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成人內容即將進入的頁面,可能含暴力、血腥、色情等敏感內容

【ZIF-029】-《糖果下的毒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採訪筆記: 此份記錄為「災後資訊匯編小組」(Zombie Information & Compilation Force, 簡稱 ZICF)於「統一倖存者聯盟」(United Survivor Alliance, 簡稱 USA)總部附屬歷史檔案館所進行之系列訪談之一。其旨在收集與分析人類文明在「喪屍戰爭」期間及戰後初期的各種社會現象、心理狀態及應對策略,以供後世借鑒。本次訪談對象為在喪屍戰爭爆發前,涉嫌製造並販售偽劣疫苗,從中獲取巨額利潤的商人。其藏匿地點經由匿名線人提供,基於安全考量,訪談地點不予公開。】**


受訪者: 奧利維爾.德拉克魯瓦(Olivier Delacroix),男,約 60 歲,前法國「生命之光製藥」(Lumière de Vie Pharmaceuticals)首席執行官。
訪談時間: 20XX 年 11 月 5 日(喪屍戰爭結束約兩年後)
訪談地點: 未公開

背景概述: 喪屍戰爭爆發初期,全球恐慌蔓延,對於疫苗的需求極度迫切。奧利維爾.德拉克魯瓦先生作為一家中型製藥公司的負責人,在疫情資訊混亂之際,迅速推出一種聲稱能預防早期感染的「新型廣譜疫苗」。該疫苗在未經嚴格臨床試驗的情況下,藉由其積極的市場運作和部分醫療機構的背書,獲得了政府的緊急批准並大規模生產。大戰後期,隨著疫情的發展和對病毒本質的深入了解,該疫苗被證實毫無效用,甚至可能對部分接種者造成不良影響。德拉克魯瓦先生則在疫苗效力被質疑前夕,攜帶巨額財富銷聲匿跡。


德拉克魯瓦先生,感謝您願意接受這次非公開的訪談。我們希望了解您在大戰前,關於「生命之光製藥」及其疫苗產品的一些情況。特別是,關於您在疫情初期推出的那款聲稱能預防早期感染的疫苗。

奧利維爾.德拉克魯瓦:(靠在簡陋的木椅上,臉上帶著一種混合著狡猾和不屑的笑容,眼神銳利地打量著訪談者)「願意」?這詞用得真客氣。我只是覺得,有些事情,也該讓那些事後諸葛亮們好好聽聽。關於我的疫苗?那當然是個……及時的產品。

根據我們掌握的資訊,當時的醫學界對於爆發的病毒還沒有完全的認識,主流的說法是與狂犬病和伊波拉病毒存在某些相似性。而您的疫苗,似乎也是基於這兩種病毒的概念?

奧利維爾.德拉克魯瓦:(咧嘴一笑,帶著一絲無辜的表情)哦,關於那點,我必須澄清一下。當時媒體鋪天蓋地的報導,從電視到報紙,從網紅到所謂的「公共知識分子」,都在說什麼「變種狂犬病」、「伊波拉新株」,甚至是「兩種病毒的超級融合」。 他們把那些詞彙掛在嘴邊,搞得好像他們比病毒本身還了解它。我的製藥公司,我們只是基於當時最「權威」的媒體資訊和公眾認知,來推導我們的研發方向,不是嗎?我們總不能閉門造車,無視社會的「共識」吧?既然「大家」都這麼說,我們只是順應了市場的需求,或者說,引導了一下市場的方向。

所以您的意思是,這款疫苗並非真正基於對新型病毒的嚴謹研究?

奧利維爾.德拉克魯瓦:(眼神中閃過一絲精光,語氣變得堅定)當然是基於新型病毒的研究!這話說得太武斷了。當時,整個世界的醫學界都像無頭蒼蠅一樣亂轉,誰敢說自己真正「掌握」了那個該死的病毒?我只是在那個混亂的時期,比其他人反應得更快,更懂得如何「使用」現有的資訊和資源。

當時「大家」都說那是新型病毒,那我們當然也基於這個「新型病毒」來研究。 我們有一支「精銳」的研發團隊(他做了個引號的手勢),他們夜以繼日地工作,研讀每一篇能找到的學術論文,分析每一個媒體報導中提到的「症狀」、「傳播途徑」。他們發現,現有的狂犬病和伊波拉疫苗確實提供了一些「思路」。我們將這些「思路」進行了巧妙的結合,然後再加上一些「獨家配方」,就形成了我們的「生命之光廣譜疫苗」。這難道不是研究?難道非要等到病毒學家把基因序列圖譜都畫出來了,把所有蛋白質結構都解析透徹了,才叫研究嗎?那時候,人命還等得起嗎?

但是,許多接種過您疫苗的人,在疫情爆發後仍然感染了。這說明疫苗並沒有預期的效用。

奧利維爾.德拉克魯瓦:(毫不在意地揮了揮手)那是他們運氣不好,或者接觸到的病毒毒性太強。再說了,誰能證明他們感染就一定是因為我的疫苗無效?也許他們根本就沒有好好防護呢?疫情初期那麼混亂,誰又能說得清?我只知道,在那個時候,我的疫苗是市面上唯一能給他們帶來「希望」的東西。而為了這份「希望」,他們付出了應有的代價。


大戰前疫苗審批的漏洞與機會

您是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讓您的疫苗獲得一些大型醫療機構的認可,甚至最終獲得政府的緊急批准?據我們了解,當時的疫苗審批流程是出了名的嚴格。

奧利維爾.德拉克魯瓦:(眼神中閃過一絲得意,身體微微前傾)嚴格?(他哼了一聲)在「正常」時期,那確實是個漫長且耗費巨大的過程。一個新藥或新疫苗,從研發到上市,沒有十年八年,沒有上億的歐元,根本想都別想。但那時候,情況可不一樣了。當病毒像野火一樣蔓延,當醫院人滿為患,當人們像蒼蠅一樣死去,「嚴格」這個詞,就變得像個笑話。

奧利維爾.德拉克魯瓦:想像一下,一個國家的衛生部門主管,每天面對的是什麼?是民眾的恐慌、媒體的質問、政府高層的壓力,以及不斷攀升的死亡數字。他們需要的是什麼?是一個「解決方案」,一個可以拿出來安撫民心、證明政府「有所作為」的產品。而我們,恰好在這個時候,提供了一個看起來「有科學依據」,並且能夠「快速量產」的產品。

奧利維爾.德拉克魯瓦:我們首先從那些大型的研究型醫療機構入手。這些機構手握大量的政府撥款,也需要不斷有新的「研究成果」來證明自己的價值。我只是慷慨地向他們提供了一些「贊助」,支持他們的「緊急科研項目」——當然,這些項目大多圍繞著我的疫苗進行「安全性」和「初步有效性」的評估。你懂的,當有足夠的資金注入,「科學報告」的結論總是可以往「有利」的方向傾斜。幾個著名教授在新聞發布會上,用他們學術界特有的模糊語言,發表一些諸如「在實驗室環境下,初步觀察到某些程度的免疫反應」、「潛在的保護作用值得進一步研究」之類的說辭,就足以讓公眾信以為真。

奧利維維爾.德拉克魯瓦:有了這些所謂的「醫學背書」,下一步就是遊說政府的衛生監管部門。這部分就更簡單了。當時的法規,雖然名義上嚴格,但都留有「緊急情況」的豁免條款。什麼「加速審批」、「有條件上市」、「特殊批准」……這些詞彙在大災難面前,就成了他們的「救命稻草」。我們只需要提供足夠多的「初步數據」,強調疫苗的「安全性」(當然,我們保證了它不會直接致死),然後再動用一些……必要的關係,一些高層的壓力,一份份簽字文件就會在桌上堆積如山。

奧利維維爾.德拉克魯瓦:我還記得,在一次審批會議上,一位年老的官員對我說:「德拉克魯瓦先生,如果您的疫苗能哪怕只挽救一條生命,我們也應該盡快讓它上市。」我當時幾乎要笑出聲來。你看,他們不需要疫苗百分之百有效,他們只需要它能「提供希望」,需要它能「證明政府在行動」。至於後果,那是他們自己的問題了。他們簽字放行,我提供產品,各取所需,不是嗎?那時候,所有的漏洞都被恐慌和政治需求撐開了,我只是聰明地鑽了進去。

您當時是否意識到,您的行為可能會導致更多的人因為錯誤的「安全感」而暴露在病毒的威脅之下?

奧利維維爾.德拉克魯瓦:(嘴角向上撇了撇,帶著一絲嘲諷)「安全感」?那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我只是提供了一種產品,他們願意相信,願意購買,那是他們的自由。我從來沒有強迫任何人接種我的疫苗。再說了,在那個資訊混亂的年代,誰又能完全確定什麼才是「正確」的資訊呢?那些每天在電視上高談闊論的專家們,自己不也是一會兒說A,一會兒說B嗎?我只是比他們更早一步抓住了人們恐慌的心理。如果他們足夠聰明,如果他們仔細查證,或許就不會那麼容易上當了。但很顯然,大部分人都是盲從的。這能怪我嗎?

但是,您的疫苗並沒有實際的預防效果,這不是一種欺騙行為嗎?

奧利維維爾.德拉克魯瓦:(眼神變得冰冷,語氣也強硬起來)欺騙?我只是在商言商。我提供了一種符合當時市場需求的產品,我沒有違反任何法律——至少在當時是這樣。至於後來的結果,那是天災人禍,誰也無法預料。我只是在災難來臨之前,為自己和我的家人爭取到了一些生存的資本。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弱肉強食,適者生存。那些沒有抓住機會的人,只能怪自己不夠精明。

您在大戰後期,在您的疫苗效力受到廣泛質疑之前就銷聲匿跡了,並且帶走了大量的財富。您現在對那些因為您的疫苗而受到影響的人,有什麼想說的嗎?

奧利維維爾.德拉克魯瓦:(沉默了片刻,然後發出了一陣乾澀的笑聲)想說的?我只能說,在這個充滿變數的世界裡,保護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那些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的人,最終往往會失望。至於我?我只是比他們更早一步看清了這個世界的本質。現在這樣的生活,安靜,安全,沒有那些愚蠢的質疑和指責,我很滿意。至於那些……(他停頓了一下,似乎在思考用詞)那些沒有仔細查證,就輕易相信別人的人,我只能說,這是一個慘痛的教訓。希望他們能在下輩子學會聰明一點。

您完全沒有任何的悔意嗎?

奧利維維爾.德拉克魯瓦:(直視著訪談者,眼神中沒有絲毫的情感波動)悔意?為了什麼後悔?為了我為自己創造了更好的生存條件嗎?為了那些輕易相信我的人的愚蠢嗎?這個世界從來就不是公平的,有人聰明,有人愚笨,有人抓住機會,有人錯失良機。我只是屬於前者而已。這就是現實。


【訪談結束。】

【後續評估: 奧利維爾.德拉克魯瓦先生的訪談揭示了末日危機前,社會恐慌、媒體失職、醫藥監管漏洞以及政治壓力如何共同為不道德的商業行為創造了溫床。其毫無悔意的態度,亦為研究人類在極端環境下道德底線的崩壞提供了極端案例。本訪談內容將作為「喪屍戰爭爆發初期資訊傳播與決策失誤」研究的重要參考。


📁 檔案標籤:#假疫苗 #疫情初期 #資訊混亂 #醫療背書 #政府審批 #逐利商人 #毫無悔意 #道德淪喪 #審批漏洞 #口述檔案

📁 ZIF持續蒐集中港路線中疑似異常貨物流動紀錄,若你手上持有相似資訊,請安全環境下匿名聯繫本計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rthur說書不廢話
5會員
77內容數
歡迎來到《Arthur說書不廢話》—把知識變行動的沙龍。 拆書、筆記、創作、生存。說書不說廢話,小說不寫廢文。一起把書變成武器,把想像變成生存之道。
Arthur說書不廢話的其他內容
2025/06/04
【採訪筆記: 此份記錄為「災後資訊匯編小組」(Zombie Information & Compilation Force, 簡稱 ZICF)於「統一倖存者聯盟」(United Survivor Alliance, 簡稱 USA)總部附屬歷史檔案館所進行之系列訪談之一
2025/06/04
【採訪筆記: 此份記錄為「災後資訊匯編小組」(Zombie Information & Compilation Force, 簡稱 ZICF)於「統一倖存者聯盟」(United Survivor Alliance, 簡稱 USA)總部附屬歷史檔案館所進行之系列訪談之一
2025/06/03
訪談日期:大戰後 + 7 年 10 月 20 日 受訪者:海因里希·施密特 (Heinrich Schmidt),Z日當時 65 歲,德國柏林退休教師,前德國國防軍士官。 訪談地點:德國柏林某倖存者聚落 B 區,公共活動中心。
2025/06/03
訪談日期:大戰後 + 7 年 10 月 20 日 受訪者:海因里希·施密特 (Heinrich Schmidt),Z日當時 65 歲,德國柏林退休教師,前德國國防軍士官。 訪談地點:德國柏林某倖存者聚落 B 區,公共活動中心。
2025/06/02
倖存者資料庫:義大利陸軍第 X 步兵師檔案 檔案編號: ZIF-軍事行動-001 編譯日期: 大戰後 + 7 年 10 月 20 日 事件發生日期: Z日後第 10 天
2025/06/02
倖存者資料庫:義大利陸軍第 X 步兵師檔案 檔案編號: ZIF-軍事行動-001 編譯日期: 大戰後 + 7 年 10 月 20 日 事件發生日期: Z日後第 10 天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以肉身為國家帶來曾經救贖的希望,這是一本主角不在其中卻又無所不在的致敬書。
Thumbnail
以肉身為國家帶來曾經救贖的希望,這是一本主角不在其中卻又無所不在的致敬書。
Thumbnail
雖然我不忍直視集中營的殘酷畫面,不過這場人禍有太多議題需要討論與反思,所以我不經不覺讀了好幾本有關集中營的書籍。(不過我還是沒勇氣親身去集中營遺址參觀😔) 就受害者的角度,之前讀過的《滅頂與生還》探討人性善惡的灰色地帶,而這一本則是探究俘虜們為何會生存下去,繼而思考人生意志。
Thumbnail
雖然我不忍直視集中營的殘酷畫面,不過這場人禍有太多議題需要討論與反思,所以我不經不覺讀了好幾本有關集中營的書籍。(不過我還是沒勇氣親身去集中營遺址參觀😔) 就受害者的角度,之前讀過的《滅頂與生還》探討人性善惡的灰色地帶,而這一本則是探究俘虜們為何會生存下去,繼而思考人生意志。
Thumbnail
李維:「當眾排便都是一種巨大的痛苦──這是文明並未為我們準備的創傷,在人類尊嚴上的深深傷口,一種下流而不祥的挑釁,同時也是蓄意而不必要的兇殘體現。」──《草莓與灰燼》〈牲口列車〉,263 頁。
Thumbnail
李維:「當眾排便都是一種巨大的痛苦──這是文明並未為我們準備的創傷,在人類尊嚴上的深深傷口,一種下流而不祥的挑釁,同時也是蓄意而不必要的兇殘體現。」──《草莓與灰燼》〈牲口列車〉,263 頁。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作者是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維克多·弗蘭克,他在此書分享自己在納粹集中營的經歷;並分析集中營倖存者的心理特徵。 整本書以敘事性的方式講述作者在集中營看到的故事,讓讀者透過這些故事及心理分析的內容去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   書中一段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作者是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維克多·弗蘭克,他在此書分享自己在納粹集中營的經歷;並分析集中營倖存者的心理特徵。 整本書以敘事性的方式講述作者在集中營看到的故事,讓讀者透過這些故事及心理分析的內容去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   書中一段
Thumbnail
納粹統治時期,因為猶太人身分,弗蘭克全家都被關進集中營。他在集中營裡飽受摧殘,父母、兄長、懷孕的妻子都相繼死於毒氣室中。
Thumbnail
納粹統治時期,因為猶太人身分,弗蘭克全家都被關進集中營。他在集中營裡飽受摧殘,父母、兄長、懷孕的妻子都相繼死於毒氣室中。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這本書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曾經在二戰納粹集中營中,經歷了如同地獄般的生活,但是在那極度惡劣的環境中,他因為心裡強大而活下來 這本書是他在倖存後的回憶,第一部分書寫在集中營中的經歷和想法;第二部分則是談到意義療法 以下列出書中部分的內容,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這本書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曾經在二戰納粹集中營中,經歷了如同地獄般的生活,但是在那極度惡劣的環境中,他因為心裡強大而活下來 這本書是他在倖存後的回憶,第一部分書寫在集中營中的經歷和想法;第二部分則是談到意義療法 以下列出書中部分的內容,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這是去年就打的觀後心得,由自己的社群媒體轉載過來。 戰爭 就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短短只有20年的間隔來看,人類的確擅長遺忘,但至今已過了七十年卻並未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聽起來雖然諷刺,但結束二戰的原子彈,似乎確實嚇阻了下一場大規模戰爭,那從天而降的死神,帶著不公平的審判與毀滅之光,不僅給予日
Thumbnail
這是去年就打的觀後心得,由自己的社群媒體轉載過來。 戰爭 就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短短只有20年的間隔來看,人類的確擅長遺忘,但至今已過了七十年卻並未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聽起來雖然諷刺,但結束二戰的原子彈,似乎確實嚇阻了下一場大規模戰爭,那從天而降的死神,帶著不公平的審判與毀滅之光,不僅給予日
Thumbnail
為何第僅僅只是在台上自我介紹就引發台下的動亂?
Thumbnail
為何第僅僅只是在台上自我介紹就引發台下的動亂?
Thumbnail
本文為數年前在通識課程中對於《槍炮、病菌與鋼鐵》的部分章節進行的討論,剛好在整理電腦時挖到,也放上來作為青春的紀錄。 就目前閱讀的章節來看,由於戴蒙在《槍炮、病菌與鋼鐵》的開場白就已定調此著作想傳達的主題為各族群歷史往不同方向發展的原因在於環境而非生物因素,因此他在論述時......
Thumbnail
本文為數年前在通識課程中對於《槍炮、病菌與鋼鐵》的部分章節進行的討論,剛好在整理電腦時挖到,也放上來作為青春的紀錄。 就目前閱讀的章節來看,由於戴蒙在《槍炮、病菌與鋼鐵》的開場白就已定調此著作想傳達的主題為各族群歷史往不同方向發展的原因在於環境而非生物因素,因此他在論述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