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伯凡老師(知名商業評論家)曾提出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概念,叫做 「暗能力」。
什麼是「暗能力」?
簡單來說,就是當你在做某件事的時候,無意中培養出來的其他能力。這些能力在當下可能看起來沒什麼用、也無法馬上變現,但在未來某個時間點,卻有可能在全新的場景中,發揮出關鍵性的價值,甚至成為開啟下一段職涯或商業賽道的鑰匙。
轉型,往往只是暗能力的「重生」
很多人以為轉職、改行或企業轉型是「重新來過」,其實不然。真正的轉型,不是從零開始,而是把那些原本早已存在、但尚未被看見或使用的能力,找到新的落點,並且加以應用與放大。也就是說,你以為的轉型,其實是暗能力的覺醒。
阿里巴巴的例子:從「雙11」到「阿里雲」
舉個經典例子。阿里巴巴為了因應「雙11」這天巨大的購物流量,投入大量資源強化自己的網路技術能力。這在當時看起來只是一次性需求——活動一過去,這些能力似乎也派不上什麼用場了。
但沒過幾年,阿里突然意識到:我們這套技術能不能對外開放?提供給別人用?
於是,「阿里雲」誕生了,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從內部需求轉化為對外服務,成為另一條黃金賽道。
你正在培養的暗能力,未來會謝謝你
這就是暗能力最神奇的地方——它存在於你現在的努力當中,藏在那些看似「沒用」的小技能裡,靜靜等待未來一個舞台,讓你發光。
所以,不要小看自己現在正在做的每一件小事。你學會如何提案、如何協調跨部門、如何優化流程、如何解決突發狀況……這些,也許現在看來只是職場日常,但某一天,當你站在一個新的機會面前,它們將成為你最可靠的「底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