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克尼的笑話,與他末日準備的香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一個懂得生活況味的藝術家,連看待生命的方式,都像一幅充滿巧思與幽默的畫。

前些日子,偶然讀到一段關於大衛・霍克尼 (David Hockney) 的軼事,那畫面感與其說是趣聞,更像一則意味深長的都市寓言,讀著讀著,便忍不住會心一笑。

故事是霍克尼親口說的,一個有點荒謬、卻又異常清醒的笑話:

有個男人走進診間,滿臉愁容地告訴醫生,他渴望長壽,想知道有什麼秘訣。醫生聽完他細數自己的日常嗜好後,只是淡淡地說:「戒菸、戒酒、戒掉那些重口味的食物,喔對了,還有禁慾。」男人錯愕地追問:「這樣真的能讓我活得更久嗎?」醫生看著他,從容不迫地回答:「那倒未必,但你肯定會覺得,時間過得特別、特別漫長。」

據說,當77歲的霍克尼分享這個笑話時,他自己先是笑了起來,那笑聲低沉、真實,帶著老菸槍獨有的輕微沙啞,彷彿第一次聽到這般絕妙的諷刺。

那場景,是在他灑滿陽光的好萊塢山工作室附樓。想像一下那畫面:兩張沾染著歲月與顏料痕跡的扶手椅,空氣中瀰漫著松節油、礦物顏料與菸草混合的獨特氣味——那是創作的氣息,也是生活的氣息。身為一位幾乎將生命與畫架融為一體的人,他的工作室不僅是藝術的產房,更是他安身立命的堡壘。

有趣的是,除了觸手可及的顏料與畫筆,他的工作室裡永遠常備著幾加侖的礦泉水,以及一個更令人莞爾的細節——兩千支「駱駝牌」闊版香菸 (Camel Wides)。這並非什麼誇張的藝術家脾性,而是他為洛杉磯頻繁的地震所做的務實準備。在可能的斷水斷糧之際,香菸對他而言,顯然與水同等重要,是精神上的「必需品」。

從這則笑話,到他那有點「末日準備」意味的香菸庫存,我們似乎窺見了霍克尼對生命質地的獨特理解。於他而言,人生的價值或許從不在於刻度尺上冰冷的數字,而在於感知的分分秒秒是否豐盈、是否忠於自我。那些被世俗貼上「不良」標籤的習慣,在他的世界裡,或許正是抵禦生命虛無、讓時間顯得饒富趣味的觸媒。

與其追求一個被各種「健康準則」所定義的、漫長卻可能乏味的生命,他選擇了在創作與熱愛裡,活得淋漓盡致。那帶點嘲謔的笑聲,既是對僵化規則的溫柔反叛,也是對「活在當下」最真誠的禮讚。畢竟,若生命失去了品嚐的樂趣,再漫長的時光,恐怕也只剩下空洞的迴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學習筆記
2會員
58內容數
目前以過去學習的筆記紀錄為主
學習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6/14
這個夏天,在巴黎心臟地帶的 Bourse de Commerce – Pinault Collection(皮諾收藏館),法國藝術家 Céleste Boursier-Mougenot 帶來了一場不依賴樂譜、沒有演奏者,卻能讓人全然沉浸的聲音裝置——《clinamen》。clinamen
Thumbnail
2025/06/14
這個夏天,在巴黎心臟地帶的 Bourse de Commerce – Pinault Collection(皮諾收藏館),法國藝術家 Céleste Boursier-Mougenot 帶來了一場不依賴樂譜、沒有演奏者,卻能讓人全然沉浸的聲音裝置——《clinamen》。clinamen
Thumbnail
2025/06/12
1984年,《Like a Virgin》派對上,Madonna、Basquiat、Jellybean等人交織成一場光影交錯的聚會。Andy Warhol在日記中冷靜記下愛情失落、名利消長與被拒的尷尬,那些站在聚光燈邊緣的瞬間,才是真實人生最動人的一面。
Thumbnail
2025/06/12
1984年,《Like a Virgin》派對上,Madonna、Basquiat、Jellybean等人交織成一場光影交錯的聚會。Andy Warhol在日記中冷靜記下愛情失落、名利消長與被拒的尷尬,那些站在聚光燈邊緣的瞬間,才是真實人生最動人的一面。
Thumbnail
2025/06/12
這個夏天,如果你剛好在英國南部,請給自己一個緩慢的午後,走進Newlands House這座靜謐的十八世紀別墅——然後與一位你以為早已熟悉的名字,重新相遇。
Thumbnail
2025/06/12
這個夏天,如果你剛好在英國南部,請給自己一個緩慢的午後,走進Newlands House這座靜謐的十八世紀別墅——然後與一位你以為早已熟悉的名字,重新相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已故前美國空軍幽浮(UFO)研究顧問的天文學家海尼克博士對幽浮近距離目擊報告的分類之一。
Thumbnail
已故前美國空軍幽浮(UFO)研究顧問的天文學家海尼克博士對幽浮近距離目擊報告的分類之一。
Thumbnail
這個文章提供了多年的地特四等作文題目,並提供每個題目的具體內容和提點。
Thumbnail
這個文章提供了多年的地特四等作文題目,並提供每個題目的具體內容和提點。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分享了美國總統哈利·杜魯門的成長故事,強調面對人生低谷時耐心的重要性。從貧困農村的少年到西點軍校落榜,再到創業失敗與法官生涯,杜魯門始終以耐心和堅韌面對困難,最終成為終結二戰的總統。他的故事告訴我們,運氣不好的時候要保持平常心和耐心。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分享了美國總統哈利·杜魯門的成長故事,強調面對人生低谷時耐心的重要性。從貧困農村的少年到西點軍校落榜,再到創業失敗與法官生涯,杜魯門始終以耐心和堅韌面對困難,最終成為終結二戰的總統。他的故事告訴我們,運氣不好的時候要保持平常心和耐心。
Thumbnail
對艾利克·哈贊而言,改變世界不是一種未來的計畫,而是每一天的工作。 -法國哲學家,賈克·洪席耶
Thumbnail
對艾利克·哈贊而言,改變世界不是一種未來的計畫,而是每一天的工作。 -法國哲學家,賈克·洪席耶
Thumbnail
博士花了數十年光陰鑽研生命,卻有一個命理老師聲稱破解生命。
Thumbnail
博士花了數十年光陰鑽研生命,卻有一個命理老師聲稱破解生命。
Thumbnail
百年服飾大廠Levi’s永續長Jeffrey Hogue分享關於永續發展、職涯、與工作思考觀點。
Thumbnail
百年服飾大廠Levi’s永續長Jeffrey Hogue分享關於永續發展、職涯、與工作思考觀點。
Thumbnail
─改變人類對決策/判斷理解的劃時代研究 謹以此篇文章致敬 當代心理學巨擘 Daniel Kahneman與他的傑出貢獻。
Thumbnail
─改變人類對決策/判斷理解的劃時代研究 謹以此篇文章致敬 當代心理學巨擘 Daniel Kahneman與他的傑出貢獻。
Thumbnail
  「德國原無足掛齒,每個單獨的德國人卻意義重大。」─歌德(Goethe, 1749-1832)   本書撰於1939年,卻在過了61年,於作者哈夫納(Sebastian Haffner, 1907-1999)過世後隔年的2000年才首度出版,其副標題為「哈夫納1914-1933回憶錄
Thumbnail
  「德國原無足掛齒,每個單獨的德國人卻意義重大。」─歌德(Goethe, 1749-1832)   本書撰於1939年,卻在過了61年,於作者哈夫納(Sebastian Haffner, 1907-1999)過世後隔年的2000年才首度出版,其副標題為「哈夫納1914-1933回憶錄
Thumbnail
  人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是我們擁有物質還是物質擁有我們?   《100樣東西》描述一對創業的兄弟某天在黃湯下肚後,一言不合打賭了起來。而規則很簡單,暫時放棄自己的所有物品,直到每天過了午夜12時,才能到倉庫取回1件物品,並持續100天,期間不能買任何東西,除了吃的東西之外。誰先違規或
Thumbnail
  人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是我們擁有物質還是物質擁有我們?   《100樣東西》描述一對創業的兄弟某天在黃湯下肚後,一言不合打賭了起來。而規則很簡單,暫時放棄自己的所有物品,直到每天過了午夜12時,才能到倉庫取回1件物品,並持續100天,期間不能買任何東西,除了吃的東西之外。誰先違規或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這本書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曾經在二戰納粹集中營中,經歷了如同地獄般的生活,但是在那極度惡劣的環境中,他因為心裡強大而活下來 這本書是他在倖存後的回憶,第一部分書寫在集中營中的經歷和想法;第二部分則是談到意義療法 以下列出書中部分的內容,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這本書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曾經在二戰納粹集中營中,經歷了如同地獄般的生活,但是在那極度惡劣的環境中,他因為心裡強大而活下來 這本書是他在倖存後的回憶,第一部分書寫在集中營中的經歷和想法;第二部分則是談到意義療法 以下列出書中部分的內容,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