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世紀的十字軍運動有強烈的群眾煽動性質。反過來說,要動員群眾,最怕的就是「空氣突然安靜」,台上講得慷慨激昂,台下大家不知做何反應。
而這點在史上第一個「十字軍宣講」,教宗烏爾班二世的宣講,尤其嚴重。為什麼呢?恰恰是因為這是「第一個十字軍宣講」,不像以後的十字軍宣講有前例可循,台下的人聽完之後,也不知道要做什麼。
不過,教宗也很聰明:他安排了「暗樁」。
當教宗在「克萊芒會議」發動史上第一次十字軍號召時,口沫橫飛一陣,台下僧俗果然議論紛紛,不知所措。
然後,不等空氣凝結,教宗的「暗樁」出現了:
首先是勒皮主教阿德邁爾(Adhemar of Le Puy)。作為教宗親信,他快步搶出,頭一個立下「誓言」,親身示範怎麼宣示遠征。
但單有破冰的人還不夠,還需要暗樁幫忙帶動唱。
於是另外一個教宗親信,就混在人群中,首先第一個大喊:「為神所願!」
台下僧俗聽到有人發話,原本不知從何宣洩的情緒,才忽地有如黃河潰堤,跟著一齊大喊:
「為神所願!」「為神所願!」
如此,史上第一場十字軍宣講才算完美落幕了。
上述故事看起來很瑣碎,但它其實也反映出了十字軍的重要面向:這些遠征並不是全然無序的籌措,而是有一定計畫下激起的結果。
而這些「組織性」,只會隨著時間過去越發嚴密。而遠征的計畫組織能力又如何影響到西歐的封建秩序上,實則是一個相當有趣但龐大的歷史議題。
&
圖片:克萊芒會議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Passages d'outremer Fr5594, fol. 19r, Concile de Clermont.jpg"
資料來源:
Cristopher Tyerman, "The Crusades: A Brief Ins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