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結束第一個工作後,這十幾年來,體驗了不同文化、不同場域,漸漸「朋友」的定義越來越淡薄,好像也越來越不在意了。
還記得研究所時期,有個學弟某天突然對我說:
「為什麼你都要叫我學弟,不能當朋友嗎?」
當時我有點震驚!學弟,不是事實嗎?原本懶的定義的我,還認真地仔細想了想,什麼是朋友?從小到大,朋友好像就是比較熟,即使很久沒聯絡,但每次聯絡還是有股熟悉感的人,像是我的高中同學們。而這位認識五年的學弟,每個星期見面個兩三次,說比較熟嘛~?!好像也還好,我也不會告訴他我個人的事,況且還缺少了我以為的很久沒見面卻還有熟悉感的要素。只要現在打好基礎,慢慢累積,分開後還有聯絡,不就是朋友了嗎?(當時是真心這樣覺得...)
後來因為轉換領域,認識不同領域的人們,雖然一起學習了兩三個月,但回頭看,不也就一起學習而已,下課後也不會相約去哪,結束後更別提聯絡了。認識的幾十個幾百個人中,也只有一個繼續聯絡,甚至跑去日本找我╰(*´︶`*)╯♡
但有些人就是很會交朋友,臉書一兩千人,我曾經羨慕過那樣的人,感覺好像沒有交朋友障礙。曾經有次參加35歲以下活動,我那次卸下心防跟大家聊天,好死不死的正好遇到一個亂槍打鳥、到處跟女生聊天的男子,活動僅兩天一夜結束後,還接到對方電話,不接後竟然還收到對方寄來的相片和信,嚇死我了!(當年還沒有個資法,主辦單位主動把大家的電話和地址直接印在手冊ヽ(#`Д´)ノ)
之後我就又關起心門來了。
有人說朋友不必多,知心的幾個就好。好像也有道理?!但我覺得這句話的bug在...沒有定義什麼是朋友啊~~~就像學弟跟我的朋友定義不一樣...
你有沒有過曾經想要做什麼事或需要幫忙,就突然想起某人,但是你跟他不熟,就算了。如果朋友多,很快就可以那個對的人,做起事來才有效率,不是嗎?而且人家說出外靠朋友,說真的,我有個朋友到處去玩,各縣市有朋友,就去住朋友家。所以朋友多,好處也許比壞處多喔?!啊你說這樣欠人情不好,唉唷~就大家互相幫忙,互相欠來欠去啊~~(錢、毒品、賭博、性相關不在此討論範圍!)
至於知心的幾個就好,好像比較接近大家現況~我們通常也不太會到處宣揚自己有多苦啊~人生多歹命啊~幾個懂你的朋友知道自己的狀況,比較能給意見或安慰。不過,說真的,我自己覺得如果太久沒聯絡~講話頻率偶爾會對不到...畢竟大家所處的環境和經歷都越來越不同了~朋友,就是一個會聽你說話的人吧~
結論~人生一定要有朋友! 但,孩子啊~請睜大眼睛看清楚你的朋友,不要為了交友而交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