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變-念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災變與念佛(象山慶25.6.6)

問:這世間有地震,每次地震我都很大聲喊佛,也很恐慌。《觀經》第11觀提到大勢至菩薩行時、坐時,一時震動,一時動搖,它是一種表法方式,每次看到這段經文,還是會恐慌,請代為解惑。

    慶答:怕是眾生的本能反應(貪生怕死),凡夫皆如此,在意識之先而來不及認知。念佛人除非已「淨化」意根而生死(隨緣)任運,否則不直接在這裡作種種「對治」,就只管「相續」唸佛—不強求(計較,鍛鍊,壓抑,偽裝)不怕,而是慶幸「念佛」能消災免難、命終往生。

         天災人禍,雖依舊(習性)是怕,但是心中有準備、有依靠;邊怕邊念佛,不礙往生。若因害怕與無奈,而於身心/世間起厭離心,而轉向彌陀/淨土求往生,那就因「怕」而得福了。

         一切眾生都貪生怕死--由「我愛」而對(自我)身命之深固的愛,與「第七(末那)識」從無始來相應俱生而活動,這是業力的習性,一般人也無可奈何—意根的恆審思量,是輪迴的根本。「念佛」是用第六識(意識)改變第七識(意根),例如,用第六識去聞熏經論,如理思惟(止觀);或信受彌陀救度,持續稱念佛名,以「理」以「信」而化解第七識的我愛與我執。

               五蘊:色(四大種)+識(受、想、行),內成根身,外現器界;第七識攀緣第八識(阿賴耶識)的見分,妄生一種「生命」的我見,牢固的抓住,並恆常(相續無間)的觀察、思量「我」的存在。眾生的心識所造「共業」,投射為「環境」與災變,心動則國土動,天災不離人禍,內外相應,依正不二。 世界依「成,住,壞,空(四中劫)」而轉,無窮循環,有小三災(饑饉、疾疫、刀兵)與大三災(火初禪,水二禪,風三禪)。眾生在世間遭遇的一切天災,多由於人心不正(邪知見),境隨心轉,「四災」唯心:貪心招水災、愚癡感風災、嗔恚招火災、傲慢感地震。這不是外境(物理)所成,乃內心(煩惱)所致[1],雖然源起無自性,而凡人「分別」妄執以為實有。

          凡夫心剎那不停,不出貪瞋痴—起心動念,如浪推湧,遍滿宇宙,又從宇宙邊際,返回自心。對他人好,即對自己好;討厭他人,必射回自己,自他都不好。「自我」的需求,不離世俗五蘊的欲求與夢想,是「意根」的執取、「意識」的幻現,是因緣的聚散離合,「剎那」變化(無常),「虛假」不實(無我),若攀附其上而費心索求,則有求皆苦(求不得,患得;求得,患失),到後來,一場空。

         「我執」與「煩惱」都是意根與生俱來的習氣。意根依什麽業種,就顯現什麽心行,主導「意識」的思維。意根無始劫來被「無明」遮障,恆與「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相應,執五陰身為我/我所(俱生我執),其虛妄的習氣,伴隨每一世的五陰。「意識」每一世更新,從零出發的學習,且不與「往世的記憶」連結;其「我執」既受「意根」的影響,也受「環境」的熏染,例如見到往世的恩人或仇人,就直覺的喜歡或討厭人,也不知為何,ru.4造作各種煩惱業行,意識也難以預知或違抗。

          人世多苦難,佛懷有平安--天災人禍,難以預料,若常念佛,大事化小,化無。念佛人,佛常住頂,放光守護;菩薩相隨,天神擁衛--現世安樂,臨終往生。

          法然上人:世間之難住多憂,即是出世間之緣;身雖卑賤不高貴,亦是入菩提之導,………信心雖淺,本願深故,任憑(念佛)必往生。

        <諸天趣頌>:六欲諸天具五衰,三禪天上有風災,任君修到非非想,不如西方歸去來。

           根源的說,「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因此,四季的寒暑,乃至如夏酷熱,也是人類共同的業因與果報,尤其「欲界」眾生的五蘊熾盛,生命之火,就是「無明、慾、瞋」三毒之火,人們一輩子五欲焚身,向外攀緣;內心的狂熱與環境的燥熱,互相加熱,最後是劫火「從地獄至初禪天」之間,燒盡了一切。「心靜身涼」最有效的是安心「念佛」--佛號出口,一片清涼 (佛水澆熄貪瞋癡)—佛號中自有彌陀淨土的寶樹流泉,寶池淨水,蓮花無染,清風演音……,在連續播放的「無常,苦,無我,空」的反覆薰習下,讓念佛人心灰意冷的淡出娑婆五欲而欣向極樂莊嚴,淨化其意根,而相應於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

[1] 《百法》「二所現影」故,色法是「心/心所」顯現的影子,八識的相分。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象山慶(淨慶,張火慶: 博士/教授) 的沙龍
13會員
330內容數
21世紀的淨土宗--回歸"善導"系
2025/05/19
七老人生-戲夢與念佛 (象山慶25.5.9) 快轉?慢活?     有人說現在是1.5倍速的「快轉」時代:寂靜,讓我們焦慮。我們被訓練成「快」就是好、有效率,於是神經慣於保持運作。靜止,讓人陌生,不安全。許多人處在「持續」運轉的狀態—「疲憊又亢奮」,過度刺激但難以休息。我們逐漸失去「專注」的力量
2025/05/19
七老人生-戲夢與念佛 (象山慶25.5.9) 快轉?慢活?     有人說現在是1.5倍速的「快轉」時代:寂靜,讓我們焦慮。我們被訓練成「快」就是好、有效率,於是神經慣於保持運作。靜止,讓人陌生,不安全。許多人處在「持續」運轉的狀態—「疲憊又亢奮」,過度刺激但難以休息。我們逐漸失去「專注」的力量
2025/05/19
猜疑傷感,不如隨喜補救(象山慶25.5.10) 問:〇親戚在line群組上傳他父親「睡夢中安詳往生」的訊息;我表妹看了很不舒服,認為「〇親戚」在暗示他的爸爸長期住院,最後又痛苦去世。這樣的想法與情緒,要怎麼勸導她? 慶答: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也有不便對外人說的憂惱,都活的很辛苦;因此,人與人之間,
2025/05/19
猜疑傷感,不如隨喜補救(象山慶25.5.10) 問:〇親戚在line群組上傳他父親「睡夢中安詳往生」的訊息;我表妹看了很不舒服,認為「〇親戚」在暗示他的爸爸長期住院,最後又痛苦去世。這樣的想法與情緒,要怎麼勸導她? 慶答: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也有不便對外人說的憂惱,都活的很辛苦;因此,人與人之間,
2025/04/01
有人說:「做幾件可驚可喜之事,交幾個有情有義的人」。今天愚人節,我說: 可驚可喜之事,一件就夠了:同一念佛無別道 有情有義的人,您們就是了:遠通法界皆兄弟    我們是愚人,只能念佛往生,的確愚不可及。祖師大德,才學高深,卻懂還愚癡而生極樂;我輩下愚,罪業厚重,只堪守本分而常念佛。聖者「大智若
Thumbnail
2025/04/01
有人說:「做幾件可驚可喜之事,交幾個有情有義的人」。今天愚人節,我說: 可驚可喜之事,一件就夠了:同一念佛無別道 有情有義的人,您們就是了:遠通法界皆兄弟    我們是愚人,只能念佛往生,的確愚不可及。祖師大德,才學高深,卻懂還愚癡而生極樂;我輩下愚,罪業厚重,只堪守本分而常念佛。聖者「大智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佛慈悲憐 何致於斯 天諦不揭 兆民萬惑 惡人不報 天理何期 蒼生苦 神佛也苦 學庸95.11.09/12:37
Thumbnail
佛慈悲憐 何致於斯 天諦不揭 兆民萬惑 惡人不報 天理何期 蒼生苦 神佛也苦 學庸95.11.09/12:37
Thumbnail
"無常經"的啟示(象山慶24.4.23)      「世事無常」的感嘆,普在於一切人類的生命過程中,是一種整體性的觀察與體會,看似偶發的感觸,實乃經驗的累積;年紀越大,智慧越高,越面臨危機、越逼近於死亡,這種情感反應就越明顯而沉重;有時讓人感到悲哀、絕望,而起了厭離心,另尋一種常恆、安穩的情境,或
Thumbnail
"無常經"的啟示(象山慶24.4.23)      「世事無常」的感嘆,普在於一切人類的生命過程中,是一種整體性的觀察與體會,看似偶發的感觸,實乃經驗的累積;年紀越大,智慧越高,越面臨危機、越逼近於死亡,這種情感反應就越明顯而沉重;有時讓人感到悲哀、絕望,而起了厭離心,另尋一種常恆、安穩的情境,或
Thumbnail
貪瞋痴慢疑是根本煩惱,世間一切不善都從這裡生出的,佛法稱它為五毒。貪婪感應的是水災,海嘯是貪婪所感;瞋恚感應的是火災,火山爆發,地球溫度不斷上升,這是瞋恚所感;愚痴感得的是風災,颶風、龍捲風;傲慢對應的是地震,心不平,大地就震動了;疑,則是對於聖賢教誨的懷疑,懷疑就不信,就不學習,貪瞋痴慢就出現了。
Thumbnail
貪瞋痴慢疑是根本煩惱,世間一切不善都從這裡生出的,佛法稱它為五毒。貪婪感應的是水災,海嘯是貪婪所感;瞋恚感應的是火災,火山爆發,地球溫度不斷上升,這是瞋恚所感;愚痴感得的是風災,颶風、龍捲風;傲慢對應的是地震,心不平,大地就震動了;疑,則是對於聖賢教誨的懷疑,懷疑就不信,就不學習,貪瞋痴慢就出現了。
Thumbnail
歷世間紅塵萬劫 勘破婆娑浮生相 阿難拈花藏禪意 佛陀含笑不作語   學庸93.11.26
Thumbnail
歷世間紅塵萬劫 勘破婆娑浮生相 阿難拈花藏禪意 佛陀含笑不作語   學庸93.11.26
Thumbnail
將來 彌勒菩薩降生到地球上的時候,大家自動都很發心,很多人壽命也很長,很容易修就成就道業,到處都是一片榮景,欣欣向榮。現在末法時期劫障很重,自己不懺悔發心惕勵精進,在等什麼呢?這個空間裡有太多無形的因素你看不到,讓你提不起勁,提不起正念,想法負面偏差。學佛修行的人不進就必退!
Thumbnail
將來 彌勒菩薩降生到地球上的時候,大家自動都很發心,很多人壽命也很長,很容易修就成就道業,到處都是一片榮景,欣欣向榮。現在末法時期劫障很重,自己不懺悔發心惕勵精進,在等什麼呢?這個空間裡有太多無形的因素你看不到,讓你提不起勁,提不起正念,想法負面偏差。學佛修行的人不進就必退!
Thumbnail
這就是「顛倒」!再大的恨意,受過再大的傷害、屈辱,應該用佛法來善加思惟它的業因果報,應該去讀《地藏菩薩本願經》、《佛說五道輪轉罪福報應經》、《三世因果經》、《玉曆寶鈔》.....這些書。《玉曆寶鈔》可以看五十遍、一百遍,看了有一個定見,再看自己人生的際遇。不單指這一件事,會明白很多事情。
Thumbnail
這就是「顛倒」!再大的恨意,受過再大的傷害、屈辱,應該用佛法來善加思惟它的業因果報,應該去讀《地藏菩薩本願經》、《佛說五道輪轉罪福報應經》、《三世因果經》、《玉曆寶鈔》.....這些書。《玉曆寶鈔》可以看五十遍、一百遍,看了有一個定見,再看自己人生的際遇。不單指這一件事,會明白很多事情。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