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小到大,我爸最常對我說的一句話:「每件事都先往最壞的情況想。」我可以理解他的意思,在每件事執行前都要先評估好自己的容錯能力。
「好的狀況先不用去想,先去想想最壞情況會是怎麼樣。」重複的事他又換句話說再說了一次。
「我懂我懂」(心裡有些不耐煩的這麼想)
畢竟自認為是個初始設定容易緊張,根本就是未雨綢繆大師呢😤(有什麼好神氣的XD)(舉例來說,去餐廳點餐的前都會先在腦海演練一次要怎麼點、怎麼說最流暢。像是:「一份清炒蛤蜊義大利麵,配套餐,湯要濃湯,飲料要冰柚子茶」,我想讓店員覺得面前這位真是個從容且表達精準的人。之外,我是怕出錯。)
/
基於這樣的設定,在生活上免於讓自己進入到不利的情況可以說是非常謹慎、小心翼翼的。所以每當聽到我爸這麼一說反倒容易反彈,我想也許是認為同樣的思維方式我已經具備,甚至有時覺得給自己過度保護了,在設下的框框中好像沒辦法再有所突破,我想應該要放下一些保護機制,才能有更多的可能性吧!
保護自己這件事我的想像是「將所有已知的經驗都做到的話就會是100分」,如果夠細心的話那會得到好的結果,就可以拿到高分;但先有個美好想像呢?嘗試的過程中也許失敗沒拿分,但或許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分數的計算是向上加分,就沒有所謂的「100分才是滿分」了。
而且總要有個想像目標才能夠前進吧?就像任何競賽也都是需要先有目標才能更精準擬定戰略吧!
「先想像,再謹慎執行。」現在我是這樣想的。




來說說照片,從高中開始喜歡無印,無印帶給我的感覺是舒服、沉穩且富含生命力,讓人安心的感覺。
除了外表,令我覺得最有魅力的地方是無印對於生活的想像以及生活提案。
在逛的時候總會出現「啊~原來還有這樣的東西呀!」「這個是什麼?好像很方便」之類的心聲,並想想這樣的元素或是單品有沒有辦法加入到現在的生活中呢?又或是做為一個未來生活藍圖的想像。
但有一說一,一些提案或是商品在看的時候或是買回去後也會有「這個不太好用」的心得。但這也是有趣的地方,本來「好」與「不好」就是比較出來的,因為有這樣的體驗才能讓生活更有層次不是嗎?而且也是更認識自己的一個方法。





很開心這次能夠參與無印新上市的廚具新品發表會拍攝,過程中剛好也聽著工作人員的介紹這次廚具的特色。
模組化的設計,每一個區域都可以依照自己的習慣去做調整(預算上的、空間上的、使用上的),材質也特別說明是易清潔的板材,搭配簡約的外觀。龍頭、洗碗槽、瓦斯爐等也是對應專門的廚具品牌,真是好看用好用呢!(我現在是什麼業務嗎😆)
所以所以呢~說了這麼多,我想回到開頭說的。現在的我會傾向先有美好的生活想像,然後再來思考怎麼做可以達成。
來到京都打工度假的旅程也剛好滿一週,雖然目前看起來好像都還沒有安頓完畢,不過我有個想像中的樣貌,剩下的就交給感覺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