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挑壞的講 會讓人誤以為這個東西很糟糕 應該如何做才適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只挑壞的講,會讓真相失衡】

——從「批評偏見」到「平衡回饋」的思維轉化

在人際互動、社群評論、產品評估,甚至教育與職場溝通中,我們常會遇到一種現象:


只挑壞的講。


這種「批評導向」的習慣,在某些情境下雖是出於善意提醒或改進意圖,


卻極可能讓人產生錯誤認知:


「這東西是不是很爛?」


「這個人是不是一無是處?」 「整個體系是不是沒救了?」


為什麼「只講缺點」會帶來誤解?

  1. 人類天生對負面訊息更敏感
     心理學稱這為「負面偏誤(Negativity Bias)」。人類會本能地放大壞消息,以求自保。所以,即使你指出的缺點只是5%,聽者可能會感覺是50%。
  2. 單一聲音容易形塑刻板印象
     若沒有提供正面佐證,聽者會自動補足「它沒有什麼好說的吧?」的預設。
  3. 批評過度,會遮蔽真實全貌
     像一幅畫,你老是只指著污點講,觀眾就看不到那幅畫的色彩和筆觸,只記得那個污點。

如何改進?讓批評成為「幫助而不是破壞」

✅ 1. 採用「三明治回饋法」

  • 前段肯定優點
  • 中段提出具體問題與改善建議
  • 結尾強調潛力與期待
    例:

「我覺得你的企劃點子很有創意,特別是融合在地元素那部分很打動我。不過中間的邏輯銜接有點跳,可以再補幾句轉場。整理好後,我相信這企劃可以更完整,讓大家印象深刻!」


✅ 2. 加上「比例感」與「條件說明」

  • 不要說「這東西很糟」,而是說「在○○條件下,這個做法會產生困擾」。
    例:

「這款軟體在高流量下偶爾會卡頓,不過如果是個人使用,基本沒什麼問題。」


✅ 3. 提出可行建議,而非只停在抱怨

  • 說出問題很容易,但有解法才顯專業。
    例:

「目前客服等候時間偏長,若能導入AI分流初步問題,應該能大幅減壓。」


✅ 4. 多角度評論,避免單一視角

  • 補上「對誰有用、在什麼情境下表現不錯」的描述。
    例:

「這部劇節奏偏慢,但對喜歡細膩情感描寫的觀眾,其實是很值得推薦的。」


結語:批評不是錯,失衡才是問題

說出問題,是進步的開始;


但如果我們只專挑缺點講,不講優點、潛力與背景條件,說的人會被誤解為刻薄,聽的人會感到挫敗,旁觀者會以為一切都糟透了。


所以,想要幫助世界變好,請練習:

溫柔地指出問題,精準地說明情境,理性地提出改善建議。

這樣,你的聲音才不只是「批評」,而是有價值的回饋與改變的力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25會員
1.1K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6/01
小時候以為醫生有神力,長大才知道現實是共病難解 小時候,我們相信: 去看醫生就能治好病; 老師教的都是真理; 研究者研究出的成果代表世界真相; 長成大人,就可以自由選擇人生。 那時的我們,活在一種充滿秩序與保障的想像裡。世界被清楚地分門別類:有病去看醫生、有疑問問老師、學問就是力量、長大
2025/06/01
小時候以為醫生有神力,長大才知道現實是共病難解 小時候,我們相信: 去看醫生就能治好病; 老師教的都是真理; 研究者研究出的成果代表世界真相; 長成大人,就可以自由選擇人生。 那時的我們,活在一種充滿秩序與保障的想像裡。世界被清楚地分門別類:有病去看醫生、有疑問問老師、學問就是力量、長大
2025/06/01
當「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朝向共同目標努力」時,往往能誕生出強大的文化與行動力。這種「理念結盟」的組織,不只是因利益結合,而是因為共享一個信念或目標,激盪出驚人的創造與改變力。 以下是幾個古今中外典型的例子,從修行團體到科技創業,再到社會運動,說明這種「同道之盟」的力量: 一、古代類型 1.
2025/06/01
當「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朝向共同目標努力」時,往往能誕生出強大的文化與行動力。這種「理念結盟」的組織,不只是因利益結合,而是因為共享一個信念或目標,激盪出驚人的創造與改變力。 以下是幾個古今中外典型的例子,從修行團體到科技創業,再到社會運動,說明這種「同道之盟」的力量: 一、古代類型 1.
2025/06/01
這是一個極具思考深度的問題。簡單說:長遠來看,發揮自身影響力、讓他人認同你,的確比迎合他人更省力、也更具主動性與掌控權。但這條路,也更講究策略與內功。 以下是深入的分析與說明: 一、迎合他人,是短期過關的省力法 迎合他人,就像是在特定場合戴上一張「安全面具」。你說的是他們喜歡聽的話,做的是他
2025/06/01
這是一個極具思考深度的問題。簡單說:長遠來看,發揮自身影響力、讓他人認同你,的確比迎合他人更省力、也更具主動性與掌控權。但這條路,也更講究策略與內功。 以下是深入的分析與說明: 一、迎合他人,是短期過關的省力法 迎合他人,就像是在特定場合戴上一張「安全面具」。你說的是他們喜歡聽的話,做的是他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生過為了幫朋友出氣,而做出傷害自己或朋友的事?出氣之後,你和朋友的感情有更好嗎?這件事對你有甚麼影響嗎?在生活中,我們都會有自己關係要好的朋友,當朋友遇到困難時,伸出援手也是很自然的事,但是講義氣也必須有底線。
Thumbnail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生過為了幫朋友出氣,而做出傷害自己或朋友的事?出氣之後,你和朋友的感情有更好嗎?這件事對你有甚麼影響嗎?在生活中,我們都會有自己關係要好的朋友,當朋友遇到困難時,伸出援手也是很自然的事,但是講義氣也必須有底線。
Thumbnail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是政治問題普遍的特色。
Thumbnail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是政治問題普遍的特色。
Thumbnail
在这个社会中,人际关系非常重要。我们每天都要和人交流,每天都需要和他人社交。在与他人社交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对他人进行评判。然而,如果这些评判始终是负面的,并且没有公开向被评判的人表达,我们称这种行为为“在背后说别人坏话”。 在背后说别人坏话的行为可能有很多原因,例如感到愤怒、嫉妒或八卦等。
Thumbnail
在这个社会中,人际关系非常重要。我们每天都要和人交流,每天都需要和他人社交。在与他人社交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对他人进行评判。然而,如果这些评判始终是负面的,并且没有公开向被评判的人表达,我们称这种行为为“在背后说别人坏话”。 在背后说别人坏话的行为可能有很多原因,例如感到愤怒、嫉妒或八卦等。
Thumbnail
關係是二個人的事,過火就由不得你了。
Thumbnail
關係是二個人的事,過火就由不得你了。
Thumbnail
「正向」其實就是小眾型政治正確,在比較為人接受下,要排擠那些不值得相處人的招牌而已。
Thumbnail
「正向」其實就是小眾型政治正確,在比較為人接受下,要排擠那些不值得相處人的招牌而已。
Thumbnail
身為教師,你確實不該教導學生:他們外溢的情緒會有撞槍口的人來負責。
Thumbnail
身為教師,你確實不該教導學生:他們外溢的情緒會有撞槍口的人來負責。
Thumbnail
有沒有曾經因別人不經意的一句話而感到被冒犯,或者在情緒激動的時候用傷人的言辭冒犯他人,隨後深感懊悔。然而,往往在類似的情境中,人們經常習慣性地重蹈覆轍,再次使用可能傷害他人的措辭。
Thumbnail
有沒有曾經因別人不經意的一句話而感到被冒犯,或者在情緒激動的時候用傷人的言辭冒犯他人,隨後深感懊悔。然而,往往在類似的情境中,人們經常習慣性地重蹈覆轍,再次使用可能傷害他人的措辭。
Thumbnail
人言可畏的可怕,只有經歷過才知啊,以訛傳訛造成對當事者的毀謗和傷害,不是我們可以想像的。特別是在轉述事情時,絕對要謹言,保持善意和真實,除了提醒自己別成為不實消息的傳播者,更要能夠明辨是非,學會理性思考。
Thumbnail
人言可畏的可怕,只有經歷過才知啊,以訛傳訛造成對當事者的毀謗和傷害,不是我們可以想像的。特別是在轉述事情時,絕對要謹言,保持善意和真實,除了提醒自己別成為不實消息的傳播者,更要能夠明辨是非,學會理性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