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鍊魂】【附章-愛的論文】第四十五回 9.2馬斯洛需求階層論與人之處境...-9.2.1人之意念和生理需求(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本能之愛的偏態心理之發展,是踐踏生命、蔑視生命、虛耗生命、傷害生命的死之本能發展。

  被消耗的本能不斷擲向空虛的需求滿足當中,因此需要更多更刺激更劇烈的激動感覺才能在空虛中得到自己仍然活著的感受。

  此狀態正如佛洛姆所言的「戀屍癖」的社會性格發展:「佛洛姆賦予『戀屍癖』概念以更豐富的社會性涵義,把它看作一種性格特質,指人的性格中仇視生命、嚮往死亡的傾向。具有這種傾向的人被所有無生命的事物所吸引,迷戀於屍體、糞便、汙垢及一切腐朽的東西,經常夢見兇殺、鮮血、骷髏......喜歡談論疾病、埋葬、死亡。當他談論死亡時,就好像恢復了生機。這種死之愛的傾向必然意味著對暴力的熱愛。人生最輝煌的事業不是創造生命,而是毀滅生命。」[224]

  而在我們的觀點中,即使是死之愛的本能發展,仍依然可以是追求自己之生存意義的探索。

  如何為生?

  如何為死?

  自己存在意義為何?

  生於此的目的為何?

  為何不能談論這些死的禁忌?

  為何談論這些就得要被譴責?

  人生不是都要毀滅,都是走向死亡嗎?為何不能討論?

  關於這些,因為寶貝龍比我的心得還多。

  他過去自己寫的作品便曾以血腥殘忍與人性本惡為主,相關作品也看了不少。

  而他本人也常常看到許多作品的作者會以描寫悲情與苦悶的人生為榮,還聽說過某作者為描寫社會黑暗面而讓自己深入其中的例子,所以這些話題,他老早見怪不怪了。

  而且我們也與一些年輕學員交談過類似的話題。

  他們侃侃而談如何折斷別人手腳,如何卸掉別人關節等內容,湊巧還有護理系的在現場,所以談論內容有點太深入。

  我不太能適應這類話題。

  但寶貝龍依然能陪他們繼續聊。

  而聊完後居然還以此為基礎,將他們的思考往生命的方向帶入,剖析他們目前的談論話題只偏向死的一面,尚未探索生的一面,還以《十牛圖》說明他們所處的階段,講解進入第幾階的狀態後,其態度就會開始轉變為重視其他生命的感受。

  但他也說,現在即使只涉獵死亡的議題也沒有沒關係,因為這只是起點。

  死亡與生命互為兩面,了解死亡到了某種程度也會開始對生命產生興趣。

  不過,這些年輕學員倒都有一個特點,都是被說笨或被說奇怪,其行為也不為家長所接受的年輕人——可是他們思考議題的深度與方向,卻是很多成年人避而不談的內容。

  是成年的家長們在迴避這些小孩提出的問題,才以笨或奇怪的評價遏止問題的深入嗎?

  因有這些體驗,我們發現不去反對年輕人談論死亡本能的興趣,倒可種下他們對生命感興趣的種子。

  因為每個小孩一出生都是最靠近死亡的存在——無論是需要被人養育才能存活的實際情狀,或以哲學性角度探討的死與新生之意義而言。

  成年人避開、否定的話題,均會讓小孩們對於自己意欲探索的內在產生更多疑惑,刺激更大的好奇心。

  尤其,向成年人們詢問後還被責備的話,小孩們為了對抗因其產生的挫折,彌補失去的信心,對於相關的話題,他們將會以更深入或更劇烈的方式去索要答案。

  然若長期又不得解答,便可能會採取某些實際行動自己去深入探索。

  到那時,那份探索行為將可能會讓社會或父母付出意想不到的代價。

  如果是因緣際會的,這份探索有了正向發展,那一切便可皆大歡喜。

  如果是這份探索發展出了負向延伸的偏態作為,那這份代價的支出,會否高於我們主動去探索並嘗試回答小孩們的問題的代價呢?

  如回答不出來,則可誠實說,至少小孩們可以感覺自己的問題是可以被認真對待的,而不是某種避之唯恐不及的禁忌。

  隨後,如果想要繼續找答案,小孩們或許可能會自己繼續深入,但應該不會採取太激烈的方法,因為,這是可以認真穩重對待的問題,而不是某種需要觸犯禁忌的驚險領域。

  當然,也可能感覺長輩們既然回答不出來,那他就換個話題。因為小孩們只是想與長輩們多多親近。

  所以,他們也許會更希望邀請長輩跟著他們一起深入探索這個話題。

  不管如何,其結果都會比較好。

  關於此,《愛的藝術》中有一段描述:「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孩子們很顯然的用這種方式來取得知識。孩子們常把某些東西拆散或打破,以便了解它;有時後他們會把小動物弄死;他們會很殘忍的扯斷蝴蝶的翅膀,以便了解它,弄清楚它的秘密。這種殘忍是以更深的一種東西為動機;希望了解東西和生命的秘密。」[225]

  因此,本能之愛有探索死亡的愛欲,也有充分為生命感動的生欲,亦有結合了愛欲與生欲而產生的性欲,而對於文化制約及本能衝動,也是處於最難自我克制、自我覺察的階段。

  如果生理需求之滿足未有得到圓滿,此階段將是最容易衝動行事、意識干擾最難、且幾乎全依賴直覺反應或習慣反射行事的愛之行為。

  雖然有些人會說這不是愛,但我們依然給予一個「未成熟的愛」的愛之概念。

  這個階層的愛——本能之愛,或是生理之愛,又或意念之愛(只有很單純的意念)——所呈現的人之愛的原型,可以是非常可愛的小動物,也可能會是異常危險的兇猛異獸。

  在此階段,如我們看到演化生物學的動物之愛,性與繁衍的主題向來都是他們關注的焦點。

  例如,我們實際就碰過人生的願望就是生一個小孩的婚姻之愛。

  或是許多人都很熟悉的,一被碰上就被問——生小孩了沒?

 

[注釋]=================

[224]郭永玉.孤立無援的現代人:弗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M).台北市:貓頭鷹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0.11.p203-p204

[225]埃里西.佛洛姆(Erich Fromm).孟祥森譯.愛的藝術(M).台北市:志文出版社.2003.08.p5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鍊魂師-靈魂升級之旅
14會員
240內容數
人工智能普及的未來,靈魂自我的呈現將越來越重要! 靈魂強大的人,一舉手一投足一開口一下筆均氣勢非凡,怎麼鍊成的? 看過雙眼有靈魂智慧的人嗎?內在世界是如何呢? 充滿靈魂力量的商品呢? 歡迎參觀鍊魂師養成工房,找到屬於你的靈魂解答,練成你的靈魂未來!
2025/07/07
「本能之愛」。是一種只依賴天生直覺或天生衝動去愛的動物之愛。 動物之愛可以很溫馨,也可以很粗暴,也可以很混亂,也可以很激烈又刺激,亦可以是因性吸引或性魅力便交纏在一起的感官之愛。 它可以很美,也可以很醜陋。 它是我們的社會對其評價最極端兩面的愛。
Thumbnail
2025/07/07
「本能之愛」。是一種只依賴天生直覺或天生衝動去愛的動物之愛。 動物之愛可以很溫馨,也可以很粗暴,也可以很混亂,也可以很激烈又刺激,亦可以是因性吸引或性魅力便交纏在一起的感官之愛。 它可以很美,也可以很醜陋。 它是我們的社會對其評價最極端兩面的愛。
Thumbnail
2025/07/06
「需求」一詞較接近desire(渴求、要求、欲望),而非need(需要、必要)。「需要」是須要被完成、完善的目標,「需求」則是須要被實現與實踐的欲望;前者是某種客體存在,因客體而有相關作為,後者則是源發自本體內在的內隱訊息,因受外在客體訊息激發而外顯......
Thumbnail
2025/07/06
「需求」一詞較接近desire(渴求、要求、欲望),而非need(需要、必要)。「需要」是須要被完成、完善的目標,「需求」則是須要被實現與實踐的欲望;前者是某種客體存在,因客體而有相關作為,後者則是源發自本體內在的內隱訊息,因受外在客體訊息激發而外顯......
Thumbnail
2025/07/06
依馬斯洛的描述,認知需求及審美需求與基本需求的關係也絕不是層級上的上下關係,而是一種與基本需求發展密切關聯相互影響的關係。 所以,我們嘗試以新的角度去圖解需求層次理論;其圖形不再是金字塔,而是方塊,可稱為馬斯洛需求方塊。
Thumbnail
2025/07/06
依馬斯洛的描述,認知需求及審美需求與基本需求的關係也絕不是層級上的上下關係,而是一種與基本需求發展密切關聯相互影響的關係。 所以,我們嘗試以新的角度去圖解需求層次理論;其圖形不再是金字塔,而是方塊,可稱為馬斯洛需求方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透過深入認識依戀效應的理論與應用,解開人際關係糾結,並掌握自己的情感與潛意識,實用可靠的工具書。
Thumbnail
透過深入認識依戀效應的理論與應用,解開人際關係糾結,並掌握自己的情感與潛意識,實用可靠的工具書。
Thumbnail
愛的最終的形式,是天父允許他所是的生命,經由每個人以成為不斷前進的願望。 愛的最純粹形式,是天父給予每個人的自由意志,以便透過運用那個自由意志,你得以探索思想的多元維度,並把自己擴展得更加偉大,從而擴展神的心智。
Thumbnail
愛的最終的形式,是天父允許他所是的生命,經由每個人以成為不斷前進的願望。 愛的最純粹形式,是天父給予每個人的自由意志,以便透過運用那個自由意志,你得以探索思想的多元維度,並把自己擴展得更加偉大,從而擴展神的心智。
Thumbnail
當我們探索人類存在的奧秘時,靈魂的概念總是居於核心位置。靈魂,這個古老而神秘的詞匯,喚起了關於意識、存在和生命本質的深刻思考。在不同的文化和哲學傳統中,靈魂被視為人類獨特性的象徵,是我們與宇宙連接的橋樑。然而,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對於靈魂的理解和追求往往變得模糊和商業化,使得有許多人常常追求身心靈的完
Thumbnail
當我們探索人類存在的奧秘時,靈魂的概念總是居於核心位置。靈魂,這個古老而神秘的詞匯,喚起了關於意識、存在和生命本質的深刻思考。在不同的文化和哲學傳統中,靈魂被視為人類獨特性的象徵,是我們與宇宙連接的橋樑。然而,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對於靈魂的理解和追求往往變得模糊和商業化,使得有許多人常常追求身心靈的完
Thumbnail
人與生俱來擁有理性:他察覺到自己為生命的生命。他察覺到自己,察覺到其他人類,察覺到自己的過去,並察覺到自己未來的種種可能性。 這本書看了好久,終於在寒冷冬季看完它。閱讀過程中,有時不太理解佛洛姆想表達的「愛的藝術」,可是有時又好像能通透所謂的愛,不是只有情愛、親情之愛、人與人間的愛慕,而是對生活周
Thumbnail
人與生俱來擁有理性:他察覺到自己為生命的生命。他察覺到自己,察覺到其他人類,察覺到自己的過去,並察覺到自己未來的種種可能性。 這本書看了好久,終於在寒冷冬季看完它。閱讀過程中,有時不太理解佛洛姆想表達的「愛的藝術」,可是有時又好像能通透所謂的愛,不是只有情愛、親情之愛、人與人間的愛慕,而是對生活周
Thumbnail
這幾個月得出了: 『一切生成的最初 #本質, 是“#體驗” 、也是“#願力 ”, 更是 #相輔相成。』 因而做了一些表象&本質上的詮釋 萬物皆有框架、而框架如同一種「包裝」 就像透過行銷的包裝,去吸引人,那樣子 透過文字的包裝,也能去傳遞“真理”的抽象概念 (如上上篇文【
Thumbnail
這幾個月得出了: 『一切生成的最初 #本質, 是“#體驗” 、也是“#願力 ”, 更是 #相輔相成。』 因而做了一些表象&本質上的詮釋 萬物皆有框架、而框架如同一種「包裝」 就像透過行銷的包裝,去吸引人,那樣子 透過文字的包裝,也能去傳遞“真理”的抽象概念 (如上上篇文【
Thumbnail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感受、心智與意識之間關係的科學證據
Thumbnail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感受、心智與意識之間關係的科學證據
Thumbnail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生命源起、感覺與文化對人類心智發展的影響
Thumbnail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生命源起、感覺與文化對人類心智發展的影響
Thumbnail
創傷的歷程是靈魂愛與智慧的選擇,為其療癒則是身而為人的你對自己人生的負責。 藉由療癒打開內在愛的視野,逐漸接近靈魂層次的意識高度。 最終,你會領悟到,所謂的創傷也僅是見證偉大之愛旅程的一部分,從未離開過愛的懷抱。
Thumbnail
創傷的歷程是靈魂愛與智慧的選擇,為其療癒則是身而為人的你對自己人生的負責。 藉由療癒打開內在愛的視野,逐漸接近靈魂層次的意識高度。 最終,你會領悟到,所謂的創傷也僅是見證偉大之愛旅程的一部分,從未離開過愛的懷抱。
Thumbnail
透過創造性的視覺心像觀想,我們可以將慾望形塑成圖像或想法,再將其以正向積極的方式發送到身體。這樣的信息充滿愛意,對身體健康有積極影響,因此愈充滿愛的信息,身體就愈健康、強壯且有活力。
Thumbnail
透過創造性的視覺心像觀想,我們可以將慾望形塑成圖像或想法,再將其以正向積極的方式發送到身體。這樣的信息充滿愛意,對身體健康有積極影響,因此愈充滿愛的信息,身體就愈健康、強壯且有活力。
Thumbnail
1、身 當然火辣激情又契合的性愛是絕對的,我們終究是人,會有七情六慾,會對於情慾的相互吸引,本來就會充滿渴望。 正視慾望並不可恥,越早體認到這件事,會避免掉很多人生/感情路上的叉路。 2、心 而對於多數人來說,撇除掉生理上的需求,在心理/精神層面有愛,是讓我們更加渴望與另一半在抱抱貼貼互
Thumbnail
1、身 當然火辣激情又契合的性愛是絕對的,我們終究是人,會有七情六慾,會對於情慾的相互吸引,本來就會充滿渴望。 正視慾望並不可恥,越早體認到這件事,會避免掉很多人生/感情路上的叉路。 2、心 而對於多數人來說,撇除掉生理上的需求,在心理/精神層面有愛,是讓我們更加渴望與另一半在抱抱貼貼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