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觀不應該只有一種聲音,而是可以有很多種聲音。
這是我昨天看到的影片,我想表達我的說法,可能有不清楚或是不對的地方。
我要說的不是影片的內容但有可能一成有碰到,就是先來說說為什麼我今天想要說這個話題。
在我的三分之一人生裡,不知道是我的觀念太與眾不同,又或者我真的活得很自我,所以惹了很多事,遇到了很多人生不如意的事情。
在目前的社會裡,我認為我會被列為異類。
我今天會想說的是,我這陣子因為太過在意一件事而讓我有些壓力過大,而導致失去了最初的初衷。
我認為我走偏了,因為我被大多數的聲音給影響到失去了自己的聲音,而且我的聲音本來就比較小、不被認同。所以在這個圈子裡,我盡可能去理解、學習他們的文化,可是我發現大多數出現的聲音,非常地不健康。
在這眾多文化裡面可能會出現,像是:
- 要穿得怎樣才算合理?什麼樣的風格不奇怪?
- 男生和女生應該就要有「那樣」的個性嗎?溫柔、體貼、男兒有淚不輕彈
- 我一定要買的很多專輯才算是合格的粉絲嗎?
- 我喜歡聽動漫歌、爵士、搖滾、台語,難道說一定要聽JPOP、KPOP嗎?
以下是我個人的想法:
我知道現在有很多風格誕生,有許多衣服和上一個世代又或者是去年直接不同,像是穿了T恤+長褲,外面卻套了一件白色長裙或蕾絲裙,我真的不知道這樣穿的好看在哪裡(主觀),但我後來看到一個女生的穿搭也是這種裡面穿了裙子吧,然後外面疊搭一件蕾絲衣服還是裙子,變得很有亮點、很好看。
我想說的是大家可以這樣穿,只要你喜歡OK,但不要盲目。盲目地看到大家都這樣穿,然後我也是不是該買一下?然後就去買了自己根本不喜歡或者不適合硬逼自己覺得好看,這樣很不健康。(我認為)
我認為風格奇不奇怪,非常的主觀意識。像是有人覺得蘿莉塔很好看,有些人覺得Y2K很好看、地雷系很好看等等。喜歡可以大方稱讚對方今天穿得很好看,你個人不喜歡就無視就好不要在那邊碎嘴,別人只會覺得你有夠沒禮貌。
像是有一天我去看醫生,看到一位女生穿的很特別(好像是叫亞文化),狼先生叫我看(原先我還沒發現),然後我剛好有機會到她旁邊,我才發現她連妝容都有搭配好,一整個對我來說好好看,是我不適合的風格,我那時候真的好想跟她說:妳穿得很好看。(但我拿完東西就離開了)
個性的這個想法,我有太多能講的話題,我們改天可以再開一個。
我不買周邊+專輯是因為空間不足和沒有播放器所以我選擇不買,但我還是會有想要購買的時候這表示我真的很喜歡這首歌、這個團體,我想要用我能做到的事情來支持他們。
平時我只聽歌很少全部都會把他們的綜藝呀、各式各樣的影片都看過一輪,因為有些時候不是每個人都能聽懂當地語言、也不是每個人都是學過第二、第三外語的,也有沒字幕的情況發生。但當我想要聽懂他們所說的話時,這也是一種動力。
只要是因為歌詞而被打動喜歡上他們的歌,因為綜藝片段被戳到笑點而開始關注他們,因為他們跳舞很帥氣開始認真注視他們……這些都是粉絲,都是他們作為偶像的動力。
不是說周邊一定都要買到全部,每個演唱會都一定要去,每場直播都一定要追到,才算是粉絲。請量力而為,以下是我追的V所說的話。
喜歡可以、購買可以但都不要過頭,過頭那很容易走火入魔,這就不對了。
好。我想說的是,當然可以做自己,可是得分清楚哪些話能說、那些話不能說,當然可以在網路上發文分享心情,可是有可能會出現跟自己不同想法的人(刻意找碴、樂子人的就蛋雕)。
做自己的前提是,不是全部誠實地說出來,而是有意識的選擇這件事該不該說,會不會傷害到某一部分的人,這才是做自己。
而不是今天你去一間餐廳,隨意的就把你的手機喇叭放到最大聲當自己家,這不是做自己,這是擾民。
當然社會上還是有社會的集體意識,這時候自己跟社會有衝突時(我是說上面的例子),可以有選擇。
而像是殺人、放火、搶劫、強姦等等那些都是禁止的,這是大家都知道不能做的事情,一旦做了那就是犯法。
知道該說什麼、該做什麼,不該說什麼……那些我想就是所謂的社會化。
成熟,是在歷經社會化後,仍能有意識地選擇:哪些價值我認同,哪些我選擇保留自己;而不是為了成為一個完美的人,把自己藏起來、一味配合他人。
這世界沒有人是完美的,連這個世界的土地、物種都存有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