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土與精神之間—— 從楊元太〈親情〉、〈太極〉、〈山韻〉系列透視工藝思維與物質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將土燒硬的執念:從〈親情系列〉透視工藝思維

在楊元太〈親情系列〉中,我們看見的不只是陶土的形體,而是材料本身的參與。這些未經釉彩覆蓋、粗糙質樸的陶甕,在表面皴裂、交疊與內陷的造型之中,保留了火、手與土三者之間衝撞後的痕跡。正如 Glenn Adamson 所言,工藝從不僅是創造形式,更是透過「與材料對話」來生成知識的實踐。

楊元太曾說:「我只是想把土燒硬。」這句話初心乍看平凡,卻蘊含深層的物質轉化過程中的智慧。在 Adamson 的語境中,這種思維並非單純的職人技術,而是一種讓物質引領創作方向的哲學姿態。為了要讓土按照他所期望或是所謂曾想像的方式「燒硬」,他必須去了解這所有過程中所有連結的元素或變因,陶土的重量、濕度、韌性,與藝術家的手勢、情緒、呼吸共同塑造了這些不穩定、卻堅實的造形,體現出 "thinking through craft" 的精神。

〈親情系列〉中最令人動容的,是陶土承載情感重量的能力:那個投擲上去的小甕不只是形式的設計,它是哀悼的力道,是對逝去母親的情感壓縮,是一次非語言性的思維實踐。這正呼應 Adamson 所述:工藝不是藝術的他者,而是一種可行的思想結構。

二、變形與宇宙觀的具象:從〈太極系列〉探討物質的能動性

〈太極系列〉的創作靈感來自街邊爆裂的輪胎,楊元太從這些破損、變形的形象中,開展對造型張力與動態平衡的思索。這種將偶然物象轉化為雕塑語彙的行為,正是 Jane Bennett 所言 "vibrant matter" 的體現——材料不只是工具,更是創造的共同參與者。

在這些作品中,陶土似乎不再服膺於人的意志,而是自行鼓脹、撕裂、扭轉。這種非對稱、內爆式的造型語言,讓我們感受到一種來自材料本身的生命力。正如 Bennett 指出:物質具備能動性,它與人類共同構成了世界的生成機制。

這些作品不再追求典雅的對稱性或器皿功能,而轉向身體性與能量流動的表現,強調材料的反抗性與潛在力量。陶土在窯中接受火的洗禮後所留下的痕跡——火痕、收縮、扭曲——正是物的聲音,是物質的反思力,是一種 "thing-power" 的證明。

三、凝視大地:〈山韻系列〉中的地方性與物質倫理

若說〈親情〉與〈太極〉系列關注的是內在情感與宇宙觀的形變,那麼〈山韻系列〉則是對土地的長期凝視與轉譯。這些以山形意象為主的抽象陶雕作品,不再具備實用性,而是成為一種與地方、歷史、身體記憶連結的形體。

Adamson 在談及工藝的邊緣性時指出,工藝常處於美術與設計之外,是一種第三種位置。而在楊元太的創作中,〈山韻〉所顯現的,正是這種對地方性(locality)的深度擁抱。他不僅以「山」作為形式,也將時間、風土、鄉愁與地理記憶揉進材料之中。

陶土本身即來自大地,其本質是地方的物質。透過楊元太的手,這些土不再只是中性的原料,而成為了對台灣地景的精神再現。在這些作品中,我們看見土地記憶的物質化,也看見一種工藝倫理:不以自然為資源,而是以土為共生者,展現人與物質的和解關係。

四、結語:工藝即思想的實踐

楊元太的創作歷程不僅僅是藝術發展史的個案,更是工藝理論的實踐體現。他的作品橫跨情感、身體、土地與宇宙觀,以陶土作為思想的介質,建構出一套屬於台灣的物質哲學。正如 Adamson 所言:"Thinking through craft" 是一種從物質中思索的方式。

透過〈親情〉的傷痕與溫度、〈太極〉的張力與爆裂、〈山韻〉的靜默與記憶,楊元太為我們示範了如何透過陶土,不只是創作物件,而是創造理解世界的方法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庫頭的沙龍
4會員
26內容數
如題
老庫頭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01
楊元太生於1939年的嘉義朴子佃農之子,創作出融合現代藝術與東方哲思的雕塑作品。從早期的實驗性陶塑到晚期的公共藝術裝置,作品展現出對材料、生命與土地的深刻體悟。本次包含早期實驗作品、大型陶雕、以及佛像半數未曾公開展出之作品等,呈現藝術家與家鄉土地之間深厚的情感連結。
Thumbnail
2025/07/01
楊元太生於1939年的嘉義朴子佃農之子,創作出融合現代藝術與東方哲思的雕塑作品。從早期的實驗性陶塑到晚期的公共藝術裝置,作品展現出對材料、生命與土地的深刻體悟。本次包含早期實驗作品、大型陶雕、以及佛像半數未曾公開展出之作品等,呈現藝術家與家鄉土地之間深厚的情感連結。
Thumbnail
2025/02/08
兒子的國中朋友跟他們分享打算成為消防員置產之後結婚的事。還在畢業製作的兒子顯然額外開始感受到社會壓力與自我期許的拉扯…… 聊起這事讓我想到自己年輕時對於擇偶、生子的一些基本想法。擇偶其實就是在調配家庭成員的人格特質元素,是一個唯一選擇沒有血緣親人的機會,所以希望自己的家庭有什麼特質其實就是擇偶的基
2025/02/08
兒子的國中朋友跟他們分享打算成為消防員置產之後結婚的事。還在畢業製作的兒子顯然額外開始感受到社會壓力與自我期許的拉扯…… 聊起這事讓我想到自己年輕時對於擇偶、生子的一些基本想法。擇偶其實就是在調配家庭成員的人格特質元素,是一個唯一選擇沒有血緣親人的機會,所以希望自己的家庭有什麼特質其實就是擇偶的基
2024/11/28
本文探討楊元太老師的藝術理念及其創作歷程,解析楊元太如何透過陶藝作品表達個人的生命歷程與情感,展現陶土材質的時代性意義。結合對其作品的理解及藝術創作背後的文化與心理背景,針對藝術界的貢獻與影響進行分析,呈現其在當代藝術中的重要地位。
Thumbnail
2024/11/28
本文探討楊元太老師的藝術理念及其創作歷程,解析楊元太如何透過陶藝作品表達個人的生命歷程與情感,展現陶土材質的時代性意義。結合對其作品的理解及藝術創作背後的文化與心理背景,針對藝術界的貢獻與影響進行分析,呈現其在當代藝術中的重要地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次的主題是明代文獻中提到的紙槌瓶,本文詳述了紙槌瓶的歷史以及中國燒青花瓷的發展,特別著重於使用鈷料的過程和技術。此文對於紙槌瓶和清代燒青花瓷的特點和製作工藝做了詳細的介紹。
Thumbnail
這次的主題是明代文獻中提到的紙槌瓶,本文詳述了紙槌瓶的歷史以及中國燒青花瓷的發展,特別著重於使用鈷料的過程和技術。此文對於紙槌瓶和清代燒青花瓷的特點和製作工藝做了詳細的介紹。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元代龍泉窯外銷陶瓷的特徵及製作工藝,從歷史演變和技術特點進行了詳細描述。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元代龍泉窯外銷陶瓷的特徵及製作工藝,從歷史演變和技術特點進行了詳細描述。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對宋代鈞窯的研究,並描述了窯工的工藝技術和窯燒過程。透過分相釉的應用,鈞窯具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驚喜感。同時,文章也分享了一些對於這件出土鈞窯盤的猜想和分析。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對宋代鈞窯的研究,並描述了窯工的工藝技術和窯燒過程。透過分相釉的應用,鈞窯具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驚喜感。同時,文章也分享了一些對於這件出土鈞窯盤的猜想和分析。
Thumbnail
泥҉ 土҉ 有҉ 埋҉ 葬҉ 父҉ 親҉ 的҉ 香҉味҉҉ 嫩҉ 葉҉ 有҉ 母҉ 親҉ 血҉ 汗҉ 的҉ 香҉ 味҉ _____ 節自 巫永福《泥土》
Thumbnail
泥҉ 土҉ 有҉ 埋҉ 葬҉ 父҉ 親҉ 的҉ 香҉味҉҉ 嫩҉ 葉҉ 有҉ 母҉ 親҉ 血҉ 汗҉ 的҉ 香҉ 味҉ _____ 節自 巫永福《泥土》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關於中國出土古董,介紹了明器與窖藏文物的歷史和背景。文章並對出土物品的特點做了詳細描述,是一篇適合古董愛好者閱讀的文章。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關於中國出土古董,介紹了明器與窖藏文物的歷史和背景。文章並對出土物品的特點做了詳細描述,是一篇適合古董愛好者閱讀的文章。
Thumbnail
漢綠釉代表中國古代上釉燒製的基本能力,探討其出土地點和工藝特徵,並闡述土沁和水蝕對釉層的影響。
Thumbnail
漢綠釉代表中國古代上釉燒製的基本能力,探討其出土地點和工藝特徵,並闡述土沁和水蝕對釉層的影響。
Thumbnail
尋根之旅:給古文典故一個新生命。
Thumbnail
尋根之旅:給古文典故一個新生命。
Thumbnail
日本刀地肌鍛造的過程非常精細和複雜,對於愛刀家以及任何對日本刀有興趣的人來說,值得深入研究和了解。此外,文末也包含網友的相關提問和奉行專業答覆之互動內容,十分有趣。 本篇獻給已經購買過日本刀入門書的同好,一解對地肌的疑惑。而剛接觸日本刀的同好,建議以關鍵字搜尋相關日本刀文章後再來看本篇。
Thumbnail
日本刀地肌鍛造的過程非常精細和複雜,對於愛刀家以及任何對日本刀有興趣的人來說,值得深入研究和了解。此外,文末也包含網友的相關提問和奉行專業答覆之互動內容,十分有趣。 本篇獻給已經購買過日本刀入門書的同好,一解對地肌的疑惑。而剛接觸日本刀的同好,建議以關鍵字搜尋相關日本刀文章後再來看本篇。
Thumbnail
中唐「詩豪」劉禹錫作品流傳甚廣,其中《竹枝詞》系列作品頗受後代讀者之喜愛。在此選出兩首《竹枝詞》分析介紹,形式上各自獨立,詩歌的內容都在書寫普遍的人情世態。兩詩原文如下: 城西門前灩澦堆, 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惱人心不如石, 少時東去復西來。(其一) 瞿塘嘈嘈十二灘, 人言道路古來難。
Thumbnail
中唐「詩豪」劉禹錫作品流傳甚廣,其中《竹枝詞》系列作品頗受後代讀者之喜愛。在此選出兩首《竹枝詞》分析介紹,形式上各自獨立,詩歌的內容都在書寫普遍的人情世態。兩詩原文如下: 城西門前灩澦堆, 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惱人心不如石, 少時東去復西來。(其一) 瞿塘嘈嘈十二灘, 人言道路古來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