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直到結束第一個工作後,這十幾年來,體驗了不同文化、不同場域,漸漸「朋友」的定義越來越淡薄,好像也越來越不在意了。

還記得研究所時期,有個學弟某天突然對我說:

「為什麼你都要叫我學弟,不能當朋友嗎?」

當時我有點震驚!學弟,不是事實嗎?原本懶的定義的我,還認真地仔細想了想,什麼是朋友?從小到大,朋友好像就是比較熟,即使很久沒聯絡,但每次聯絡還是有股熟悉感的人,像是我的高中同學們。而這位認識五年的學弟,每個星期見面個兩三次,說比較熟嘛~?!好像也還好,我也不會告訴他我個人的事,況且還缺少了我以為的很久沒見面卻還有熟悉感的要素。只要現在打好基礎,慢慢累積,分開後還有聯絡,不就是朋友了嗎?(當時是真心這樣覺得...)

後來因為轉換領域,認識不同領域的人們,雖然一起學習了兩三個月,但回頭看,不也就一起學習而已,下課後也不會相約去哪,結束後更別提聯絡了。認識的幾十個幾百個人中,也只有一個繼續聯絡,甚至跑去日本找我╰(*´︶`*)╯♡

但有些人就是很會交朋友,臉書一兩千人,我曾經羨慕過那樣的人,感覺好像沒有交朋友障礙。曾經有次參加35歲以下活動,我那次卸下心防跟大家聊天,好死不死的正好遇到一個亂槍打鳥、到處跟女生聊天的男子,活動僅兩天一夜結束後,還接到對方電話,不接後竟然還收到對方寄來的相片和信,嚇死我了!(當年還沒有個資法,主辦單位主動把大家的電話和地址直接印在手冊ヽ(#`Д´)ノ)

之後我就又關起心門來了。

有人說朋友不必多,知心的幾個就好。好像也有道理?!但我覺得這句話的bug在...沒有定義什麼是朋友啊~~~就像學弟跟我的朋友定義不一樣...

你有沒有過曾經想要做什麼事或需要幫忙,就突然想起某人,但是你跟他不熟,就算了。如果朋友多,很快就可以那個對的人,做起事來才有效率,不是嗎?而且人家說出外靠朋友,說真的,我有個朋友到處去玩,各縣市有朋友,就去住朋友家。所以朋友多,好處也許比壞處多喔?!啊你說這樣欠人情不好,唉唷~就大家互相幫忙,互相欠來欠去啊~~(錢、毒品、賭博、性相關不在此討論範圍!)

至於知心的幾個就好,好像比較接近大家現況~我們通常也不太會到處宣揚自己有多苦啊~人生多歹命啊~幾個懂你的朋友知道自己的狀況,比較能給意見或安慰。不過,說真的,我自己覺得如果太久沒聯絡~講話頻率偶爾會對不到...畢竟大家所處的環境和經歷都越來越不同了~朋友,就是一個會聽你說話的人吧~

結論~人生一定要有朋友!                           但,孩子啊~請睜大眼睛看清楚你的朋友,不要為了交友而交友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緩慢爬行
0會員
3內容數
個人生活紀錄。 沒有親身經歷,自己還是無感。 但,為了親身經歷,而掉入了泥沼,怎麼爬出來? 這是一個還在掙扎想辦法爬出來的記錄。 希望關心我的你們,都可以過得越來越好!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段小故事探討了不安與成熟之間的微妙關係。與新室友短短見面的緊張與尷尬,我感受到與狗狗建立聯繋的過程。從初次見面的距離感,到逐漸互相認同和理解的過程,這段經歷不僅是我們的互動,也對我自身成長和情感的反思。短短對於環境的敏感反應,讓我想起自己的小時候,以及在關係中學習尊重和接納的過程。
Thumbnail
這段小故事探討了不安與成熟之間的微妙關係。與新室友短短見面的緊張與尷尬,我感受到與狗狗建立聯繋的過程。從初次見面的距離感,到逐漸互相認同和理解的過程,這段經歷不僅是我們的互動,也對我自身成長和情感的反思。短短對於環境的敏感反應,讓我想起自己的小時候,以及在關係中學習尊重和接納的過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與一位朋友之間的友情變化,當初的親近漸漸變得疏離。感受到這段友情的消耗,以及保護自己的重要,也提到了成長中的痛楚和對真正友情的認識。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與一位朋友之間的友情變化,當初的親近漸漸變得疏離。感受到這段友情的消耗,以及保護自己的重要,也提到了成長中的痛楚和對真正友情的認識。
Thumbnail
  「你是不是交了女朋友啊?」同間寢室的學長問著。「沒有啊。你為什麼這麼問?」好奇的拉了椅子坐下。「你最近講手機講得滿勤快的。」 「沒這回事,只是跟朋友聊聊天。」馬上解釋著。   「同一個嗎?」看著他問我。立刻說了:「當然不是同一個囉。學長要介紹女朋友啊?」事實上的確如此,和
Thumbnail
  「你是不是交了女朋友啊?」同間寢室的學長問著。「沒有啊。你為什麼這麼問?」好奇的拉了椅子坐下。「你最近講手機講得滿勤快的。」 「沒這回事,只是跟朋友聊聊天。」馬上解釋著。   「同一個嗎?」看著他問我。立刻說了:「當然不是同一個囉。學長要介紹女朋友啊?」事實上的確如此,和
Thumbnail
看到有格友發了工作比求學輕鬆相關的感嘆文,恰好也是我的心聲,便有感而發(文)。 中學時期曾被排擠 第一個讓我不懷念學生時期的理由,就是曾經被排擠的不愉快經歷。 以前聽老師說過,要珍惜學生時期遇到的朋友,出社會後,很多工作環境的同事都很勾心鬥角、圖謀算計等。 也許在很多人的人生經驗裡,驗證老師
Thumbnail
看到有格友發了工作比求學輕鬆相關的感嘆文,恰好也是我的心聲,便有感而發(文)。 中學時期曾被排擠 第一個讓我不懷念學生時期的理由,就是曾經被排擠的不愉快經歷。 以前聽老師說過,要珍惜學生時期遇到的朋友,出社會後,很多工作環境的同事都很勾心鬥角、圖謀算計等。 也許在很多人的人生經驗裡,驗證老師
Thumbnail
細數多年的友誼經歷變化,我對身旁友人的期待已逐漸與現實出入。教授對學生互動與抱怨、女性友人的貶損與物化,甚至對薪資的看法差異產生疏遠感。友人漸行漸遠,令人心煩不安。
Thumbnail
細數多年的友誼經歷變化,我對身旁友人的期待已逐漸與現實出入。教授對學生互動與抱怨、女性友人的貶損與物化,甚至對薪資的看法差異產生疏遠感。友人漸行漸遠,令人心煩不安。
Thumbnail
祂能夠在這個位子上待好幾年,我入學也在,畢業也在 ... 現在要十多年了還是在。
Thumbnail
祂能夠在這個位子上待好幾年,我入學也在,畢業也在 ... 現在要十多年了還是在。
Thumbnail
以前會為了朋友不跟自己好而難過,長大了會覺得本來都到大學了,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別說他人,我自己都不一定能把大學朋友放很重,這件事就順其自然的下去了。 當然好不好很看緣分。許多人說大學朋友都是看表面,這或許是其中某些人,不代表就不能交到真誠和善的朋友。 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就會交到什麼樣的朋友。
Thumbnail
以前會為了朋友不跟自己好而難過,長大了會覺得本來都到大學了,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別說他人,我自己都不一定能把大學朋友放很重,這件事就順其自然的下去了。 當然好不好很看緣分。許多人說大學朋友都是看表面,這或許是其中某些人,不代表就不能交到真誠和善的朋友。 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就會交到什麼樣的朋友。
Thumbnail
難得一次同學聚會之後一天,同學群組分外熱鬧,學生時期的回憶,從飯桌到群組似乎聊不完。很多往事,其實已經不記得,現在聽來都覺得不可思議,原來青春時期的同學們,做過不少很扯的事,而我也憶起在班級裡,自己就是個邊緣人物,一個不起眼的同學,成績不好只會往社團跑,但其實我在社團圈認識很多其他科系的同學,也
Thumbnail
難得一次同學聚會之後一天,同學群組分外熱鬧,學生時期的回憶,從飯桌到群組似乎聊不完。很多往事,其實已經不記得,現在聽來都覺得不可思議,原來青春時期的同學們,做過不少很扯的事,而我也憶起在班級裡,自己就是個邊緣人物,一個不起眼的同學,成績不好只會往社團跑,但其實我在社團圈認識很多其他科系的同學,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