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我主要生活範圍都在室內,但有時亦要出門辦事,總會遇見一些奇怪的情況。值得討論和抒發一下。
如果說,幫我推輪椅的人是有事要辦的話,獨自去處理就可,並不需要帶我出外一同辦事。例如我媽要去買菜的話,也不會帶我一同出外,因為她要帶購物手推車,放置買來的食物或者飲料,這些都很有重量,如果各位讀者是精打細算,會親自到街市買菜的話,都會知道大量購買比起單一購買便宜,所以母親多數都會大量購買。例如一次過hkd$30買三Pack六盒裝的紙包飲品(平均1.6/盒)、hkd$70三Pack八罐裝的汽水(平均2.92/罐)、hkd$20買三斤菜(平均6.7/斤),我家有四口人,這樣大量購買,不到兩個星期就已經消耗掉。光聽這個份量,就已經覺得負擔不輕。理所當然母親買菜就不會帶我出外,因為根本沒有需要我。
照這樣的邏輯,如果推輪椅的人帶坐輪椅的人出外,應該可以推論為:坐輪椅的人有事要辦,推輪椅的人才會和坐輪椅的人一起出去。
但事實上,我和母親或者和朋友一同出外時,到有服務人員的詢問處或者銀行櫃檯,那些服務人員或者售貨員,都不會主動和我說話,反而是對幫我推輪椅的人說話。
例如最近我見到商場有一個富途證券邀請人開戶的大型攤位。因為是券商的關係,前往參與的人潮不如美食攤檔、汽車展、玩具展或者遊戲展。我有使用富途牛牛買賣股票,而且經常在app的頁面看到儲積分活動,可以換取某些富途牛牛的玩偶。不過因為我使用的目標就是買賣股票,所以一直以來都沒有做任務儲積分,我也不熱衷玩偶。只是近年看到富途證券竟然在旺中對出開了一個門市,而且又在大商場有限時大型攤位,看來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樣(a.k.a韭菜)熱衷於股票市場。所以我就跟朋友說,帶我到他們的攤位看一看。
我到達時有個女服務員跟我打招呼,但因為她戴口罩的關係,我聽不清楚她在說什麼,所以我就請她再說一遍。只是再說一遍的時候,可能她覺得我也不會聽懂的關係,就沒有跟我說,反而是對我身後幫我推輪椅的朋友說。然後朋友就說:「不是我,說是跟她說。」接着服務人員就稍微混亂了,重複提問了一些我已經回答過的問題。結果原來這個活動是鼓勵新客開戶,而舊客戶則沒有優惠。
在我到達這個攤位的時,就預計到有這樣的情況——服務人員會對於坐輪椅的人自帶無視掠過的舉動,服務人員在推輪椅的人和我之間選擇了幫我推輪椅的人為目標對象,他們意想不到的是坐輪椅的人也是他們的顧客,赫然發現原來我才是目標對象,就把他們弄得措手不及。
「不如嚇他們一下。」
在我們到達券商攤位之前,我跟朋友說那些服務人員經常會無視我,然後朋友就有這樣的想法。
⋯⋯
最近我終於下定決心買電動輪椅,因為當時沒有現貨的關係,我一個星期後再到門市自取。當時跟進我的訂單的服務人員並不是我的收銀員。他在說關於輪椅的細節和保養事項時,是對我母親說,而不是跟我說。他把保養書舉得高於我的視線,令我看不清楚,所以我就跟他說:「你也要跟我說。」然後他才看着我的眼睛,好像他在這時才發現我是他們的目標顧客,但諷刺的是,我就是這個電動輪椅的使用者。不是應該把保養的細節跟我這個主人說才是正常邏輯嗎?隨後他就把保養書放下來讓我看見,說仔細注意事項。
其實這些服務人員也沒有錯,因為他們先入為主地見到坐輪椅的人,可能身體上有某些缺陷,服務人員並不知道坐輪椅的人思路是否清晰,思考問題會不會對他們來說是困難,所以選擇「體諒」,在殘疾人和健全人之間他們選擇了健全人。並把他們認為抽象的概念對外表上健全的人說。因為認知上的出入,所以才會選擇無視。
我能夠代入他們的角度出發,或者坐輪椅的人和推輪椅的人對他們來說都是整個工作日的某兩位顧客,並不會聯想到那麼多,所以他們選擇向一個看來理解能力強的人解釋事情。基於我也從事過服務業,他們並沒有惡意。假如看到服務人員對我的無視,只要請他跟我再說一遍就可以解決。
但其實我想說,應該要根據情況待人處事。我也明白有些時候照顧者為免殘疾人在家中發生意外,而把它們帶出外。但我明明看起來神智清醒,只是因為服務人員沒有思考,坐輪椅的我是不是有價值的目標顧客才會選擇無視。
第三者的角度出發,服務人員的偏見而對我的無視既「體貼」又可愛。因為他們可能認為要解釋的事過於複雜,並不知道我的殘疾會不會影響思考而選擇沒有對我說,就如明知道一些問題是需要大學學歷才能理解,就不會選擇跟幼稚園的小孩說,是一種主觀的偏見(又可以說是「體貼」)。但我也對於他們覺得這樣的平常的對答,對我而言,就因為我要使用輪椅而不能處理這個認知而感到可愛。
基於我以前能夠雙腳行走,自由出行,見識過正常服務人員應有的態度。如今因為要坐輪椅是受到另一種對待這個事情令我覺得有趣,所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有時坐輪椅就可以看到服務員措手不及的窘態,對於是否要生氣?我反而覺得有趣。服務人員也是人,偏見是人之常情。看到人們多樣性的面貌令我覺得有趣。
我也有想過對於這樣的無視是不是應該要生氣。但他們對我來說只是一個生活上普通路過的人,一生人也會遇到很多這樣的機會。對方不能明白自己或者對方的反應沒有滿足我們預期是常有的事,也不需要對他人的無視過於執着。如果因為被不重要的人無視,而令自己大動肝火也未免太過忙碌。生氣令自己精神疲憊,而且沒有作用。徒勞無功。
我生下來就不一定要成為眾人焦點,不需要每個人都喜歡我。只要我知道只是別人的認知和我的情況有差異,才會選擇無視我,這個是別人的問題。我沒有需要因為他們的認知而對他生氣。我只要過好自己的日子就可以了。
今篇完!歡迎請我喝杯咖啡、訂閱、心、likecoin!
https://www.buymeacoffee.com/fionkwankwan
https://medium.com/@fionkwankwan/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