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韌性的五個習慣」讀後心得(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韌性,是「有效去應對挑戰、變化和複雜的能力」。同時,也是我最缺乏的能力。

「反正我只會把事情搞砸,幹嘛要做?」我總是這樣覺得,因此,有很長一段時間,遇到挑戰時首先想的,就是怎麼避免去接受挑戰。我可能會兩眼閉上,假裝挑戰不曾出現;或是盡全力逃跑,去做其他事情讓自己遺忘。

但漸漸地,我發現再這樣下去,自己只會變得越來越軟弱,越來越害怕外在的挑戰。一再逃跑的經歷也讓我一直在想:「如果做了會怎麼樣?」、「當時要是有做就好了」。

這種想法不斷刺激我、折磨我,一直讓我感到後悔懊惱,於是我決定要改變。但是,我該怎麼做?

讀了「高韌性的五個習慣」後,我明白了幾件事:

  1. 韌性是主動的,不是被動等時間讓傷口癒合
  2. 接納自己的脆弱,代表分享自己的韌性故事
  3. 韌性不是忽視內在自我,而是和其深度連結

一.有韌性的人在面對挑戰時,會採取積極的態度

就讀國中的時候,學校附近有一座天橋,聽同學說那座天橋走到一半就會開始搖晃。雖然當時並沒有出事,但我本來就怕高,再加上這條傳聞讓我更加恐懼,害怕自己會從天橋上掉下去,因此我決定走其他條路回家。

我本來以為國中這三年可以不用走那座天橋,但是挑戰總會突然出現。

某次上課,老師說下週要上戶外課,帶隊時會走那座天橋,當時的我害怕極了。但冷靜過後,我決定接受挑戰。

上戶外課當天,走那座天橋時,我手握欄杆,走得特別慢。本來走在最前面的我,現在直接落後到最後面。其他人都若無其事的走在天橋上,只有我在害怕,尤其是走到中間,天橋真的開始搖晃的時候我害怕到受不了。

儘管如此,我還是咬著牙走完了全程。返回學校時也順利通過了。

有了成功經驗後,我決定試著走這條路回家,但我依然很害怕。只要走上這座天橋,害怕與恐慌就會爬滿全身。

有次,甚至有一群人跟在我後面,一邊看著我受怕一邊嘲笑我,但我無暇顧及他們。此時,對高空的害怕和死亡的恐懼佔據了我的大腦。我能做的只有緊握欄杆,專注在雙腿上,一步一步慢慢地往前踏步。

一次次的成功經驗讓恐懼逐漸消退,到了現在,我走天橋時不會再感到害怕,原本會搖晃的天橋現在也修好了。但是,克服恐懼的這段過程絕對稱不上輕鬆。

當時,我可以選擇大吵大鬧試圖不走那座天橋,也可以選擇裝病不來學校上課,我可以盡我所能拒絕接受挑戰,但我心裡明白,終有一天我必須得面對這件事。

選擇忽視並置之不理,或是想辦法逃跑,假裝自己可以拒絕接受挑戰,這樣做的確能讓自己好過,甚至產生自己什麼都不怕的錯覺。但只要相同的挑戰再次出現,本以為沒有的恐懼還是會復甦,這時才會明白,自己依舊是當時的自己,毫無半點長進。

時間會沖淡一切,包括恐懼,但這並不是韌性。只有接受挑戰,積極主動處理,才能培養出韌性。

二.接納脆弱的習慣——分享自己的韌性故事

看完這則故事,你可能會想:「這種小事也拿出來說,是有多玻璃心才會認為這很嚴重。」但我依舊決定把這件事拿出來說,之後會說明原因。

分享自己的韌性故事,就是在培養習慣——接納脆弱的習慣。

接納自己的脆弱,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習慣。如果無法接納自己的脆弱,就無法培養其他四個習慣。

韌性故事的前身是逆境事件。

是自己每次回想都充滿負面情緒的回憶片段。

是自己想要遺忘但每次睡前都會復甦的噩夢。

是自己試圖解決但卻無從下手的無力和挫折。

只有離開當下的環境,自己心態平穩下來後,重新思考當時的逆境,問自己還能怎麼做,將當時的逆境和現在的想法梳理並重整後,才會形成韌性故事。

脆弱看似和韌性處於光譜上的兩端,其實他們密不可分。有韌性的人並不是最堅強的人,而是願意承認自己的弱小,積極處理遇到的難題,勇於接受自己所面對的挑戰,並將這份勇氣,也就是韌性故事,分享給親朋好友的人。

分享自己的韌性故事,代表告訴別人自己的痛楚,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承擔失去對方這個朋友的風險,試圖加強與對方的連結,增強自己的人際關係。

這很重要,從另一方面來說,這是在曬自己的秘密,尤其是承擔風險這件事上。分享韌性故事並不是對某個人全盤托出,也不是每個韌性故事都能夠告訴對方,更不是每個人都值得分享自己的韌性故事,這就是為什麼我選擇這則故事的原因。事隔多年我讀這本書時,突然發現自己能夠平靜地看待這件事,回想當時的經歷已經不會再讓我恐懼,於是我決定分享出來。

接納脆弱是很困難的事,因為脆弱常和軟弱、恐懼、無能等詞彙混在一起,想要有歸屬卻又不想被別人看不起,於是不願意承認自己的脆弱,更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脆弱。結果就是,自己給自己的內在穿起盔甲,強調自己才不脆弱,並攻擊其他表達脆弱的人,以為這就是韌性。對自己的脆弱避而不談,視而不見,認為這樣就不會遭受痛苦,但實際上,這帶來了長年的折磨和心神不寧,深怕自己被拆穿。

我們所謂的安全,背後的代價是我們從來沒有給他人真正認識、看見和理解我們的機會,而我們也被剝奪了忠於自己的機會。

三.建立連結的習慣——與內在自我深度連結

「你辦不到啦!別做這些沒用的!」

「要做夢回家裡睡啦!別出來吵!」

「這種小事也拿出來掛在嘴邊喔!」

你可能聽過這些話,甚至是更惡毒的版本。他們看不起你,見不得你好過,看你失敗就很快樂。大肆宣揚你的過錯,鼓動其他人一塊嘲笑你,在背地裡使盡絆子妨礙你。若是做出一些成績就出來潑冷水,被反擊就指責你小雞肚腸沒同理心。

總之,全部都是你的錯,都是你在礙事,問題都出在你身上。

在這之上,如果沒有人願意支持你,無疑是雪上加霜。長期下來,周遭的這些話就會內化成自己的負面聲音,在你想努力的時候跳出來妨礙你,說你什麼都做不好,只會給別人帶來麻煩,沒有人會幫助你,你不配得到尊重和關懷,不該擁有理想和抱負。

到最後,你會不敢冒險,不敢期望過於長遠的目標,滿足於眼前的選擇,過著縛手縛腳的生活。

但,這真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嗎?

建立連結的習慣,代表接納自己的脆弱後,在這之上相信自己的能力。回顧自己的逆境事件,問問自己,自己還可以怎麼做,避免重蹈覆轍。

的確,過去的事情無法改變,但未來的事情可以追求。回憶過去並不只是揭開瘡疤、自憐自艾,而是確認自己的目標、理念和價值觀,了解自己的力量、優勢和天賦。他人的批評和謾罵,不代表自己毫無能力。

建立連結,代表會把自己放在優先順位,不會放棄自己或自我拒絕

這本書幫了我什麼

這本書打破了我原先對韌性的既有想法,我本以為韌性是永不放棄、決不認輸,但實際上韌性是接受自己內心的脆弱,保有勇氣面對複雜、變化和挑戰的世界。

我開始試著在筆記上記錄每天的生活,在紙上寫下過去那些讓我感到痛苦和挫折的事,用現在的視角看待當時的經歷,問自己要怎麼做才能避免重蹈覆轍,在書上或網路尋找相似的故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能不能作為自己的參考。並將找到或想到的方法實踐在生活上,朝自己的目標前進。

積極主動的解決問題,讓自己擁有主控權,即使是再小的事,也能夠培養韌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無名的沙龍
0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常常心血來潮的執行改變計畫,卻在轉眼間,因為各種原因以失敗收場,消極一陣子後看到相關書籍影片,你抱著這次一定不一樣的心情,再試一次,再度失敗,反覆循環,直到不敢再去想這件事。 沒關係,我也這樣過,今天就來分享十個讓你能順利跨出去的小祕訣吧!
Thumbnail
常常心血來潮的執行改變計畫,卻在轉眼間,因為各種原因以失敗收場,消極一陣子後看到相關書籍影片,你抱著這次一定不一樣的心情,再試一次,再度失敗,反覆循環,直到不敢再去想這件事。 沒關係,我也這樣過,今天就來分享十個讓你能順利跨出去的小祕訣吧!
Thumbnail
透過刻意練習逐漸擅長一件事,接受正反饋並愛上它,追求人生的意義。不斷努力,讓人生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透過刻意練習逐漸擅長一件事,接受正反饋並愛上它,追求人生的意義。不斷努力,讓人生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近期閱讀的一本書:【我可能錯了】中,也提及到「在你需要知道的時候,就會知道,你所需要知道的事」。 董啟章先生曾說:「買書有點像在買紅酒,有些陳年佳釀,是不能急著馬上享用的。 不同的是,日漸醞釀成熟的不是書,而是...」
Thumbnail
近期閱讀的一本書:【我可能錯了】中,也提及到「在你需要知道的時候,就會知道,你所需要知道的事」。 董啟章先生曾說:「買書有點像在買紅酒,有些陳年佳釀,是不能急著馬上享用的。 不同的是,日漸醞釀成熟的不是書,而是...」
Thumbnail
日常生活發現習慣容易中斷,後來發現自己中斷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 「不知道這習慣是為了什麼?只因看到大家都說這是好習慣,所以才執行。」
Thumbnail
日常生活發現習慣容易中斷,後來發現自己中斷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 「不知道這習慣是為了什麼?只因看到大家都說這是好習慣,所以才執行。」
Thumbnail
這是一本在談如何讓自己維持在好的狀態、高的狀態的書,並且持續的走下去。作者提到了關於取捨、留下效率好的內容等方法。在中期目標部分,作者討論了設定明確的目標,做出改變以及分配精力與時間的重要性。在最後一部分,作者強調在意過程勝於在意結果,並且分享了對於感興趣的事情下定義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是一本在談如何讓自己維持在好的狀態、高的狀態的書,並且持續的走下去。作者提到了關於取捨、留下效率好的內容等方法。在中期目標部分,作者討論了設定明確的目標,做出改變以及分配精力與時間的重要性。在最後一部分,作者強調在意過程勝於在意結果,並且分享了對於感興趣的事情下定義的重要性。
Thumbnail
人生最棘手的不是遇到問題,而是遇到問題了該怎麼面對! 🟧隨筆,習慣致勝 在閱讀「習慣致勝」時可以明顯發現你能不能走在進步的路上,天賦或智慧其實不是主要的重點,重點是在於你有沒有辦法透過習慣改變自己。 我閱讀後的其實發現,優秀的人總是具有行動派的特質,他們不會過度被細節束縛,不會被完美主義綁架
Thumbnail
人生最棘手的不是遇到問題,而是遇到問題了該怎麼面對! 🟧隨筆,習慣致勝 在閱讀「習慣致勝」時可以明顯發現你能不能走在進步的路上,天賦或智慧其實不是主要的重點,重點是在於你有沒有辦法透過習慣改變自己。 我閱讀後的其實發現,優秀的人總是具有行動派的特質,他們不會過度被細節束縛,不會被完美主義綁架
Thumbnail
4年前我曾經讀過這本書,而這次閱讀新修版的動力不同於上次的心態,抱持的想法並非是自己有拖延、逃避的問題,而是自己在工作跟處理創作、閱讀跟學習上,難免會遇到沒有動力、不想往前進的停滯期,所以便想藉此來複習順道檢視是否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
Thumbnail
4年前我曾經讀過這本書,而這次閱讀新修版的動力不同於上次的心態,抱持的想法並非是自己有拖延、逃避的問題,而是自己在工作跟處理創作、閱讀跟學習上,難免會遇到沒有動力、不想往前進的停滯期,所以便想藉此來複習順道檢視是否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