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誌記錄思考】
很久沒有紀錄美食思考了,去年冬天喝了碗「全酒羊肉湯」,現在清醒了補紀錄一下。
全酒羊肉湯酒味撲鼻,熱氣蒸騰,鼻子一嗆,眼神都清醒了。羊肉切得厚實,不柴不膩,軟硬適中,湯頭混著米酒和薑,喝下去,身體立刻熱起來。這種湯,非常溫補,而且猛烈,不是養身,是提神。一碗下肚,寒氣全散,精神也提了起來。
有些人第一次喝會覺得太衝,覺得像在喝酒不是在喝湯,但多喝幾次,反而會懷念這種衝勁。
全酒羊肉湯的重點,不只是酒放得夠多,而是不能怕酒,怕酒就不要煮這種湯。
怕了,就會縮手,縮手,味道就不對。
整碗湯會變得像是退讓過的、妥協過的,什麼都少了一點。這碗湯的性格,和人一樣,乾脆直接,願意煮這種湯的人,不是想討好每個人,而是知道這味就是給懂的人喝的。
想調淡一點?那就不要喝。
想去腥、想順口、想養生?那不是這碗湯的路數。
全酒,是不留退路的做法。不是一半酒、一半水的那種折衷,而是百分之百的選擇。
這種東西,不流行,也不取巧,但會讓人記得。
記得它的強烈、它的誠實,也記得那個端上來的瞬間,像是一種宣言:
這就是我,不加掩飾。
喝全酒羊肉湯的時候,不能急,得慢慢喝,從嘴巴燒到喉嚨,再從胃一路暖到手腳,這過程是過癮的,也是清醒的。
有些人喝完之後,不只驅寒,連腦袋也跟著轉了開來。這碗湯的意義,不在於味道,而在於它代表的態度,一種直球對決的方式,一種不怕被誤會的坦率。
也許不討喜,也不輕柔,但它夠真。
在現在這種什麼都講求平衡、講求市場接受度的時代,這種東西反而珍貴。
所以有人喝一次就愛上,也有人敬而遠之。
這很正常。
真正的美食,從來不需要所有人喜歡。
只需要展現自己的美,自然會有懂的人欣賞,沒有也沒關係,自己獨自欣賞,不落外人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