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職後,我終於可以安心陪孩子過週末 #居家清潔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你有過種感覺嗎?

一周七天中,沒有一天是自己的,甚至沒有一天是家人的。

公司突然調班、臨時加班……

公司用「責任制」三個字把重視責任的人綁得死死的,連六日喘口氣,都要看訊息。

 

台灣居家清潔百大管家故事館

第一個故事,轉成文字中……

 

要撐得起第一,阿金居家清潔服務管家絕對是第一人選。

以下是阿金(暱稱)居家清潔服務管家真實故事。

 

raw-image



我曾經困在過去的工作中,覺得日子都不是自己的。

十幾年的同事都說:工作就是這樣,哪裡有不犧牲家庭生活的……

不走出來,就沒有新的選擇。

很謝謝當時有勇氣的自己。

 

透過經理人安排,跟阿金姊約聊天,不使用「專訪」,避免給他過多壓力。

當天,我們在台灣居家清潔服務第一品牌的旗艦門市見面。

當她推開玻璃門時,可以看到她的專業。

「正確又安全」推開玻璃門的標準動作

雙手都放在握把上,一隻手握住穩定方向,另一隻手用力推進。

這樣的動作有幾個優點:

  1. 力道平均
    一隻手負責施力,另一隻手輔助穩定方向,推門的動作就會更自然、不晃動。
  2. 保護自己與門
    避免只用一隻手推造成角度不穩,門容易偏斜或反彈,甚至手滑撞到玻璃。
  3. 不會直接碰玻璃
    雙手都在握把上,就不會誤觸玻璃本體,乾淨也安全。
  4. 專業又體面
    對於從事居家清潔、門面服務的人來說,這種動作看起來有「專業儀態」,是一種標準流程感。


很難不留意,她在通過門的那1-2秒,眼神快速地掃視玻璃門的清潔度。

一舉一動中彰顯出尊重自己職業的態度。

 

坐下來聊時,她笑容很溫暖,語氣平實,但聊著聊著,你就會發現:她的人生,其實走過一段不簡單的路。

「以前在電子工廠,輪班制,假很難請,排班永遠卡到家庭活動。我家老大讀幼兒園時,有次學校打來說孩子還沒人接,那一刻我決定,要換工作。」

阿金姊轉職來台灣居家清潔第一品牌,已經七年。

她說,最吸引她的是:週休二日、紅字休假,而且時段彈性,能搭配孩子的作息。

 

零經驗,也能上手?

「一開始當然怕啊,我沒做過清潔。」

對於改變,她很誠實地說出自已一開始的害怕。但是她更害怕不願意改變的自己。

她笑著說,其實沒那麼難,「我是媽媽呢!做家事不專業,也『專屬』吧!」

進一 步為什麼選這家第一品牌,「有完整SOP,工具怎麼用、流程怎麼跑,公司教得很仔細。組長也會帶,像學姐一樣陪在旁邊。」

從電子工廠到清潔現場,轉變很大,但她很快習慣了,甚至開始喜歡這份工作的節奏。

「不是只清潔服務而已,有時候還會走進客人心裡。」

她分享一段特別的經歷。有次代班去一位獨居奶奶家,奶奶滔滔不絕講她老伴的故事,邊聊邊塞糖果給她。「雖然我不好意思吃,但那天我真的感受到,光陪她說說話,也能帶來溫暖。」


沒試過,怎麼知道不行?

進到台灣居家清潔服務第一品牌一年後,阿金姊升上組長位階,這是過去製造業不敢想像的升遷!後來變成金牌管家。她不只清潔做得好,還成了大家的心靈雞湯。

「新同事第一天來上班,我總是鼓勵她們:別怕啦,沒試過怎麼知道不行?」

她說,這裡不只是工作場所,更像是一個可以一起前進的團隊。


有收入,有休假,也有家庭時光

阿金姊臉上線條非常柔和,那是日常表情的紀錄,她一定常常微笑,甚至大笑。

她提到,每天早上六點多起床,準備早餐、送孩子上學,再出門工作。中午有空,她會散個步、透口氣。

問她為什麼能在台灣居家清潔服務第一品牌待七年,她毫不猶豫地說:

「這裡讓我能顧家也顧自己。有穩定月薪、獎金制度、學習成長的空間,還有最重要的——週末可以陪孩子。」

 

聊話結束前,她說了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

「不是每份工作,都能讓媽媽有底氣過生活,但台灣居家清潔服務第一品牌可以。」


撰稿:帶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灣居家清潔百大管家 - 故事館
0會員
1內容數
有一群人,到別人家,照顧別人家。 之後,才有條件照顧好自己的家。 這群人,努力地生活,更是努力地讓自己家人更好的生活。 我是一位文字工作者。 建立這文字角落,為這群值得敬佩的工作者寫下他們的故事。 【 台灣居家清潔百大管家 - 故事館 】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庭與職場是我們最為看重,也最影響我們情緒與身心的社會情境。沒有人可以完全擺脫關係、迴避生存的課題,家庭與職場的人際關係、相處議題,還有如何應對及處理,都是我們日常的經歷、日常的壓力。但你有發覺嗎?從小到大有多少「慣性」的信念和反應,始終支配著你?讓你受困於內心的糾結和自責,又讓你看不到自己⋯
Thumbnail
家庭與職場是我們最為看重,也最影響我們情緒與身心的社會情境。沒有人可以完全擺脫關係、迴避生存的課題,家庭與職場的人際關係、相處議題,還有如何應對及處理,都是我們日常的經歷、日常的壓力。但你有發覺嗎?從小到大有多少「慣性」的信念和反應,始終支配著你?讓你受困於內心的糾結和自責,又讓你看不到自己⋯
Thumbnail
最近終於完成了年度的大事項—稽核,不管經歷了多少次,每一次都還是很緊張,畢竟平常的一點一滴,必須要有個統整性的評核、必得展開了自己一年的所作所為,深怕哪裡有失誤,以致沒有盡到職責,也就是這個職務的最大責任。
Thumbnail
最近終於完成了年度的大事項—稽核,不管經歷了多少次,每一次都還是很緊張,畢竟平常的一點一滴,必須要有個統整性的評核、必得展開了自己一年的所作所為,深怕哪裡有失誤,以致沒有盡到職責,也就是這個職務的最大責任。
Thumbnail
好幾天沒上來了,寫個文,刷個存在感~
Thumbnail
好幾天沒上來了,寫個文,刷個存在感~
Thumbnail
這週我身邊的親友與環境遭受劇烈的衝擊,家人住院、貓咪開刀、工作環境的改變等,各種需要操心的事情接踵而來。 今天的故事內容就是有關老闆突然不在,而我暫時頂替他的奇妙旅程。  
Thumbnail
這週我身邊的親友與環境遭受劇烈的衝擊,家人住院、貓咪開刀、工作環境的改變等,各種需要操心的事情接踵而來。 今天的故事內容就是有關老闆突然不在,而我暫時頂替他的奇妙旅程。  
Thumbnail
從工作模式、飲食模式再到看清一些人事物。 我想疫情的到來是必然要發生的。沒有這件事,不會有後面接二連三的事發生。
Thumbnail
從工作模式、飲食模式再到看清一些人事物。 我想疫情的到來是必然要發生的。沒有這件事,不會有後面接二連三的事發生。
Thumbnail
每日都在為工作在家加班,連休假哈哈還是不放心,頻頻看mail和lin工作群組,看是否有訊息要處理,後來看看其他同事,在上班都每天談笑生風,觀察心得,很多事若可以不用自己做就委給工讀生做,自己做沒辦法給別人的事。 自己或許要轉念,盤點一下自己的工作項目,那些一定要自己做,那些
Thumbnail
每日都在為工作在家加班,連休假哈哈還是不放心,頻頻看mail和lin工作群組,看是否有訊息要處理,後來看看其他同事,在上班都每天談笑生風,觀察心得,很多事若可以不用自己做就委給工讀生做,自己做沒辦法給別人的事。 自己或許要轉念,盤點一下自己的工作項目,那些一定要自己做,那些
Thumbnail
本文提倡在工作之餘放鬆身心,不要讓工作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充實生活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養成與工作分寸的生活節奏。幸福快樂並不是只靠錢來達成,也應該享受生活中的樂趣和學習。
Thumbnail
本文提倡在工作之餘放鬆身心,不要讓工作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充實生活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養成與工作分寸的生活節奏。幸福快樂並不是只靠錢來達成,也應該享受生活中的樂趣和學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