生命的方法。
Thumbnail
2025/05/25
這系列文章將分享基礎救命術(BLS)的相關知識,包含異物哽塞處理、心肺復甦術步驟、AED使用方法,以及實戰經驗分享,希望能幫助讀者提升急救能力,在緊急時刻能有效應對。
Thumbnail
2025/05/25
這系列文章將分享基礎救命術(BLS)的相關知識,包含異物哽塞處理、心肺復甦術步驟、AED使用方法,以及實戰經驗分享,希望能幫助讀者提升急救能力,在緊急時刻能有效應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你的敵人呢?還在睡嗎?」『不、他的敵人醒了。早安!』削弱國仇家恨的尖銳稜角,長出帶著幽默的嘲諷,在老爺爺的勇敢與堅持下,屋內的煙硝成了幼稚的鬥嘴。
Thumbnail
「你的敵人呢?還在睡嗎?」『不、他的敵人醒了。早安!』削弱國仇家恨的尖銳稜角,長出帶著幽默的嘲諷,在老爺爺的勇敢與堅持下,屋內的煙硝成了幼稚的鬥嘴。
Thumbnail
尋找寄生上流中的隱喻,令人聯想到喬瑟夫坎伯的著作千面英雄。這本影響好萊塢創作者的經典著作,催生出星際大戰等電影,影響力無需多言。坎伯也經常談及電影中的角色,用神話角度來做出詮釋,讓人對故事有更深的理解。
Thumbnail
尋找寄生上流中的隱喻,令人聯想到喬瑟夫坎伯的著作千面英雄。這本影響好萊塢創作者的經典著作,催生出星際大戰等電影,影響力無需多言。坎伯也經常談及電影中的角色,用神話角度來做出詮釋,讓人對故事有更深的理解。
Thumbnail
這段是《活俠傳》中,我最喜歡的劇情之一。 是啊,是誰的錯? 是政府?是政治人物?是鄉民? 到底誰才是壞人?是不是只要把海另一邊的人都消滅了,就能夠獲得自由? 事情太複雜了,太深奧了。 沒有人懂,還是沒有人想要懂?
Thumbnail
這段是《活俠傳》中,我最喜歡的劇情之一。 是啊,是誰的錯? 是政府?是政治人物?是鄉民? 到底誰才是壞人?是不是只要把海另一邊的人都消滅了,就能夠獲得自由? 事情太複雜了,太深奧了。 沒有人懂,還是沒有人想要懂?
Thumbnail
人生苦短,現代人在過度讚頌生產力的功績社會裡,找不到抗爭的對象,也無法與他者建立有效的對話,這樣的邊緣,也因為脫離了原本的規訓社會,使自身變得更加的孤獨。在「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宇宙,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當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時候,那什麼又是現實呢?創作的自由留給混沌和焦慮更多的空間,而群體則被
Thumbnail
人生苦短,現代人在過度讚頌生產力的功績社會裡,找不到抗爭的對象,也無法與他者建立有效的對話,這樣的邊緣,也因為脫離了原本的規訓社會,使自身變得更加的孤獨。在「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宇宙,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當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時候,那什麼又是現實呢?創作的自由留給混沌和焦慮更多的空間,而群體則被
Thumbnail
畢竟我們正逐漸失去人性,而非人正不斷獲取人性。但是對於成為一個「人類」而言,是否有任何特質是不可或缺的,也從來不是絕對──唯一能夠確定的是,誰會是我們、我們會是誰,在賽博龐克的世界裡,早已不再確定。
Thumbnail
畢竟我們正逐漸失去人性,而非人正不斷獲取人性。但是對於成為一個「人類」而言,是否有任何特質是不可或缺的,也從來不是絕對──唯一能夠確定的是,誰會是我們、我們會是誰,在賽博龐克的世界裡,早已不再確定。
Thumbnail
到底是戰爭抹殺了人性,還是毫無感情的殘殺即是人的劣根性?原本對勝利還抱有一絲希望的他,在戰爭的摧殘下漸漸逼出人性卑劣的黑暗面。
Thumbnail
到底是戰爭抹殺了人性,還是毫無感情的殘殺即是人的劣根性?原本對勝利還抱有一絲希望的他,在戰爭的摧殘下漸漸逼出人性卑劣的黑暗面。
Thumbnail
在這座漂浮的島上,每一個人都是漂浮的,誰都失去了自己的根,誰也無法預視未來的景象。結果彼此都怯於發聲,當隱忍過頭終於發聲了,卻又過於喧嘩而傷了誰。此般弱弱相殘的失語狀態,大概就是台灣的文化陰影吧。
Thumbnail
在這座漂浮的島上,每一個人都是漂浮的,誰都失去了自己的根,誰也無法預視未來的景象。結果彼此都怯於發聲,當隱忍過頭終於發聲了,卻又過於喧嘩而傷了誰。此般弱弱相殘的失語狀態,大概就是台灣的文化陰影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