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休息:告別長期照顧者角色後的自我探索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今年三月底正式離開全職工作,這是我第一次感覺到我真的需要透過一個完全的空白,停下手上的事務徹底的休息,但又老實說我不確定自己到底要怎麼個休息法?

我的想像是,離職後會減少一些壓力,然後生活上有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

實際體驗了兩個月後,發現我即使在休息但習慣要找事情做,否則好多時間空在那會批評自己,覺得自己沒事做、沒有生產,但令一方面又感覺好爽,好喜歡這種沒事做的感覺。

一個好像是「感受」; 另一個則是「應該」。

以薩提爾模式的觀點來說,我的情緒和觀點正在打架。

舉例,當我開始有很多時間休息的時候,我感覺到放鬆,我認為保留時間給自己休息是必須要做的,但我又好像需要說服身旁的人支持我這個決定,我期待我能夠一致的表達我需要休息的需求。

這很矛盾,我的內在有些衝突,我又再更深入的發現,我不是不會休息,而是學會了需要凡是有個體面的交代,才可以休息。

天...這深入一看嚇到自己了,我連休息都要體面,這個「觀點」綁住了我的情緒,以至於我的冰山表層是一邊緊張一邊在休息。

躺在沙發上放空一段時間後,又想不然看個人力資源網站的職缺情形了,避免自己離就業市場太遠,然後就陷入求職網站一發不可收拾。

有幾個面試機會,詳談後,感覺到自己內在對於工作還沒準備好,我還想休息啊!的聲音跑出來。

就這樣歷經幾回的矛盾和衝突後,我終於看見我的觀點就是我需要凡事交代給我身旁的人,讓他們可以對我放心。

於是乎,去找工作、面試工作這是個讓他人可以放心,我不是只有在休息耍廢而已的表現。

但我為什麼要習慣滿足別人對我的關心呢?

我又往下挖,滿足別人對我關心可以帶來什麼好處?好像我可以對別人有交代,那我對自己的休息之約,可沒有交代呢!!!

我又想,好像是被養成的習慣和觀點了,我需要讓別人放心才可以做我想做的事情。

「我需要讓別人放心,才可以做我想做的事情。」

我把自己擺放在最後面,但我過往就是因為這樣才有辦法勝任長期照顧者的這個角色。

今年初,我卸下了長期照顧者的這個角色了,也跟父親告別了,他喬遷至天堂在那邊等我之後搬過去。

現在我得繼續在地球上生活著,而我還有需要讓別人放心,才可以繼續做我想做的事情了嗎?

我問了問自己,好像可以不用了。

是真的不需要的,只是我還不習慣不需要向他人交代,就依照心意的做自己要做的事情是什麼樣的感覺?

可能我得去做了,才會知道感覺,這也想像不來的吧!

回到標題,休息,只是休息而已是什麼樣的感覺?我也正準備開始去體驗。

學習休息,我認為是接下來社會中必須刻意練習的課題,也許我能成為休息專家。

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最了解自己的專家!

持續休息中...

這一個心路歷程,還在經歷中,不曉得閱讀到這篇文章的你有沒有相似的經驗,歡迎留言交流。

寫到著,該休息囉!

peac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日常深呼吸
12會員
25內容數
剛卸下長期照顧者的女兒,過往為助人者,現在在助人自助的路上修煉中。
日常深呼吸的其他內容
2024/01/06
因為二次的重病後,爸爸這次真的需要長期由他人照顧了,舉凡生活中的大小事自理的能力已經被疾病剝奪。起初開始照顧爸爸的時候,很難想像這種連自己決定要幹嘛的自由都沒有的感受是什麼? 因為自己把全部的力氣和感受,放在照顧者的位置,因此對於「病人」「被照顧者」「無行為能力者」他們仰賴他人的照顧而會有的心情很
Thumbnail
2024/01/06
因為二次的重病後,爸爸這次真的需要長期由他人照顧了,舉凡生活中的大小事自理的能力已經被疾病剝奪。起初開始照顧爸爸的時候,很難想像這種連自己決定要幹嘛的自由都沒有的感受是什麼? 因為自己把全部的力氣和感受,放在照顧者的位置,因此對於「病人」「被照顧者」「無行為能力者」他們仰賴他人的照顧而會有的心情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生活中,工作是重要的一部分,但我們更應該好好地休息,專注於自己的需求和慾望。這篇文章描述著作者在工作與休息間的掙扎,最終放下工作,專注於休息,並給予自己一年的時間去體驗、玩樂、休息。作者鼓勵大家好好地休息、愛自己,並專注於自己。
Thumbnail
生活中,工作是重要的一部分,但我們更應該好好地休息,專注於自己的需求和慾望。這篇文章描述著作者在工作與休息間的掙扎,最終放下工作,專注於休息,並給予自己一年的時間去體驗、玩樂、休息。作者鼓勵大家好好地休息、愛自己,並專注於自己。
Thumbnail
我發現,我紀錄下了離職前後的心境,也把如何判斷離職、好好離職寫成文章來提醒自己。隨著諮商告個段落,也透過文章來為諮商劃下句點。 但是過往將近九年的人資生涯,似乎沒有好好地梳理,只有進入休息狀態,陪伴家人兩週後開始旅行,把自己放置到截然不同的生活模式當中。 於是,想透過這篇文章,簡單地為自己整理過
Thumbnail
我發現,我紀錄下了離職前後的心境,也把如何判斷離職、好好離職寫成文章來提醒自己。隨著諮商告個段落,也透過文章來為諮商劃下句點。 但是過往將近九年的人資生涯,似乎沒有好好地梳理,只有進入休息狀態,陪伴家人兩週後開始旅行,把自己放置到截然不同的生活模式當中。 於是,想透過這篇文章,簡單地為自己整理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離職後的自由生活,從期待自由生活到面對自己的困難與挑戰。探討了從固定模式到自主掌控的心靈成長,包括自律、目標設定、持續學習和成長。作者鼓勵讀者積極追求自己的夢想,並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它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離職後的自由生活,從期待自由生活到面對自己的困難與挑戰。探討了從固定模式到自主掌控的心靈成長,包括自律、目標設定、持續學習和成長。作者鼓勵讀者積極追求自己的夢想,並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它們。
Thumbnail
每個人都需要學習定期梳理自己,同時學會放過自己。 三月開始至今,體驗自由接案的工作者生活,自由同時學習自律,忙碌工作同時,試著平衡生活。我疏離了創作,疏離了我最愛的文字,因為想要完美,我無法寫出任何東西,隨興的限動分享生活,讓我感覺自由,後來學會放過自己,所以彈性的創作。 我問我自己,
Thumbnail
每個人都需要學習定期梳理自己,同時學會放過自己。 三月開始至今,體驗自由接案的工作者生活,自由同時學習自律,忙碌工作同時,試著平衡生活。我疏離了創作,疏離了我最愛的文字,因為想要完美,我無法寫出任何東西,隨興的限動分享生活,讓我感覺自由,後來學會放過自己,所以彈性的創作。 我問我自己,
Thumbnail
離職前大家問我離職後規劃,沒有上班時,大家也好奇我在幹嘛。 說真的,還真的沒有幹嘛! 可能現在還在身心靈修復期間,我只打算好好過生活。 可以好好的吃早餐午餐晚餐 可以好好的喝水 可以好好的運動和伸展 可以好好的聽孩子說話也可以跟孩子說說話 可以好好的整理家裡 可以好好
Thumbnail
離職前大家問我離職後規劃,沒有上班時,大家也好奇我在幹嘛。 說真的,還真的沒有幹嘛! 可能現在還在身心靈修復期間,我只打算好好過生活。 可以好好的吃早餐午餐晚餐 可以好好的喝水 可以好好的運動和伸展 可以好好的聽孩子說話也可以跟孩子說說話 可以好好的整理家裡 可以好好
Thumbnail
以下內容是一位後輩離職後告訴我的故事,他說他離職後恢復到正常狀態,內心總是充滿平靜,放空的時候會思考很多之前不會注意到的事情,以下是我聊完天後,認為印象深刻的幾個地方,分享給各位參考。
Thumbnail
以下內容是一位後輩離職後告訴我的故事,他說他離職後恢復到正常狀態,內心總是充滿平靜,放空的時候會思考很多之前不會注意到的事情,以下是我聊完天後,認為印象深刻的幾個地方,分享給各位參考。
Thumbnail
提離職後的第一個月,心靈的放鬆與對未來的焦慮參半;第二個月,充滿期待、每天都多采多姿地持續往前;第三個月,我卻陷入了一種「散散的」失落狀態。 其實有點掙扎要不要分享這樣的不適狀態?會不會讓讀者更恐懼辭職? 而且,我目前還在嘗試,沒有完全走出這樣的心靈低潮。 但又想想,我確實很厭倦社
Thumbnail
提離職後的第一個月,心靈的放鬆與對未來的焦慮參半;第二個月,充滿期待、每天都多采多姿地持續往前;第三個月,我卻陷入了一種「散散的」失落狀態。 其實有點掙扎要不要分享這樣的不適狀態?會不會讓讀者更恐懼辭職? 而且,我目前還在嘗試,沒有完全走出這樣的心靈低潮。 但又想想,我確實很厭倦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