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韋謙揉了揉因昨晚熬夜趕報告而僵硬的後頸,眼前的甘特圖貼滿備註,像是一場自編自導卻早已失控的爛戲。他剛想起身活動,螢幕跳出Outlook行事曆提醒:「10:00 專案緊急會議(改為實體)」。
他瞥了一眼主管江宇晨的辦公室,門半開,像在說:「可以進來,但別惹我煩」。
此時Teams訊息跳出,是業務部的陳湘文:「那個新活動頁面什麼時候可以上?客戶說再不弄出來就不簽約了。」林韋謙立刻回:「目前工程排程尚未釋出,我催一下李宥哲。」
還沒等他敲字,技術主管李宥哲已回:「圖都還沒定,怎麼排?」
他剛想回應,陳湘文又貼來一張截圖:「設計昨天不是說OK了嗎?」
林韋謙深吸一口氣,轉去設計部Slack,私訊設計師阿貝:「昨天那版Banner有定稿嗎?客戶急著要上架。」
阿貝迅速回覆:「那是草稿啊,他們又改了兩次,最新版本還在審視覺。」
林韋謙回到群組,彙整最新進度:「設計圖仍在審核中,工程需等最終版才能安排。稍後我整理一份更新表單給大家。」
他苦笑著想:是不是只有我整天在整合大家的資訊?
十點整,林韋謙抱著筆電走進會議室。江宇晨已開始簡報:「進度落後兩週,我們得重新盤點交付項目。」
原定一小時的會議,變成責任推卸大會。設計怪需求太慢,工程說文件不清,業務則拿出開會紀錄,轉向他:「是不是?」
林韋謙翻出筆記,只有一句模糊的「視情況開發」。他看著主管說:「那時確實沒有定案。」
江宇晨點了點頭,沒有多說,讓各部門繼續交鋒。
眼見氣氛越來越僵,林韋謙看了看時間,開口打斷:「不好意思,我彙整一下目前各部門的里程碑和交付版本,讓我們對齊一下資料,避免誤會。」
他投影出昨晚加班整理的表格:「這是目前確認的交付項與時間點,設計與工程的斷點在圖檔尚未定稿。若今天能確定設計交付時間,工程就能安排下一步。」
設計主管掃了一眼說:「我們明天上午定稿,我讓阿貝今晚加班弄完。」
李宥哲點頭:「我這邊中午可以更新版本。」
江宇晨說:「這樣就能準備客戶端DEMO了。」
會議終於有了結論。
會議散場後,林韋謙獨自留下來收拾簡報與紀錄,螢幕反光映出他疲憊的神情。
江宇晨走近,語氣平淡:「還沒走?」
「我要重整進度表,不然大家都卡在舊版。」林韋謙語氣平靜地回應。
「辛苦了,剛剛你處理得不錯。」
他停頓了一下,終於鼓起勇氣說:「我想爭取參加每週初的需求確認會,提前協調會比開會吵有效多了。」
江宇晨沉吟片刻,點了點頭:「這週先觀察看看。」
下午三點,育珊姐端著拿鐵走來:「我剛順路買的,早上看你都沒動筷。」
「謝啦,我午餐還沒吃呢。」林韋謙接過,笑容裡藏著倦意。
「你是不是以為專案管理很帥,結果像消防隊?」她半開玩笑地說。
「本來以為是統籌全場,現在感覺是在各種破口縫隙裡補洞。」他嘆了口氣。
她輕輕笑了:「你也太文青了。不過我懂啦。」
林韋謙沒說出口的是:這樣的日子,他已經過了第16個月。每天追著別人的節奏跑,做著不屬於自己的決策,而唯一能掌控的,似乎只有每晚加班的檔案名稱。
傍晚六點,林韋謙拖著筆電回到座位,望著滿檔的行事曆,腦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這樣的工作,會一直是他想做的嗎?他點開未讀信——求職平台推薦職缺:「專案規劃人員,年薪42–60萬」。
林韋謙盯著刪除鍵,卻沒有按下。
看著會議室仍亮著燈,再望向明天排滿的三場會議。
他關掉信件,打開明天簡報檔,開始修正內容。
❓給讀者的三個提問
- 當流程與實際脫節時,該選擇守規則還是先解決問題?
- 為什麼最初進來的工作想像,總和現實差這麼遠?
- 你有曾經猶豫過「是不是選錯了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