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前:這一行為、可降低發生率/死亡率
你是不是以為大腸癌是老年人的專利?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近年來,大腸癌年輕化的趨勢就像一輛加速的跑車,不斷衝擊著我們的健康防線。高熱量飲食、加工紅肉、久坐不動的生活,還有早期抗生素的頻繁使用,都讓這個「隱形殺手」越來越早找上門,尤其 40到49歲 這個年齡段的發病率更是直線飆升!
40歲,一個不可忽視的「健康警示線」!
以往,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大腸癌篩檢(糞便檢查),建議都是從50歲開始,有些地方會提前到45歲。但是,面對來勢洶洶的年輕化趨勢,這些傳統的糞便檢查策略還夠力嗎?最近,一個來自台灣大學醫學院的重量級研究給出了顛覆性的答案!
由陳秀熙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在權威醫學期刊 JAMA Oncology 上發表了一項震撼人心的研究成果清楚地告訴我們:將大腸癌篩檢的糞便潛血檢查起始年齡應該「提前到40歲」,效果超乎想像!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oncology/fullarticle/2835051
糞便免疫化學檢測(FIT,糞便潛血檢查):你的居家健康守門員!
這項研究的重點工具,就是糞便免疫化學檢測(FIT)。這是一種簡單、非侵入性的篩選方式,在家就能輕鬆完成。
研究團隊發現,與50歲才開始糞便潛血反應相比,從 40歲 就開始每兩年一次的糞便潛血反應,並且在50歲後持續進行,竟然能將大腸癌的發生率降低21%,死亡率更是驚人地降低了39%!
early screening significantly reduced CRC incidence (aRR, 0.79; 95% CI, 0.67-0.94) and mortality (aRR, 0.61; 95% CI, 0.38-0.98).
數據會說話,效益大爆發!
想像一下:從40歲開始就定期作糞便檢查,就像給你的腸道買了一份「超前部署」的保險。
研究數據顯示:
a. 50歲族群
50歲,才開始常規糞便潛血反應檢查的組別,大腸癌發病率為42.6/10萬人年,死亡率為7.4/10萬人年。
b. 40歲族群
而那些從40歲就開始「超前部署」的組別,發病率卻降到了26.1/10萬人年,死亡率更是低至3.2/10萬人年!
更令人振奮的是,研究還發現:
每預防一例大腸癌,從40到49歲開始,所需糞便潛血反應的人數僅為1548人,而從50歲才開始作糞便潛血反應,則需要2079人。這清楚地表明,在較年輕的族群中進行糞便潛血反應,其效益更高,也能更有效地利用醫療資源。
別等了!你的腸道健康,從「現在」開始!
這項突破性的研究,為全球大腸癌篩檢指南的修訂提供了強而有力的實證支持。它不僅證實了糞便潛血反應在年輕族群中的有效性,更為我們敲響了健康的警鐘:大腸癌篩檢的糞便潛血反應,真的可以更早一點!
所以,如果你已經年滿40歲,別再猶豫了!主動與你的家庭醫生諮詢,考慮將糞便潛血反應檢查,納入你的年度健康檢查清單。提早一步,就能掌握健康的發球權,遠離大腸癌的威脅!
#糞便潛血反應檢查要做
別讓「年輕」成為你忽略健康的藉口!從現在開始,為你的腸道健康投資,你準備好了嗎?咱們就去做糞便檢查🧐,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