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休息後,有些暫時被放在角落擱置的能力,終於有時間、有力氣、有閒拿出來了!
是什麼呢?對我來說,是獨自旅行的能力。
上一次獨自旅行是2019下半年了,當時進行了人生第一次gap year 從亞洲旅行到美洲,當時的獨旅讓我有很多機會去突破舒適圈,旅程中認識了青年旅館的新朋友,一面之交或者後來成為社群上的追蹤好友,都是過往在台灣生活未曾有的經驗。
但「獨旅」的這項技能在2020疫情開始後就暫停,接著工作忙碌,再接著進入長期照顧者,好久好久沒有一個人的獨自旅行了,原先並沒有在這趟休息中規劃要獨自啟程。
正確來說,根本沒有規劃我的休息時間要幹嘛!畢竟我是一念之間決定給自己一個空白的休息時間。(起心動念的故事,請閱讀前一篇故事)
還記得大概四月底左右,那陣子還不是很習慣傾聽自己的內在聲音和想法,總覺得要持續做一些「有產出的事情」才能夠對他人、群體或社會有些交代。好像不是「純休息」而已,是要有目的在休息。現在回頭看這個信念,覺得很有趣又很荒謬,休息本身就是目的啦!到底還需要多稱職的名目呢?
大概是開始練習傾聽內在聲音的時候,突然有個念頭一閃而過,我想要獨自出國旅行!
我好久好久沒有做這件事了呢!身體感覺到有些興奮、刺激和冒險。於是找了曾旅居日本的好友詢問有沒有日本推薦的獨旅城市,然後我一邊看機票,最終討論出兩個名單,一個是日本岡山:另一個是北海道札幌。
太好了,兩個都沒去過,最後直接用票價選擇目的地,前往日本岡山為期五天四夜的獨旅。
朋友還直接給一個大方向,讓我省去一些安排行程的時間,就專心買好機票、訂好飯店然後等五月底出發!
旅行的過程中,好多時間可以跟自己相處以外,還買了有網路限制的網路流量,刻意讓自己減少出國後將注意力放在網路社群上,因為擔心緊急時刻需要網路流量不夠用,所以沒有必須用網路的時候,我將專注力都放在當下。
旅行中陪伴我的是日本的風景、日語白噪音、日本人的穿搭、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城市的建築、大眾運輸的進行和各種日式美食。
此外,獨旅最大的享受是我在過程中完全可以按照己心做選擇,不需要和旅伴溝通協調或者彼此配合,而是傾聽內在依照心意的決定。
隨心所欲,我好久好久沒有隨心所欲了呢!在路面電車上感受到隨心所欲的自在而眼角泛淚。
「親愛的爸爸,你的靈魂也隨心所欲地飛翔了,留在世上的也正在練習隨心所欲地飛翔。
爸,你看,我又能做到過去做得到的事情囉!我很會一個人自得其樂的享受。
爸,不用幫你多買一張機票了,因為你已經能夠陪著我不受到任何空間的限制了。
爸,每一次來日本後,我就能懂你為什麼這麼喜歡這個有秩序的國家。
爸,我好想你。」
傾聽內在且依照心意的決定,是我在長照者身份中最難以辦到的事情。
因為我需要考量照顧者及其他家人的心意和想法,這個身份讓我暫時將一些能力擱置,但我沒有遺忘,只不過在休息的過程中逐步練習找回這份能力。
更精確地來說,傾聽內在,跟著心意決定是份能量。
我想是每個卸下照顧者身份的人,在接下來生活中能繼續生活下去的能量吧!
在這名為休息的時間中,我決定繼續好好探索屬於我的能量,不論是傾聽內在做出合乎心意的決定,或者更多尚未發掘的,我都好期待好期待。
謝謝每位讀者,願我們都能享受每個不需要帶有目的的休息。
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