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紀錄:Z 世代來發聲!合作導向新職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今年 4 月聽了一場精彩的論壇,我很欣賞本次主辦單位在論壇流程的前三分之一,就大刀破題表示 Z 世代是假議題,再透過 XYZ 跨世代的工作者與主管們的交流,細細討論既然合作必然要發生,那麼彼此該如何調適以達成共同目標。

(這篇文章將淺記講者們精彩的對話內容,以及我的收穫)

論壇緣起

由致伸科技、SERT 基金共同推動「第一屆 DEI 友善職場意向大調查曁 eSg 人才培訓計畫」,這個計畫從 2024 年橫跨至 2025 年共花了 3 個月,調查超過 500 位 Z 世代新鮮人(就業、創業、工讀者及在校生),解析 Z 世代對工作的想像,並共同探討如何以「合作導向POW」共創理想職場。

對 Z 世代的六大洞察

論壇一開始由台灣浪潮協會理事長-黄琢允,分享報告中對 Z 世代的六大洞察,其後也邀請參與本次調查的 Z 世代校園大使,以及 XYZ 跨世代的工作者與談。彙整筆記時,我發現來賓對於洞察一到四特別有感,因此部分穿插與節錄各場次與談來賓的分享內容:

#洞察一:痛恨草莓、不認同躺平、期待合作,Z世代在乎自身價值被清楚看見
📍 「草莓不要壓就不會爛」—— 當身為 Z 世代主管的張凱柔(KPMG 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副理)說出這句話時,現場發出許多附和的聲響,我想不管是哪個世代都心有戚戚焉。

#洞察二:期待目標明確、直接討論、有來有往的職場合作模式
📍 Z 世代期待的合作情境是「明確指令、彈性發揮」,例如如何達到 5,000 萬元,是需要將具體目標拆分的。
📍 能理解公司的階層分級,但認為可以把「金字塔壓扁成平台」,以利溝通。

#洞察三:有競爭性的薪資是基本盤,個人發展機會、工作與生活平衡是決勝關鍵
📍 當 Z 世代收到多家公司的 offer,且薪資到達一定門檻時,會選擇「公司文化融洽、形象好,合作關係能感到安全的職場」。儘管理想職場的薪資少一些,但會將此視為生活品質的機會成本。
📍 X 世代前輩表示會為了「五斗米折腰、委曲求全」,也聽過 Z 世代後輩表示「不要用錢屈辱我」,但仍期待未來薪水能「增值」。這裡對 Z 世代有個有趣的比喻:「一斗米免談」、「三斗米+未來 OK」。

#洞察四:留任及離職的考量因素趨於全面,在乎自身價值及公司前景
📍 Z 世代對工作重視的價值觀包含「自由、健康、快樂、熱情、成就感、能培養帶得走的能力等」,高效工作不一定是每個人的選擇。更重視如何活出天賦,與企業的目標產生交集。
📍 看待企業永續,Z 世代期待企業在永續面向能關注「社會 S」,而不只是「環境 E」。
📍 而面對貿易壁壘的經濟風險,企業有無因應措施、能否彈性應對,也是一大重點。

#洞察五:短期焦慮與長期隱憂並存的世代,趨向在生活中實踐永續行動

#洞察六:永續發展事在人為:強化社會韌性,扭轉結構困境


為什麼需要一個合作導向的職場架構?

這裡想先引用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副理事長-狄家葳 Joseph 的一段話,大意是:「人在面對不同族群,天生會有排外感,若沒有的話反而是異類,因此重點是要怎麼溝通、互相合作」。

洞察報告中也提到:以終為始設立共同目標需要「建立認知」與​「塑造行為」,才能重構關係與盤點「四代同堂」的優勢。

📍 Z 世代需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 Z 世代主管曾被前輩提醒:「不要有那麼多共創介面」、「不要讓他們(Z 世代)問那麼多為什麼」而產生掙扎,但這麼做不是為了無限滿足,而是安頓感受、凝聚團隊。
📍「向上管理」對各世代都重要,可以使用「三明治溝通法」、列出「個人使用說明書」等方式,學習自我揭露、建立個人邊界感。
📍 換位思考:非 Z 世代將視角從 2025 年切換成 2030 年,屆時有 30% 員工都是 Z 世代,更需要放下身段、放不下也要柔軟。而 Z 世代將視角從 2025 年切換成 2035 年,屆時 α 世代進入職場,也會成為他人的前輩,需要放下我執、創造彈性。


我的收穫與反思

整場論壇讓我倍感收穫的 3 個 insight:

1️⃣ 近年企業與聯合國 SDGs 經常是「連連看」的關係(將理念或行動對應至 SDG 各項永續發展目標),但發現最後都會導向「SDG17 建立多元夥伴關係」,可見合作的重要性。

2️⃣ Z 世代是假議題,真議題是跨世代合作如何揭露(包含自我揭露、資訊揭露),理解並接納人與人的邊界感,以合作導向(POW)共同打造理想職場

3️⃣ 其實各世代都想被看見,但是 Z 世代有勇氣大聲說出自己的價值選擇,這樣的持續交流或許會造福整個世代,形成新的職場環境。

我做為 Y 世代的一份子,曾經也把「不用想、努力做就好」視為「信仰」,但這幾年的工作型態越來越多元、產業變化越來越大,面對工作的心態亦需隨之轉化。

或許就像講者們分享的,未來的合作只會越來越密切,如何「打一場漂亮的群架」?如何共好共創?我想,這將會是跨世代共同的課題!

#GEN-Z 報告下載Z 世代友善職場意向大調查報告


職涯諮詢師🍊柳丁預約諮詢追蹤 I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無知瑪莉|諮詢師的反思札記
1會員
5內容數
比起傳遞硬知識,更喜歡與人分享細思慢想的軟知識 🍡 ❝ 世界那麼大,無知的我還想探索更多 ❞
2025/06/29
從趙昂老師的《每一次職涯瓶頸都是轉機》,學習到許多實用又深有所感的自助小工具,其中一個就是「焦慮箱」。這本書紀錄了 25 個經典的職涯議題,不管是從來訪者心境,還是諮詢師如何評估、提問、引導的歷程,身為讀者的我都看的相當過癮。
Thumbnail
2025/06/29
從趙昂老師的《每一次職涯瓶頸都是轉機》,學習到許多實用又深有所感的自助小工具,其中一個就是「焦慮箱」。這本書紀錄了 25 個經典的職涯議題,不管是從來訪者心境,還是諮詢師如何評估、提問、引導的歷程,身為讀者的我都看的相當過癮。
Thumbnail
2025/06/29
過去在職涯上的迷惘不會白走,我如何幫助自身職涯發展,以及如何運用所學協助他人,釐清自身興趣天賦、生涯價值觀,並將所學應用於工作及人際關係中。
Thumbnail
2025/06/29
過去在職涯上的迷惘不會白走,我如何幫助自身職涯發展,以及如何運用所學協助他人,釐清自身興趣天賦、生涯價值觀,並將所學應用於工作及人際關係中。
Thumbnail
2025/06/29
這篇文章記錄了我不得不向家人妥協,以「擲筊」的方式決定大學科系。一直到社工系畢業後,歷經職涯迷惘、嘗試各種不同領域,學習接納自我、持續成長,最終成為職涯諮詢師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5/06/29
這篇文章記錄了我不得不向家人妥協,以「擲筊」的方式決定大學科系。一直到社工系畢業後,歷經職涯迷惘、嘗試各種不同領域,學習接納自我、持續成長,最終成為職涯諮詢師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社會,是一群由自我繁殖的個體所組成的團體,有自己的文化和風俗習慣;經過時代的演變,人類社會累積了由不同年齡族群所混合的色彩,也逐漸的形成了社會的大框框,不管是在框框內還是外,我們都是一個可以為自己而活的個體,然後留下點好東西給下個時代
Thumbnail
社會,是一群由自我繁殖的個體所組成的團體,有自己的文化和風俗習慣;經過時代的演變,人類社會累積了由不同年齡族群所混合的色彩,也逐漸的形成了社會的大框框,不管是在框框內還是外,我們都是一個可以為自己而活的個體,然後留下點好東西給下個時代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未來社會趨勢的文章,探討了未來社會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以及社會結構和人性的轉變。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未來社會趨勢的文章,探討了未來社會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以及社會結構和人性的轉變。
Thumbnail
探討新舊文化衝突下,長輩與新生代在工作及生活觀念上的對立。文章中提及如何理解及傳達觀念是文化衝突中最難的部分。
Thumbnail
探討新舊文化衝突下,長輩與新生代在工作及生活觀念上的對立。文章中提及如何理解及傳達觀念是文化衝突中最難的部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人際連結的困境、我們與環境的關係,以及社會的權力鬥爭。文章充滿了關於不平等、懷疑民主的評論,並且提到了生態相關的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人際連結的困境、我們與環境的關係,以及社會的權力鬥爭。文章充滿了關於不平等、懷疑民主的評論,並且提到了生態相關的問題。
Thumbnail
這個系列想要解釋一下,為何有產業實務經驗的智庫研究員,對當前的全球化越來越抱持疑慮。不是政治經濟理論,更不是軍事文化交鋒,比較是基於對全球產業鏈的理解。
Thumbnail
這個系列想要解釋一下,為何有產業實務經驗的智庫研究員,對當前的全球化越來越抱持疑慮。不是政治經濟理論,更不是軍事文化交鋒,比較是基於對全球產業鏈的理解。
Thumbnail
  何謂老派?在捷運上看報紙的人?手機沒有網路的人?沒有在用Line、FB、IG等社群媒體的人?不是鄉民的人?去實體店面購物而不在網路購物的人?結帳用現金而不用支付寶的人?認為中國史是本國史的人?約會時堅持要站在靠馬路側的人?會送對方到家的人或到家後會在知會對方的人?還是欣賞彼此差異甚至因此
Thumbnail
  何謂老派?在捷運上看報紙的人?手機沒有網路的人?沒有在用Line、FB、IG等社群媒體的人?不是鄉民的人?去實體店面購物而不在網路購物的人?結帳用現金而不用支付寶的人?認為中國史是本國史的人?約會時堅持要站在靠馬路側的人?會送對方到家的人或到家後會在知會對方的人?還是欣賞彼此差異甚至因此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過去與現在社會價值觀的改變,新一代的挑戰以及資源不均的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過去與現在社會價值觀的改變,新一代的挑戰以及資源不均的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