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你投給誰嗎?──那些會議紀錄中讓人哭笑不得的民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看完數份花蓮市民代表會的會議紀錄後,我有種想要深呼吸再吐氣的感覺。不是因為感動,而是因為壓抑太久的不耐與錯愕。這些質詢內容,有些荒謬得令人發笑,有些則讓人覺得,我們的民主制度是否早已被放棄了最基本的問責與知識門檻。

聲明:我對從政沒有興趣,純粹只是覺得需要監督而已。

 荒謬質詢精選:市代會到底在幹嘛?


 ❶ 「我發明了COVID治療法」

2022年10月24日,一位市民代表在會議中自述:「我有去治療幾個確診的人,我是調配幾種天然的草本植物,然後煮一煮,喝一喝,三天就退燒了,咳嗽也好了。這是我自己研究出來的,我想未來市公所是不是可以支持我推廣這種方法。」

整段發言沒有科學依據,也未諮詢任何防疫或醫療單位,卻在正式會議中堂而皇之提出,並記錄在案。更令人不解的是,整個過程無人打斷、無人質疑,質詢就這樣結束了。若非親眼看到會議紀錄,很難相信這不是網路段子。

另外是,無照行醫,難道沒有違反醫師法嗎?市民代表公然在市代會中陳述自己的違法行為,難道不用追究責任嗎?

擷取自花蓮市民代表會會議記錄

擷取自花蓮市民代表會會議記錄


 ❷ 「監視器畫面可不可以一個螢幕看全部?」(2022年8月9日)

有代表提問:「監視器可以調整成一個螢幕看全部嗎?我們看到的畫面都是一格一格的。」此話一出,官員解釋螢幕分割的基本原理與現有系統限制。這樣的問題,其實只需找資訊室工程師了解即可,卻被當成會議焦點質詢,顯示民代對科技與行政基本運作的嚴重知識斷層。

 ❸ 「公園的樹葉掉太多,小朋友跌倒了」(2022年10月25日)

某場質詢中,一位代表大聲疾呼:「我看到小孩在公園跌倒,就是因為樹葉太多,誰來負責?」這種責任歸屬模糊、無法對話、無具體改善提案的發言,在市代會中屢見不鮮,將制度性問題簡化為道德控訴,無益於治理,也無助於改善。


 問政?還是抱怨?──從質詢內容看民代失能


從這些紀錄中可以觀察到幾個制度性問題:

 ❶ 缺乏系統化的政策討論

大多質詢內容圍繞個案陳情或民怨轉述,像「活動太少人家會說我們沒做事」(2022年8月9日)、「希望大家都能感受到進步」(2022年10月25日)等等,這些話語更像社區座談會的發言,而不是針對政策的系統性討論。


 ❷ 沒有對問題本質提出追問

有代表提問「地震帶在哪裡」(2022年8月9日),其實只需查詢國家資料即可,卻在議會上要求地方官員解答。這種問題無助政策推進,也顯示提問者對公部門權責與資訊取得方式的理解薄弱。


 ❸ 缺乏知識與後設思考能力

很多問題只停留在表象,沒有任何追問,也缺乏基本知識支持。例如前述監視器問題,其實牽涉到頻寬、儲存空間、預算調度等系統性限制,但代表似乎從未考慮過這些技術現實。


 ❹ 少數有備而來的代表被冗長應付

有些代表的質詢明顯有準備、針對政策進行提問,卻常被官員以冗長報告、繞圈話術帶過(例如2022年10月24日場次中關於基層醫療建議的質詢),無制度保障其追問與答覆權益。


 ❺ 沒有追蹤與責任鏈

某些問題明明是多年未解,但缺乏具體追蹤與檢討,也沒有設立問政紀錄與績效檢視制度。結果是一年問一次,年年重複,問題從未解決。


為什麼大部分的民代這麼糟糕?

這是一個系統性的困局,與選舉制度、媒體生態、選民期望、政黨提名機制都有關。很多民代不是靠專業與政見當選,而是靠「跑攤、喪事、紅白帖、打卡撿垃圾」。真正提出政策討論者反而不易吸引注意,甚至被貼上「太菁英」的標籤。


我們必須思考一件事:

民代是基層民主的基石,如果連市代會的問政品質都荒腔走板,那我們對國會、對整體政策品質能有多少信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54會員
821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6/14
什麼是「Reference的Reference的Reference」? 學術訓練,要訓練什麼? 只有做學術的人需要學術訓練嗎?
Thumbnail
2025/06/14
什麼是「Reference的Reference的Reference」? 學術訓練,要訓練什麼? 只有做學術的人需要學術訓練嗎?
Thumbnail
2025/06/09
有句話說:「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 在台灣,大多數家庭對教育的想像,深深繫在「未來的生計」上。 這是因為,他們知道生活的重量。 對這樣的家庭來說,108課綱,是個奢侈的願望。
Thumbnail
2025/06/09
有句話說:「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 在台灣,大多數家庭對教育的想像,深深繫在「未來的生計」上。 這是因為,他們知道生活的重量。 對這樣的家庭來說,108課綱,是個奢侈的願望。
Thumbnail
2025/06/02
雖然我在前一篇文章提到,提倡「假會」沒關係很危險;不過,在某些特定情境,其實「假會」反而會幫助學習。 什麼情境呢?就是「解決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Oriented Learning, POL)。 但是,不管是什麼,「假會」只能是起點!
Thumbnail
2025/06/02
雖然我在前一篇文章提到,提倡「假會」沒關係很危險;不過,在某些特定情境,其實「假會」反而會幫助學習。 什麼情境呢?就是「解決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Oriented Learning, POL)。 但是,不管是什麼,「假會」只能是起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藐視國會或是藐視民主?對自己的政治意見太有自信,可能會影響到和持有不同意見的人的溝通喔
Thumbnail
藐視國會或是藐視民主?對自己的政治意見太有自信,可能會影響到和持有不同意見的人的溝通喔
Thumbnail
風起雲湧,政局變幻, 人心惶惶,世態炎涼。 高官顯貴,權傾朝野, 黎民百姓,苦不堪言。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談笑風生,染指山河。 卻不知,百姓疾苦, 只為自己,謀權篡位。 高談闊論,口吐狂言, 信誓旦旦,許下諾言。 卻不知,言行不一, 只為自己,沽名釣譽。 歌功頌德,粉飾太平
Thumbnail
風起雲湧,政局變幻, 人心惶惶,世態炎涼。 高官顯貴,權傾朝野, 黎民百姓,苦不堪言。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談笑風生,染指山河。 卻不知,百姓疾苦, 只為自己,謀權篡位。 高談闊論,口吐狂言, 信誓旦旦,許下諾言。 卻不知,言行不一, 只為自己,沽名釣譽。 歌功頌德,粉飾太平
Thumbnail
實在很不想碰政治相關,每次寫完心情都很爛,就像看政治新聞那麼爛,但這次忍不住還是想表達一下個人立場,即使只能對一、兩個人產生影響,我也心滿意足了。 先說結論,我反對這次的國會改革!理由很單純,無關黑箱、無關藍綠,就是台灣的立法委員根本不夠格擁有那樣的權力!本文告訴你為何會這麼說...
Thumbnail
實在很不想碰政治相關,每次寫完心情都很爛,就像看政治新聞那麼爛,但這次忍不住還是想表達一下個人立場,即使只能對一、兩個人產生影響,我也心滿意足了。 先說結論,我反對這次的國會改革!理由很單純,無關黑箱、無關藍綠,就是台灣的立法委員根本不夠格擁有那樣的權力!本文告訴你為何會這麼說...
Thumbnail
要談國會改革,就要看他們在做什麼?否則真的無從辨別,下面是一份兩個小時的會議紀錄,有興趣可以看一下,立法院是怎麼協商的。有錯有漏起告知,請大家合理討論。謝謝。(3萬字,有耐心才看。) 立法院公報 第 113 卷 第 37 期 黨團協商紀錄 黨團協商紀錄 立法院第 11 屆第 1 會期
Thumbnail
要談國會改革,就要看他們在做什麼?否則真的無從辨別,下面是一份兩個小時的會議紀錄,有興趣可以看一下,立法院是怎麼協商的。有錯有漏起告知,請大家合理討論。謝謝。(3萬字,有耐心才看。) 立法院公報 第 113 卷 第 37 期 黨團協商紀錄 黨團協商紀錄 立法院第 11 屆第 1 會期
Thumbnail
立法院目前正在討論國會改革相關的法案,其中包括《立委職權行使法》的修正條文。本篇主要是提出一些主要爭議點,作者再對爭議點作出回應。
Thumbnail
立法院目前正在討論國會改革相關的法案,其中包括《立委職權行使法》的修正條文。本篇主要是提出一些主要爭議點,作者再對爭議點作出回應。
Thumbnail
這場抗議提醒我們,民主不是一勞永逸的,我們需要不斷地關注和守護。我們應該更加謹慎地審視每一項法案,確保它們符合民主原則,維護權力分立,保障我們的自由和權利。
Thumbnail
這場抗議提醒我們,民主不是一勞永逸的,我們需要不斷地關注和守護。我們應該更加謹慎地審視每一項法案,確保它們符合民主原則,維護權力分立,保障我們的自由和權利。
Thumbnail
對於立法院最近的表現真的不滿。立法院作為民意代表的最高殿堂,其運作狀況直接影響人民的福祉。這樣打鬧下去,不是辦法。然而,監督立法院並非易事,需要多管齊下,才能有效促使立法院回歸正軌。 以下提供幾個監督立法院的建議: 立法院的資料公開透明:除機密外,誰提案甚麼,表決什麼,論述為何,都能清楚的攤
Thumbnail
對於立法院最近的表現真的不滿。立法院作為民意代表的最高殿堂,其運作狀況直接影響人民的福祉。這樣打鬧下去,不是辦法。然而,監督立法院並非易事,需要多管齊下,才能有效促使立法院回歸正軌。 以下提供幾個監督立法院的建議: 立法院的資料公開透明:除機密外,誰提案甚麼,表決什麼,論述為何,都能清楚的攤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前言 本篇文章不在貶低任何一個群體,而在反思「多元意見的包容」的意義。 正文 最近選後在網路上不斷有"疑似作票"的影片流出,看見時的第一時間我真是差點膀胱無力險些漏尿,第一時間我也開始質疑台灣選舉真的腐化成這副德性了嗎?感到慌張又憤怒。 可隨後又有各種反面論點提出: 台灣1萬7千個投票所,每
Thumbnail
前言 本篇文章不在貶低任何一個群體,而在反思「多元意見的包容」的意義。 正文 最近選後在網路上不斷有"疑似作票"的影片流出,看見時的第一時間我真是差點膀胱無力險些漏尿,第一時間我也開始質疑台灣選舉真的腐化成這副德性了嗎?感到慌張又憤怒。 可隨後又有各種反面論點提出: 台灣1萬7千個投票所,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