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臉書上看到一句話讓我很有感:「請不要把職場當成交朋友的地方。」
年輕時剛踏入職場,或許因為對人充滿信任與善意,遇到身邊同事對自己多一點關心,就會忍不住掏心掏肺,把生活瑣事、職場觀察,甚至對主管或公司的看法通通分享出去。
但現實常常沒這麼單純。
你永遠不知道,聽你傾訴的那個同事,會不會其實是個「心機型報馬仔」,把你說的每一句話原封不動地傳給主管。就算不是惡意,也可能只是「順口一提」,或是在不該提的場合,不小心「多說了一句」。
如果只是聊聊同事間的小八卦,可能還沒有這麼嚴重;但如果談論的是主管風評、公司的政策、或對管理階層的不滿呢?
即使你覺得只是抒發情緒、討拍而已,但這些話一旦傳到主管或公司高層的耳裡,輕則被冷處理、貼上標籤,重則影響你的升遷機會、職涯發展,甚至成為「眼中釘」。
職場不是不能有人情味,但信任要建立在時間與觀察之上。
即使真的交到「關係不錯的同事」,也請時時提醒自己:
不談八卦,不評論主管,不隨意揭露個人情緒與立場。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哪句話會被誤解、曲解,甚至變成你未來的職場危機。
這篇文章的作者在演講最後說了一句話,讓我記憶深刻:「職場不是交朋友的地方,而是讓我們賺錢養家的所在。」
聽起來很現實,卻是許多職場人的血淚教訓。
若你也曾在職場中受過傷、對人性感到失望,希望這句話能讓你更懂得保護自己。
我們都可以善良,但也要學會有界線、有智慧。
共勉之。
附上在臉書上,看到的文章好文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AhhCk5wY5/?mibextid=wwXI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