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Y~〕品格教育日常:孩子公共場合哭鬧,我是這樣陪伴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by twins Mommy|媽媽的真實育兒筆記

孩子在外面大哭,真的很尷尬。媽媽到底該怎麼辦?

別人的眼光、孩子的情緒,還有自己內心的焦慮,瞬間全湧上來。

其實,「現場處理」只是最後一步,關鍵在於平常的習慣建立。這篇分享我自己真實在用的教養方法。


🔸 一、平常就要教:換位思考、尊重他人

我常用孩子的立場反問他們:

  • 如果媽媽動不動就不高興、在你面前大哭,你會不會不喜歡?
  • 如果你排隊被插隊,你會不會很生氣?

這些對話我會從孩子 2.5 歲後開始慢慢引導,因為他們開始能理解別人的感受。


🔸 二、出門前先提醒:公共場合有規則

每次出門前,我都會提醒他們:

  • 外面不是家,會有很多不認識的人。
  • 不是每個人都能忍受哭鬧。
  • 出門有基本規則,如果做不到,爸爸媽媽會很累,久了就不想帶你們出門了。

這些話我會經常重複,孩子慢慢就會記得。


🔸 三、出門必備:媽媽的小法寶

🎒 出門我一定會帶:

  • 迷你繪本
  • 幾小包餅乾

這些是我的「緊急應變包」,小道具有時真的救命。


🔸 四、現場分級處理法:依情況應對

如果尚可控制:

  • 先蹲下來,安撫問:「你怎麼了?媽媽可以幫你什麼?」
  • 嘗試解決當下的需求。

如果需要轉移:

  • 直接說:「媽媽帶了書,我們一起讀好不好?」
  • 或:「吃餅乾好不好?吃完我們就開心玩了喔!」

如果無法控制:

  • 先抱起來,離開人群,幫助他降音量、穩定情緒。
  • 不用急著解釋或教訓,先陪著他。

🔸 五、事後還原教學:讓孩子懂得學習

孩子冷靜後,我會還原當下情境,陪他一起回想:

  • 「你還記得剛剛大哭嗎?那是在公共場所喔。」
  • 「我們出門要尊重別人,遇到不開心,要學會好好講,不要隨便發脾氣。」
  • 「你們已經長大,不像小寶寶一樣用哭的,小寶寶是因為還不會講話。」

事後的溫和教學,效果比當下吼叫更好。


📌 媽媽的心裡話:我們都正在學習

公共場合孩子哭鬧,真的很尷尬,別人的眼光會很刺。

但孩子不是故意的,媽媽也不是失敗的。

我們都是在學習的過程,學習理解孩子,也學習放過自己。


📌 你也遇過嗎?

如果你也有公共場合崩潰經驗,歡迎留言跟我分享,

讓更多媽媽知道——我們不是一個人。

📥 想看更多育兒教養分享、免費資源,歡迎加入我的沙龍👇

👉 加入我的沙龍 | twins Mommy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wins Mommy
1會員
28內容數
我是雙寶媽 twins Mommy。 財金背景,曾在傳產與國貿業務十餘年,透過 IVF 擁有龍鳳胎,人生進入育兒與早療新章。在身分轉換中,我開始紀錄生活、反思教育,分享每一位媽媽在拉扯中尋找自己的真實歷程。
twins Mommy的其他內容
2025/06/24
陪國小四年級的小姪女逛書店時,我發現她選的讀物幾乎都是漫畫書,讓我非常驚訝。現今童書市場大量漫畫化,從故事書、科學書到期刊,幾乎都用漫畫風呈現。雖然漫畫有趣,但我擔心孩子如果一開始只習慣漫畫,是否會影響未來的閱讀深度、審美能力和專注力。這篇文章分享我的思考與建議。
2025/06/24
陪國小四年級的小姪女逛書店時,我發現她選的讀物幾乎都是漫畫書,讓我非常驚訝。現今童書市場大量漫畫化,從故事書、科學書到期刊,幾乎都用漫畫風呈現。雖然漫畫有趣,但我擔心孩子如果一開始只習慣漫畫,是否會影響未來的閱讀深度、審美能力和專注力。這篇文章分享我的思考與建議。
2025/06/03
當媽媽後,我陪孩子從兒歌開始接觸英文。我們不是雙語家庭,只是透過音樂、繪本和生活互動,讓英文變得像遊戲一樣自然。孩子開口說出第一句英文的那一刻,我超級感動。這篇文章分享我們家的英語啟蒙歷程,也希望讓更多爸媽知道:英文不用完美,也能陪孩子快樂學習、溫柔長大。
2025/06/03
當媽媽後,我陪孩子從兒歌開始接觸英文。我們不是雙語家庭,只是透過音樂、繪本和生活互動,讓英文變得像遊戲一樣自然。孩子開口說出第一句英文的那一刻,我超級感動。這篇文章分享我們家的英語啟蒙歷程,也希望讓更多爸媽知道:英文不用完美,也能陪孩子快樂學習、溫柔長大。
2025/05/29
兒子8個月大時語言發展遲緩,每天陪伴訓練,從咀嚼肌練習、共讀繪本到音樂互動,一年內語言大躍進順利畢業早療。這篇文章記錄我們家的引導方法與親身經驗,分享語言刺激技巧與陪伴心得,給正在努力的你一些參考與力量。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節奏,找到適合的方法最重要。
2025/05/29
兒子8個月大時語言發展遲緩,每天陪伴訓練,從咀嚼肌練習、共讀繪本到音樂互動,一年內語言大躍進順利畢業早療。這篇文章記錄我們家的引導方法與親身經驗,分享語言刺激技巧與陪伴心得,給正在努力的你一些參考與力量。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節奏,找到適合的方法最重要。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有沒有遇過一種情況?在餐廳裡,碰上隔壁桌的孩子因為不好好吃飯在哭鬧著,孩子的媽媽後來爆發,孩子的哭聲也更大了 跟所有的孩子一樣,我的兩個孩子也都有曾經在餐桌上哭鬧的情況 那時的我總是狠下心地對他們說:「不要哭!不然你就自己出去哭完再進來!」 這種方法簡單粗暴但的確有效⋯⋯
Thumbnail
有沒有遇過一種情況?在餐廳裡,碰上隔壁桌的孩子因為不好好吃飯在哭鬧著,孩子的媽媽後來爆發,孩子的哭聲也更大了 跟所有的孩子一樣,我的兩個孩子也都有曾經在餐桌上哭鬧的情況 那時的我總是狠下心地對他們說:「不要哭!不然你就自己出去哭完再進來!」 這種方法簡單粗暴但的確有效⋯⋯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介紹《放心,放手的自然教養》書中分享,在面對情緒失控的孩子時,父母可以試著執行的三個原則與四個步驟。
Thumbnail
介紹《放心,放手的自然教養》書中分享,在面對情緒失控的孩子時,父母可以試著執行的三個原則與四個步驟。
Thumbnail
有天帶著兩個孩子外出吃飯時,隔壁桌的孩子因為不好好吃飯在哭鬧著,孩子的媽媽後來爆發,孩子的哭聲也更大了 這一幕讓我回憶起孩子小時候,跟所有的孩子一樣,他們也都有曾經在餐桌上哭鬧的情況 那時的我總是狠下心地對他們說:「不要哭!不然你就自己出去哭完再進來!」
Thumbnail
有天帶著兩個孩子外出吃飯時,隔壁桌的孩子因為不好好吃飯在哭鬧著,孩子的媽媽後來爆發,孩子的哭聲也更大了 這一幕讓我回憶起孩子小時候,跟所有的孩子一樣,他們也都有曾經在餐桌上哭鬧的情況 那時的我總是狠下心地對他們說:「不要哭!不然你就自己出去哭完再進來!」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自己搞定了,「孩子的情緒」就只是一個客觀事件。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自己搞定了,「孩子的情緒」就只是一個客觀事件。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面對哭泣的友伴、或是突發的狀況,孩子沒有像大人一樣的能力,可以馬上判斷事情的經過、或是立即反應下一步,因此站在一旁什麼都不說,是很正常的。
Thumbnail
面對哭泣的友伴、或是突發的狀況,孩子沒有像大人一樣的能力,可以馬上判斷事情的經過、或是立即反應下一步,因此站在一旁什麼都不說,是很正常的。
Thumbnail
昨日看到新聞描述一對藝人夫妻因為三歲小孩在外面哭鬧不想使用公共廁所而決定立即返家,並且表示教育不能等,希望小孩能謹記在心。 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不禁讓我想起過去也曾經有人告訴我類似的方式,只要小孩在外面哭鬧絕對不要猶豫立即返家,或是小孩不吃飯就馬上倒掉,若是不收拾玩具就是直接扔進垃圾車。 看似有
Thumbnail
昨日看到新聞描述一對藝人夫妻因為三歲小孩在外面哭鬧不想使用公共廁所而決定立即返家,並且表示教育不能等,希望小孩能謹記在心。 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不禁讓我想起過去也曾經有人告訴我類似的方式,只要小孩在外面哭鬧絕對不要猶豫立即返家,或是小孩不吃飯就馬上倒掉,若是不收拾玩具就是直接扔進垃圾車。 看似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