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凝視:讀西蒙波娃《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時隔四年,我再次讀完《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它依然深深撼動我心。那份冷靜卻深刻的筆觸、對生命與死亡無聲的凝視,讓我再次確信這是我心中最動人的作品。

這不是一部長篇作品,卻蘊含著極為深刻的人性觀察與沉思。作為讀者的我,從一開始便被捲入這場與死亡的正面對峙之中,見證母親生命的最後一段旅程,經歷身體崩潰、尊嚴流失、情感交錯的過程。在我二讀這部作品後,內心的感受更加明顯,尤其對於其中生死拉扯、病人尊嚴、家庭角色與情感修復等主題,有了更深的體會與思考。

死亡不是對立於快樂,而是折磨

西蒙・波娃筆下的死亡並非單純的生命終結,它是一個緩慢且痛苦的過程。作品中,死亡並非如同我們浪漫想像中那樣安詳,而是一場無盡折磨。

和前一天相較之下,她又消了一點,又更痛苦一點。

母親的身體逐漸瓦解,痛苦如影隨形,每一口呼吸,每一聲呻吟,都是對活著的控訴。波娃在書中寫到「在死亡與酷刑之間,開始了一場競爭。

死亡是令人恐懼的,是未知的,是悲痛的,是象徵著離別的,但是死亡的反面,不是象徵著快樂地活,而是折磨。這不禁讓人反思,我們終其一生在思考如何「活得好」,卻鮮少思考過如何是「死的好」。一個社會如何看待臨終,如何安排醫療與照護,如何理解何謂「好的死亡」,反映著我們對人性、尊嚴與倫理的一種態度。

醫療體制中的權力與尊嚴剝奪

N醫師在走廊上對我說:
「天亮的時候,她頂多只剩下四小時的生命。我讓她重新活過來了。」

談及醫療,波娃寫下的卻是不安。

母親的命運牢牢掌握在醫生手中,病人是沒有主體性的,是沒有尊嚴的。

她的身體在這場放棄行動之下,驟然被簡化為只不過是依據身體,與遺骸幾無二致。

一切的命運掌握在醫生的手中,醫生作為權威者,她是否繼續接受治療、是否能夠止痛,端看醫生的判斷與意願。病人已不再是一個人,其生命成為一個戰利品,甚至只是一個KPI。安寧與止痛是一種施捨,病人之病痛是不被正視的。

家屬角色的兩難與情感糾葛

然而實際是,放手又談何容易呢?

作為子女,面對親人即將離世,即使先前做了多少心理準備,心態又是多麼理性,仍時常陷入兩難,救與不救之間始終是一場撕扯靈魂的抉擇。一方面希望親人能多活一些時間,即使只是一天、一個小時,然而面對摯愛臥床的疼痛,理性上我們知道應該放手,但情感上卻難以割捨。波娃在書中問自己:

當摯愛的人徒勞地對你大喊『可憐可憐我吧』之後,該如何設法存活下來呢?

死亡始終是整個家的經驗

面對死亡,苦難不僅止於病人本身,周圍的照顧者同樣承受著龐大的壓力。病人本身是極其痛苦的,生理與心理皆是,然而照顧者亦是。照護者往往長期處於精神與體力的雙重耗損之中。

當我回到家後,這些日子的悲哀與恐怖,全落到我的肩上。我也被一種癌症啃噬─這癌,名為內疚

而寫到感冒後短暫回家,波娃吃了感冒藥昏昏沉沉睡去,但又隨時守在電話旁邊,深怕錯過了見母親的最後一面,魂不守舍,「八點半,電話再度響起,我趕緊接聽,是一通無關緊要的電話。我恨這台機器,它的顏色是柩車的顏色…。

然而這種間接的痛甚至在今日,在社會支持系統中仍常被忽略,死亡不只是病人的個人歷程,而是牽連著整個家庭與社會的事件。

死亡中仍存溫柔

《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書寫死亡,它讓讀者直面痛苦,展露出沉痛的臨終場面,母親的尖叫聲,難以癒合的傷口,藥物與體液混和的難聞氣味,但同時它也呈現出愛與原諒的可能性。

波娃在書中毫不諱言地寫下過往與母親之間的緊張關係,甚至帶有怨恨,但在死亡面前,那些怨懟慢慢淡化。她看見母親脆弱的身體、忍受的痛苦,體悟到那份血緣的連結仍舊深刻。最後的時刻,波娃與母親,波娃與自己,選擇寬容、理解與愛,完成了一場靈魂的和解。

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死亡來臨前我們沒有好好活著與學會告別。波娃以女性視角、以冷靜卻又溫柔的文字為母親送行,為讀者鋪設了一條理解死亡、學習死亡與接納死亡的道路。


✨ 歡迎按讚、留言與我討論關於此書或此書相關的概念與想法!

✨ 歡迎來逛逛我的 Instagram 閱讀人森 @justreadwithme_ ,今年也開了新的帳號紀錄原文書閱讀 Polly | Bookstagram @pollyreadings,歡迎書友們一起同樂!

✨ 我的GoodReads帳號在這邊: pollyreadings,歡迎有的書友加好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閱讀人森,樂讀人生
1會員
16內容數
Books | Music | Movies 人生繁忙看自己喜歡的書即可。 2020年辦Instagram 閱讀帳號「閱讀人森」,目前佛系經營中。2024年新開原文書閱讀帳號「pollyreadings」,享受原文文字帶來的直接衝擊。
2025/05/16
此時此刻,我們應該重新思考的是「親密」的定義。 過往建立在異性戀世界的親密通常包含著浪漫與性,而現今隨著更多元的生活方式和人際關係出現,「親密」或需應該重新被定義,親密可以是一種「去浪漫化」的相互陪伴與扶持,是一種解開社會制度枷鎖但仍為後盾的支持,也是一種包容與理解。
Thumbnail
2025/05/16
此時此刻,我們應該重新思考的是「親密」的定義。 過往建立在異性戀世界的親密通常包含著浪漫與性,而現今隨著更多元的生活方式和人際關係出現,「親密」或需應該重新被定義,親密可以是一種「去浪漫化」的相互陪伴與扶持,是一種解開社會制度枷鎖但仍為後盾的支持,也是一種包容與理解。
Thumbnail
2025/05/15
過去看他的作品,很多時候總是約略知道他想表達什麼東西,或有些時候隱微到難以察覺,但在《棄貓》之中,村上直指他想表達的東西,卻又不是那麼清晰,這讓我感到有趣。
Thumbnail
2025/05/15
過去看他的作品,很多時候總是約略知道他想表達什麼東西,或有些時候隱微到難以察覺,但在《棄貓》之中,村上直指他想表達的東西,卻又不是那麼清晰,這讓我感到有趣。
Thumbnail
2025/05/11
閱讀《傴僂》的過程,以及試圖寫下自己所思所感時,我的心情始終十分複雜,十分掙扎。這份掙扎來自於:我究竟應該從什麼樣的角度切入去理解這本書的內容?而每當我開始思考「角度」這件事時,我無可避免地意識到,自己永遠只能以一個「直立人」的視角切入。這種不可擺脫的位置,讓我深感無力。
Thumbnail
2025/05/11
閱讀《傴僂》的過程,以及試圖寫下自己所思所感時,我的心情始終十分複雜,十分掙扎。這份掙扎來自於:我究竟應該從什麼樣的角度切入去理解這本書的內容?而每當我開始思考「角度」這件事時,我無可避免地意識到,自己永遠只能以一個「直立人」的視角切入。這種不可擺脫的位置,讓我深感無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閱讀到沒有殺人事件的推理小說。 單純聚焦在夫妻和愛情,談論無緣的感情。 実態は、それが過ぎてしまえば何もないと同じことだった。 真實的樣貌在我們眼前顯現過後,就跟甚麼都沒發生一樣。 現実感はいつも現在であり、でなければ現在から未来へわたる瞬間に限られていた。 現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閱讀到沒有殺人事件的推理小說。 單純聚焦在夫妻和愛情,談論無緣的感情。 実態は、それが過ぎてしまえば何もないと同じことだった。 真實的樣貌在我們眼前顯現過後,就跟甚麼都沒發生一樣。 現実感はいつも現在であり、でなければ現在から未来へわたる瞬間に限られていた。 現
Thumbnail
“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莎士比亞 神不在場發現一本突如其來、年代久遠的書,似乎有了自己的生命,每60分鐘才會開啟一次。 僅知道它一直在邀請不同的人進入,期待有人能改變什麼…這本書我們所知甚少,進去過的人,對它的說法眾說紛紜,你願意冒險進到魔書裡,接受它的邀請嗎?
Thumbnail
“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莎士比亞 神不在場發現一本突如其來、年代久遠的書,似乎有了自己的生命,每60分鐘才會開啟一次。 僅知道它一直在邀請不同的人進入,期待有人能改變什麼…這本書我們所知甚少,進去過的人,對它的說法眾說紛紜,你願意冒險進到魔書裡,接受它的邀請嗎?
Thumbnail
“只有強烈地意識到自己有一天會死去,才能體會到活著的美好。”   換個種類好書:蘇菲的世界(上) 作者:喬斯坦·賈德 翻譯:伍豐珍 木馬文化出版   因為聽了推薦而入手的一本跟平常不太一樣的書,因為下集還沒有讀完,所以關於小說結構的情節感想可能等下一本再來分享,這本就針對所謂哲學的
Thumbnail
“只有強烈地意識到自己有一天會死去,才能體會到活著的美好。”   換個種類好書:蘇菲的世界(上) 作者:喬斯坦·賈德 翻譯:伍豐珍 木馬文化出版   因為聽了推薦而入手的一本跟平常不太一樣的書,因為下集還沒有讀完,所以關於小說結構的情節感想可能等下一本再來分享,這本就針對所謂哲學的
Thumbnail
最近正在讀米蘭.昆德拉的小說《不朽》,必須先招認,我沒耐心讀小說冗長鋪陳的內容,在閱讀小說時,不喜歡拖泥帶水的情節,我總想抄捷徑,快速看完故事梗概,(向來喜歡讀詩,愛其短短的句子包含巨量訊息,多棒!) 前陣子聽了李惠貞和譯者尉遲秀談論米蘭昆德拉的作品,他們的討論引起我的興趣,以前從沒耐心讀完昆
Thumbnail
最近正在讀米蘭.昆德拉的小說《不朽》,必須先招認,我沒耐心讀小說冗長鋪陳的內容,在閱讀小說時,不喜歡拖泥帶水的情節,我總想抄捷徑,快速看完故事梗概,(向來喜歡讀詩,愛其短短的句子包含巨量訊息,多棒!) 前陣子聽了李惠貞和譯者尉遲秀談論米蘭昆德拉的作品,他們的討論引起我的興趣,以前從沒耐心讀完昆
Thumbnail
我很喜歡英國女作家伍爾夫,對於俄羅斯文學要義的精闢歸納:你彷彿走進煙霧瀰漫的空間,聽到有人在爭辯著。慢慢的,你聽懂了。你發現,他們在討論的是,靈魂的重量!
Thumbnail
我很喜歡英國女作家伍爾夫,對於俄羅斯文學要義的精闢歸納:你彷彿走進煙霧瀰漫的空間,聽到有人在爭辯著。慢慢的,你聽懂了。你發現,他們在討論的是,靈魂的重量!
Thumbnail
不知是年紀大了,或是生活讓我對世界的理解更深沉,近年日本空靈幽暗的獨特美學常常觸動到我,所以大西克禮這套日本美學系列探討的「物哀、侘寂、幽玄」可謂中正紅心。 難得我對美術書籍產生興趣,於是一頭熱的翻開這本「物哀」。結果發現⋯⋯我跨不過閱讀此書的知識門檻,全程讀得很費勁。 作者主要引述文學用例及學
Thumbnail
不知是年紀大了,或是生活讓我對世界的理解更深沉,近年日本空靈幽暗的獨特美學常常觸動到我,所以大西克禮這套日本美學系列探討的「物哀、侘寂、幽玄」可謂中正紅心。 難得我對美術書籍產生興趣,於是一頭熱的翻開這本「物哀」。結果發現⋯⋯我跨不過閱讀此書的知識門檻,全程讀得很費勁。 作者主要引述文學用例及學
Thumbnail
一本精美的認識論作品:並非現存的這個世界完蛋,而是世界在人們心中完蛋。
Thumbnail
一本精美的認識論作品:並非現存的這個世界完蛋,而是世界在人們心中完蛋。
Thumbnail
這雖然是本薄冊,詩意的語言講述一段沈重的歷史事件,腦中自然地匯聚出一幕又一幕畫面。搭配非常適切的書名,是一本我認為愈看愈有意思的小書。
Thumbnail
這雖然是本薄冊,詩意的語言講述一段沈重的歷史事件,腦中自然地匯聚出一幕又一幕畫面。搭配非常適切的書名,是一本我認為愈看愈有意思的小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