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問自己:今天上傳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創作者的焦慮從哪裡來&資本主義如何消耗靈感

當你為了定期發文展示創作時,就代表內心無法真正對齊,還處在沒準備好的狀態。這就是為什麼焦慮與內耗會逐一出現。

創作者的焦慮從哪裡來?讓我們從資本主義如何消耗靈感與創作來談。

創作原本是一種內在的驅動,是靈魂與現實交會時的痕跡。但在資本主義的運作邏輯下,創作逐漸變質為「可以販售的東西」——產值、內容、曝光度、訂閱人數、轉換率,所有內在的頻率都被轉譯為可量化的績效指標。

於是焦慮開始蔓延。不是因為創作者無法創作,而是因為創作的空間與節奏被迫讓位給效率與競爭。靈感變成工作產出,靜心變成「浪費時間」,而一切不立即變現的創作行為,都被懷疑是否有價值。

資本主義如何轉化創作為「產能」

在現代內容市場裡,創作變成一種「持續生產」的機器。平台演算法鼓勵你不斷更新、不斷發表,不斷讓自己「有存在感」。但真正的創作需要內在醞釀與沉澱,這和「定期發文」背道而馳。

一旦創作的頻率被外在節奏拉走,創作者就開始進入自我懷疑的輪迴:

  • 為什麼我這週沒有創作?
  • 為什麼我還沒上傳?
  • 為什麼我這篇沒什麼反應?

這不是創作的問題,而是我們對創作的期待被扭曲了

靈感不是效率產物,而是意識的細流,是對於靈感深入的展現

靈感不是每天早上九點鐘自動報到打卡的員工,它來自意識與情緒的對話。當我們要求靈感要「穩定輸出」、「符合市場」、「貼近需求」,我們其實是叫靈魂跟直覺下班、叫「模糊的感覺」、「臆測」、「看不見的壓力」出來加班。

創作若失去了真實感,只剩格式與策略,那它就從創作變成了包裝。

焦慮,讓我們忘記了創作的初衷。

我們不再創作是因為「想創作」,而是因為「必須」創作、因為「該」更新內容、因為「不可以消失」。這種壓力,讓靈感越來越遠,身體也越來越累。

資本主義創造的雙重幻象

資本邏輯提供了兩個幻象:

  1. 只要你夠努力,靈感就會來。
  2. 只要你夠穩定輸出,就會被看見。

但創作不是直線關係,靈感更不是可以規劃的資源。它需要信任、空間與對自己的溫柔。

而平台的機制卻恰恰相反,它建立在「焦慮是動力」的假設上:

  • 當你打開分析數據,你不是在看作品,你在評估表現,你被數據綁架。
  • 當你修改標題、加標籤、研究熱門關鍵字時,你不是在創作,你在編造內容。

標籤與熱門關鍵字屬於錦上添花,不是用來包裝作品。

這一切並不邪惡,但當它取代了「我為什麼創作」,創作就不再自由。

創作是生活的方式,不是績效的證明

焦慮來自錯誤的衡量標準。 創作,不是為了「被看見」才值得,也不是為了兌現別人的期望才成立。

真正讓靈感枯竭的,不是沒靈感,而是你不停催促自己快點創作。 創作需要信任,創作需要時間,創作更需要你還記得:你為什麼開始。

在這個速度與績效掛帥的世界裡,慢下來創作,本身就是一種溫柔的反叛。

不要問自己:你今天上傳了嗎?

創造屬於你的烏托邦|信念、頻率與真誠的聚焦

創造自己的烏托邦,需要的從來不是「穩定輸出」,而是對齊自己的紀律與恆心

穩定輸出只是資本主義的數字綁架,它要求你成為一部內容機器,而不是一個活著的人。

但你可以選擇另一種方式存在。

只要你夠相信自己,作品夠真誠、夠完整,即使是文字、文章,也能反覆交叉出現、在不同時空點共振。 因為你知道,每一次的釋出,會吸引不同狀態下的讀者。 你讓作品說話,讓頻率自己去聚合群眾。

這就是創作的本質:

你傳遞的是信念,不是行銷話術。

當這些作品與語句不斷堆疊,會看見、會理解你的人,會一個個靠近,並在你身邊聚攏。

烏托邦,不是靠數據建成的,而是靠你不斷對齊自己

這個烏托邦,需要你親手打造藍圖。

不是單靠一張照片、幾個hashtag、三段文字說完。

它需要你一次次地對自己提問、對內容琢磨、對價值觀細緻打磨。

不是為了趕在演算法、數據交作業,而是為了在人生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有力量的結構。

不是無限延期的白日夢,不是熬夜爆肝,不是用生命換「績效感」。

而是深深相信——你每一份真誠的建構,終將回報於你。

創作來自真誠與頻率,而非曝光與數字。 真正的烏托邦,是你活出來的信念集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oloe的沙龍
1會員
129內容數
我透過書寫、圖像與節奏探索生活,將日常轉化為一張自己的地圖。 這裡是我書寫與實踐的紀錄,也是從逃離到創造的轉身。 歡迎你一起加入~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分享心得 之所以在1300篇創作時分享心得中向各位報告,純粹是想讓大家了解文創工作者的辛苦。在沒有成功之前,這是一段絕對的寂寞和孤獨的旅程。文創工作者的生活常常伴隨著無數的挑戰和困難。創作過程中,靈感的枯竭、創意的瓶頸以及對作品的自我懷疑,都是每天要面對的現實問題。每一篇文章、每一幅畫作、每一
Thumbnail
分享心得 之所以在1300篇創作時分享心得中向各位報告,純粹是想讓大家了解文創工作者的辛苦。在沒有成功之前,這是一段絕對的寂寞和孤獨的旅程。文創工作者的生活常常伴隨著無數的挑戰和困難。創作過程中,靈感的枯竭、創意的瓶頸以及對作品的自我懷疑,都是每天要面對的現實問題。每一篇文章、每一幅畫作、每一
Thumbnail
Yup、開始創作。 就創作吧! 除了創作,還是只能創作。 搜尋了關鍵字, 閱讀了文章, 問了chatgpt, 問了那神秘的內心, 沒有半點收穫。 不想成為抱怨的人, 不想對自己貼標籤, 只能點擊開始創作, 打擊自己, 擊中自己, 揪出真實的自己。 有好的事,也有壞
Thumbnail
Yup、開始創作。 就創作吧! 除了創作,還是只能創作。 搜尋了關鍵字, 閱讀了文章, 問了chatgpt, 問了那神秘的內心, 沒有半點收穫。 不想成為抱怨的人, 不想對自己貼標籤, 只能點擊開始創作, 打擊自己, 擊中自己, 揪出真實的自己。 有好的事,也有壞
Thumbnail
隨手記錄自己的心境,其實也挺好的。
Thumbnail
隨手記錄自己的心境,其實也挺好的。
Thumbnail
創作者的道路上,創作低潮是每個階段都會遇到的事。 對於新手來說,這種感覺可能會更加強烈。 所以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關於創作者低潮的常見問題以及應對方法。同時,也分享了我的創作經驗和提醒,希望能幫助你重拾創作的熱情。
Thumbnail
創作者的道路上,創作低潮是每個階段都會遇到的事。 對於新手來說,這種感覺可能會更加強烈。 所以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關於創作者低潮的常見問題以及應對方法。同時,也分享了我的創作經驗和提醒,希望能幫助你重拾創作的熱情。
Thumbnail
如果你也有創意相關的困惱,或是對創意領域有興趣,想以此為職業想提升自己的腦袋的;或是在藝術領域打滾,但覺得自己空有技術似乎缺少想法的。也包括身在任何領域想要創造新方向,或是想讓傳統產業注入新生命力的人。 今天要分享的主題一定很適合你。
Thumbnail
如果你也有創意相關的困惱,或是對創意領域有興趣,想以此為職業想提升自己的腦袋的;或是在藝術領域打滾,但覺得自己空有技術似乎缺少想法的。也包括身在任何領域想要創造新方向,或是想讓傳統產業注入新生命力的人。 今天要分享的主題一定很適合你。
Thumbnail
近期因工作事務繁瑣,也開始正視自己也是創業者,不能像過去那樣只管一股腦兒創作,品牌定位和永續發展同樣得顧,感性揮灑,理性架構。 第一本書和讀者提到,想走創作,首要別想太多,做就對了。只是會這麼建議,是觀察到現代人多數想太多,看到周遭失敗例子,就缺乏勇氣、恐懼嘗試
Thumbnail
近期因工作事務繁瑣,也開始正視自己也是創業者,不能像過去那樣只管一股腦兒創作,品牌定位和永續發展同樣得顧,感性揮灑,理性架構。 第一本書和讀者提到,想走創作,首要別想太多,做就對了。只是會這麼建議,是觀察到現代人多數想太多,看到周遭失敗例子,就缺乏勇氣、恐懼嘗試
Thumbnail
跨年前後,看著自己經營的方格子,還有重新在IG、FB上持續更新的【繪本出版計劃】 ,不溫不火的追蹤跟訂閱,讓我不免問自己,這樣就可以了嗎?然後開始冒出好多問題。 「是不是要去學影片剪輯?但我沒甚麼興趣耶。」 「但影片好像才可以吸引流量耶。」 「我要不要為了流量去學阿?」 「阿!還是另外發展
Thumbnail
跨年前後,看著自己經營的方格子,還有重新在IG、FB上持續更新的【繪本出版計劃】 ,不溫不火的追蹤跟訂閱,讓我不免問自己,這樣就可以了嗎?然後開始冒出好多問題。 「是不是要去學影片剪輯?但我沒甚麼興趣耶。」 「但影片好像才可以吸引流量耶。」 「我要不要為了流量去學阿?」 「阿!還是另外發展
Thumbnail
體驗創作品的同時也在規探創作者的人生 While experiencing the creative works, you are also exploring the life of the creator. 創作作品に触れながら、作り手の人生を探求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す。
Thumbnail
體驗創作品的同時也在規探創作者的人生 While experiencing the creative works, you are also exploring the life of the creator. 創作作品に触れながら、作り手の人生を探求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