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段戀愛都只是你情我願,有些關係,其實是一場精緻而耐心的教練課程。
他從來沒想過,有一天自己會遇上一個這樣的女孩—她不是急著要被愛的情人,而是默默引導他學會怎麼去愛的「教練」。
她從不高談理論、不列清單要求他做什麼,而是用真誠的日常行動,將教練對話中最經典的 GROW 模式(Goal-Reality-Options-Will) 套進了這段關係的每一刻。
#G:Goal 目標|她心裡早就有一個願景
她不曾強硬地告訴他「你應該怎麼愛我」,但她的行動早已明白無誤地傳達:她想要的,是一段能讓彼此成為更好版本的愛情。
她常說的一句話是:「我怎麼對你,就是你可以學著對我那樣。」這不是命令,是邀請;這是一種以身作則的目標設定。
這段關係的目標,不是她單方面被理解、被滿足,而是兩人能一起練習、一起變得更懂得如何去愛。
#R:Reality 現況|他其實不懂怎麼去愛
一開始,他是個內向羞澀的男孩,不習慣表達情感,不知道怎麼給出情緒價值。
她看得出來,但從不責怪、不推拉,也不急著改造。她只是開始做給他看-她每天對他說「我今天也很喜歡你喔」。
走在路上會大方牽著他的手、親他的臉,在他情緒低落時,不會空喊「加油」,而是買他最愛的甜點坐在他旁邊,靜靜地陪著。
這些細節,看似平常,卻是她對「現實」的理解:他不是不想愛,而是不知道怎麼開始。
#O:Options 選擇|她創造了很多讓他回應的方式
她從不逼他照著某種模式來愛自己。她做的是創造「選項」與「反饋」的空間。
當他嘗試做些小事,她會像中了樂透一樣誇獎;當他幫她吹頭髮、買感冒藥,她會笑著說:「你是全世界最溫柔的男人。」
這些回饋成為他持續投入的線索,讓他從一個遲鈍的人,變成願意主動觀察、回應與誇獎的人。
她不設限,也不懲罰,只是引導-讓他知道,愛,其實是可以用很多形式表達出來的。
#W:Will 意願|她陪著他,一起練習
最讓人動容的是,她不是把問題丟給他自己解,而是願意一起拆解、一起面對。
就連吵架,她也有自己的節奏-她會哭,會難過,但哭完會抱住他說:「我不是在吵架,我是希望你懂我。」
這樣的姿態,不是情緒勒索,而是極高情緒教練的展現。她用情緒說明情緒、用對話開啟連結,而不是讓爭執變成距離。
每一次衝突,都不是她一個人在努力;她會一點一滴解釋她的感受、她的需求,直到他學會怎麼在爭執中也能愛著對方。
#最終他也成了她的教練搭檔
後來,他真的學會了
學會誇她漂亮,即使只是新買的衣服;
學會在她難過時拉著她散步,講笑話哄她,買她愛吃的雞排與奶茶;
學會在她提過的小願望裡記下一筆,然後在她沒注意的時候驚喜她。
他開始主動表達愛,也懂得傾聽、觀察與照顧。因為她的溫柔不是訓練,而是陪練。
他說自己好像也變成了另一個教練-不是指導她,而是也想成為一個能讓她「被好好愛著」的人。
#愛的GROW,不只是工具,更是一種關係信念
她不是在戀愛,她是在教學;他不是在應付,而是在學習。
GROW 在教練課裡是四個階段
但在這段關係裡,成了四種關係品質:
G 是「我們想成為的樣子」
R 是「我願意接納的你」
O 是「我可以為你做的事」
W 是「我選擇一起走的意願」
有些人談戀愛只想要結果。但她教他-愛,是一場「陪你學會怎麼愛我」的過程。
#愛的GROW模式 #關係不是訓練而是陪練 #她是他的戀愛教練 #從被愛到學會愛 #真正的情人是最好的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