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情緒如何產生、情緒管理在職場與個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知道情緒怎麼產生的嗎? 你認識多少情緒詞彙? 你管控情緒的能力如何?負面情緒失控曾經讓你面對的某一個情境陷入很不好的局面嗎? 失控的負面情緒曾讓你做出難以挽回、後悔不已的決定嗎?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先鋒獎得主、美國東北大學心理系傑出教授Lisa Feldman Barrette (麗莎˙ 費德曼 ˙巴瑞特)博士 在她的書《How Emotions Are Made》(情緒如何產生,中文版書名:情緒和你想的不一樣)介紹了一個關於情緒產生的理論--『建構情緒理論(Theory of Constructed Emotion)』,這個理論的核心主張如下:

  • 傳統上,各領域科學家對於情緒的觀念是,認為每種情緒(如憤怒、恐懼、快樂)有固定的生理「生理指紋」,但 巴瑞特博士認為,情緒的表現具高度變異,並非固定不變。
  • 情緒不是大腦自動產生、與生俱來只能被動接受的「固定反應」(什麼刺激就搭配特定情緒的產生),也不是每一個人都具有相同的普世經驗(每一個人的快樂或悲傷感受都是不同的)。相反地,情緒是大腦根據個人過去的經驗、文化背景、語言習慣和當下情境,主動建構出來的心理現象。
  • 大腦會預測和解讀身體內外的感覺,並賦予這些感覺意義,這個賦予意義的過程就是情緒的產生。換個方式說,大腦會根據累積的經驗,對當下的感官輸入進行「預測」,並賦予這些感受意義。這些意義就是我們所稱的「情緒」。
  • 不同文化、語言和個人經歷,會影響我們如何「標籤」、「理解」和「經歷(體驗)」情緒,因此情緒不是普世一致的,而是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多樣性。

總結來說,巴瑞特博士的理論顛覆了傳統認為情緒是普世(universal)且天生的觀點,強調情緒是大腦動態建構出來的結果,且可以隨著文化、生活經驗和學習而改變。 

了解巴瑞特博士的「建構情緒理論」對我們個人有什麼幫助呢?

1. 學習自我覺察與情緒管理/調節能力

既然情緒是大腦根據經驗、語言和文化主動建構的,我們可以透過學習更多情緒詞彙、反思自身經驗,來提升對情緒的辨識與理解以及反應。這有助於我們在情緒出現時,不是被動接受,而是能主動調整、重新詮釋自己的感受。例如,當感覺到壓力或焦慮時,可以嘗試用不同的角度來描述和理解這些感受,進而減輕情緒的負面影響。換言之,我們有能力重新框架(reframe)情緒經驗,進而影響情緒的產生。 

2. 培養情緒彈性,減少自我設限

理解情緒不是天生固定的,而是可以隨著經驗和學習改變,能幫助我們打破「我就是這麼容易生氣/焦慮的人」的自我設限,能更有意識地管理壓力感、焦慮、沮喪等負面情緒。當遇到困難或衝突時,可以有意識地練習用不同的方式解讀和回應情緒,培養更高的心理彈性。

3. 改善人際關係與溝通

巴瑞特博士的建構情緒理論提醒我們,每個人的情緒建構方式不同,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對同一事件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情緒反應。了解這個事實有助於我們在與人相處或與人溝通時更具同理心,理解他人情緒背後的文化與經驗差異,減少誤解與衝突。

4. 主動塑造積極的生活經驗

既然情緒建構會受過去的經驗影響,我們可以主動累積正向經驗、學習新技能,甚至透過正向自我對話來影響未來的情緒建構。例如,你可以刻意練習感恩、正念 (mindfulness)或設定較容易達成的小目標,這些主動與刻意地行動能讓大腦累積更多正向積極的經驗素材,當未來遇到挑戰與困難時,大腦更容易產生正向情緒。

5. 做出更有利於人生的選擇

理解巴瑞特博士的建構情緒理論後,你應該會知道,避免在有強烈負面情緒時做出重要人生決定。進一步,你若能更清楚辨識自己的情緒與情緒來源(原因)與背後的意義 (此時表示你處在理性狀態),你便能做出理性、符合長遠利益的選擇。

 在職場上,又可以如何應用「建構情緒理論」來讓工作生活更順暢、愉快、有生產力呢?

1. 學習情緒覺察與調節

當工作者,不論是管理者或工作團隊成員,能理解情緒是大腦根據過去經驗和文化建構的,就能更有意識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反應,避免因情緒失控而影響決策與團隊氛圍,從而提升工作效能。

2.  包容彼此情緒的多樣性

當管理者與團隊成員都能理解不同個體因為文化、成長背景和過去生活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情緒建構,有助於她或他以更同理和彈性的態度處理人際衝突和溝通問題。

3. 改善溝通與團隊合作

因為了解情緒具有「可塑性」,我們(不論是管理者或團隊成員)可以學習更有效的情緒表達與調節技巧,從而減少誤解與衝突,進而讓工作團隊的凝聚力和合作效率得以提升。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的筆記間
3會員
16內容數
生命科學背景的理科女,X世代,來自生技製藥產業。喜歡觀察、喜歡思考、習慣用理性分析問題,也會感性地用文字梳理感受、整理各種心得與經驗。努力把生活過得充實,人生過得精采、有意義,把自己的價值不斷最大化。 我在這裡分享個人工作經驗、生活心得、人生觀點或科普知識筆記。
W的筆記間的其他內容
2025/05/17
寫作能力的重要性 天下雜誌2020年12月有一篇文章 ,「寫作能力為何成為2020最夯技能」?文章中提到,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WEF)在《2020未來工作報告》指出,2020年在職進修者最重視的前五名工作技能是;(1)寫作能力、(2)策略分析、(3 )Pyth
Thumbnail
2025/05/17
寫作能力的重要性 天下雜誌2020年12月有一篇文章 ,「寫作能力為何成為2020最夯技能」?文章中提到,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WEF)在《2020未來工作報告》指出,2020年在職進修者最重視的前五名工作技能是;(1)寫作能力、(2)策略分析、(3 )Pyth
Thumbnail
2025/05/15
現代社會充斥著資訊過載、過多的物質誘惑與繁忙的生活節奏,讓人感到巨大壓力與焦慮。這種生活我已經過了二十幾年,十分了解個中感受。 許多年前我開始注意到有一種生活型態在網路上被倡導:簡樸生活(Minimalism)。隨著年紀增長,我越來越有興趣實踐這樣的生活方式。因此,決定把我所理解的這種生活方式的好
Thumbnail
2025/05/15
現代社會充斥著資訊過載、過多的物質誘惑與繁忙的生活節奏,讓人感到巨大壓力與焦慮。這種生活我已經過了二十幾年,十分了解個中感受。 許多年前我開始注意到有一種生活型態在網路上被倡導:簡樸生活(Minimalism)。隨著年紀增長,我越來越有興趣實踐這樣的生活方式。因此,決定把我所理解的這種生活方式的好
Thumbnail
2025/05/12
溝通是我們一生都要持續學習的課題,在生活與工作中,我們時常被提醒「溝通很重要」。但什麼是有效的溝通?該如何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呢? 在職場與家庭中,我也時常發生溝通不良的情況與後果,所以我會有意識地閱讀書籍或文章來學習與調整自己。基於這些經驗,我整理八個溝通技巧如下。  一、同理心:先感受對方的感
Thumbnail
2025/05/12
溝通是我們一生都要持續學習的課題,在生活與工作中,我們時常被提醒「溝通很重要」。但什麼是有效的溝通?該如何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呢? 在職場與家庭中,我也時常發生溝通不良的情況與後果,所以我會有意識地閱讀書籍或文章來學習與調整自己。基於這些經驗,我整理八個溝通技巧如下。  一、同理心:先感受對方的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種情緒管理的方法,包括感受當下的情緒、自我對話、視覺化和情緒釋放等步驟。通過這個方法,人們可以學會如何理解和處理自己的情緒,以達到情緒穩定和心靈平衡的目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種情緒管理的方法,包括感受當下的情緒、自我對話、視覺化和情緒釋放等步驟。通過這個方法,人們可以學會如何理解和處理自己的情緒,以達到情緒穩定和心靈平衡的目的。
Thumbnail
情緒管理對於個人和他人都至關重要。透過自我覺察、社會覺察、自我管理和關係管理這四個面向的理解,我們可以對於情緒管理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認識。
Thumbnail
情緒管理對於個人和他人都至關重要。透過自我覺察、社會覺察、自我管理和關係管理這四個面向的理解,我們可以對於情緒管理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認識。
Thumbnail
情緒管理和情緒穩定之間有著密不可分且相互影響的關係,首先,情緒管理是促進情緒穩定的工具,透過學習來辨認、理解並有效地應對情感,可以減少情緒波動,在壓力或情緒挑戰出現時,保持情緒的穩定性;同時,情緒穩定能夠支持情緒管理,當個人處於情緒穩定狀態時,能夠更容易有效地應用情緒管理技巧 當個人能夠有效地應用
Thumbnail
情緒管理和情緒穩定之間有著密不可分且相互影響的關係,首先,情緒管理是促進情緒穩定的工具,透過學習來辨認、理解並有效地應對情感,可以減少情緒波動,在壓力或情緒挑戰出現時,保持情緒的穩定性;同時,情緒穩定能夠支持情緒管理,當個人處於情緒穩定狀態時,能夠更容易有效地應用情緒管理技巧 當個人能夠有效地應用
Thumbnail
情緒與理性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如何平衡這兩者是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理解情緒的特性和理性的真正含義,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避免被情緒牽著走。 一、情緒的特性與影響 情緒的波動性: 情緒就像失控的野馬或燒不靈的野火,一旦不加以控制,會迅速蔓延並影響我們周圍的人。情緒的波動性使得
Thumbnail
情緒與理性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如何平衡這兩者是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理解情緒的特性和理性的真正含義,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避免被情緒牽著走。 一、情緒的特性與影響 情緒的波動性: 情緒就像失控的野馬或燒不靈的野火,一旦不加以控制,會迅速蔓延並影響我們周圍的人。情緒的波動性使得
Thumbnail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Thumbnail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Thumbnail
瞭解情緒能量管理的核心,接受自己的情緒、理解情緒的根源、表達情緒的健康方式,為您的內心花園在情緒的陽光下綻放出更多美麗的色彩,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瞭解情緒能量管理的核心,接受自己的情緒、理解情緒的根源、表達情緒的健康方式,為您的內心花園在情緒的陽光下綻放出更多美麗的色彩,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透過後設認知、情緒替代、以及停止過度關注自己的方法來學習管理情緒。作者提出了每種方法的每日練習,並融入了大腦科學以及行為心理學的觀點,希望讀者能夠透過這些方法來改善情緒管理能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透過後設認知、情緒替代、以及停止過度關注自己的方法來學習管理情緒。作者提出了每種方法的每日練習,並融入了大腦科學以及行為心理學的觀點,希望讀者能夠透過這些方法來改善情緒管理能力。
Thumbnail
我們每天都會經歷各種情緒,但你是否深入瞭解過這些情緒的原因?透過自我覺察,能夠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內在狀態和外在表現,從而提高自我認識和心理健康。而自我覺察的能力可以透過後天練習,用「我訊息」來處理情緒,可以有助於更加了解自己的各種情緒,並在人際相處與溝通上更有幫助。
Thumbnail
我們每天都會經歷各種情緒,但你是否深入瞭解過這些情緒的原因?透過自我覺察,能夠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內在狀態和外在表現,從而提高自我認識和心理健康。而自我覺察的能力可以透過後天練習,用「我訊息」來處理情緒,可以有助於更加了解自己的各種情緒,並在人際相處與溝通上更有幫助。
Thumbnail
情緒影響到人是非常大的,但是情緒是可以管理的,最重要的是解決會讓你產生情緒的問題,期待下次發生時,你有一個正面的想法,因而情緒的起伏就不會那麼大,也不會困擾你的身心,那麼要如何做好情緒管理呢?   一般我們指的情緒大多都「生氣」而言,有人罵你生氣,事不如你意生氣,因為比較後計較生氣,總而言之讓你
Thumbnail
情緒影響到人是非常大的,但是情緒是可以管理的,最重要的是解決會讓你產生情緒的問題,期待下次發生時,你有一個正面的想法,因而情緒的起伏就不會那麼大,也不會困擾你的身心,那麼要如何做好情緒管理呢?   一般我們指的情緒大多都「生氣」而言,有人罵你生氣,事不如你意生氣,因為比較後計較生氣,總而言之讓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