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琳達,是整個木柵動物園最亮眼的存在。
不只是因為她的紅毛閃耀,也不只是她出場總伴隨笑聲,而是因為──她總是動作最快,也最敢嘗試。
她的辦公區是個混合遊樂場與實驗室的空間,牆上貼滿手繪使用者回饋圖、互動模組草稿、AI語音腳本,以及:「下週一定要再測一次!」的便利貼。
她說:「我的工作不是找出最完美的答案,而是最有趣、最真實、最能打動人的方式。」
🦊 「不要只想,做了才知道」
當團隊陷入「要不要設計情緒互動模組」的僵局時,琳達拍拍手說:「沒關係,我先做一個『壞掉也沒關係』的版本來試試。」
她用雷克拆下的感應器、伊莉亞丟棄的語音模組,快速拼了一個「笑聲辨識互動台」:只要訪客笑,系統就會播放對應動物的歡樂語音。
三天後,她就把這個原型放到園區某條小徑旁。結果不到兩天,社群平台就開始有人分享這段「會回你笑話的動物互動點」。
🧩 帶頭衝,也是拉著團隊往前走的人
琳達不只是自己跑得快,她也知道如何讓團隊跟上節奏:
- 她會把複雜模組拆成簡單任務分派
- 會用「今天要做什麼」、「今天做出來什麼」的語言激發團隊行動力
- 當系統當掉時,她不埋怨,只會說:「很好,這錯誤我沒遇過,太棒了!」
有次,INFP路米說:「我總覺得我想的好深,但走得好慢。」
琳達笑著回答:「那我就先幫你把地鋪出來,你慢慢來沒關係。」
🧠 專業小知識:迭代試錯(Iterative Prototyping & Test-Fail-Refine)
ESTP 狐狸琳達的行為正好體現了產品設計中最有效率的實戰方式之一: 迭代試錯法。
這不是胡亂實驗,而是基於快速製作 → 現場測試 → 收集反應 → 修正升級的科學流程。
以下是具體做法:
- 設計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
開發一個「最小功能可用」版本。不是要完美,而是「夠用來收反應」。 - 現場部署測試(Field Testing)
把原型放進真實場域,觀察使用者自然反應,不給提示、不打擾。 - 快速數據回收(Feedback Loop)
不只記錄點擊率,也觀察行為模式(停留時間、重複互動、肢體表情等) - 錯誤分類與精進(Error Typing)
把錯誤分為「邏輯錯誤」「操作不便」「無趣」三類,逐一改良。 - 快速迴圈重測(Rapid Reiteration)
每次只改一項變數,然後再回去跑一輪,用行動驗證調整成效。
琳達常說:「只要每一輪都比前一輪更靠近用戶的真實,那失敗也值得慶祝。」
💡ESTP 的力量來自「行動中創造可能性」
狐狸琳達代表的 ESTP(外向、感覺、思考、知覺) 人格,又被稱為「企業家」,是天生的行動實驗者與執行型創造者。
- 他們不靠直覺幻想,而靠「實作中得到啟發」
- 善於觀察現場,快速做出反應並調整方向
- 喜歡帶節奏、創造氛圍,也樂於解決混亂問題
在產品開發團隊中,ESTP 特別適合擔任:
- 產品執行經理(Execution PM)
- 互動體驗現場測試員(UX Experimenter)
- 快速原型開發協調者
- 團隊動能推進者 / 現場問題排除教練
他們讓團隊的節奏活起來,也讓使用者的笑聲真的響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