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幫直營店店長上第三梯「領導力」課程時,我一樣在開場用了這段話:「領導力是一種讓人願意跟你走的影響力。但在你能帶人之前,你得先讓人相信你。」看著店長們的眼盯著螢幕上的文字,似乎在反覆咀嚼,突然在我腦海裡,閃出了一個畫面,一位不久前接觸的朋友的表情。
這位來做職涯諮詢的朋友,不是主管,是部屬。他的問題,是職場信任感的另一面鏡子。課堂上我談的是「主管要取得部屬信任」。而困住他的,是「部屬沒辦法讓主管安心」。
這位朋友的履歷閃亮,卻走得滿是迷霧他眼神清澈,談吐乾淨,態度沉穩。履歷攤開,每一家公司都是市場熟面孔。活脫脫就是個職場精英的模樣。但他說出自己的故事時,我聽到了一種難以定義的疲憊:「我做對所有事,卻始終無法讓主管安心。」他不是那種鋒芒畢露的人。他的光,是你靠近了才會感受到的。做事穩、反應快、沒什麼人挑得出毛病。主管常常一開始就非常欣賞他。交付大任、給予期待,他也做得漂亮。可是越做越好之後,氣氛卻開始變了。主管不讚賞,開始懷疑;不親近,開始退縮。當他累積愈來愈多的成績貌似成功時,他卻越感覺自己被邊緣化。
愈換愈大,卻愈走愈小
他的公司越換越大,但職位卻始終沒升,卡住了。他曾經轉去小公司,只為了換取更高職稱。表面看似升級,實際卻像進了更窄的路。不久後,他又回到大公司了。接受原來的職位、原來的頭銜,像是繞了一圈,又回到起點。
他問我:「職場裡是不是有一種命運,不會升遷的命運?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麼多位主管都不願意升我?」他的能力沒問題,他知道自己能做事。但他無法實在解釋,為什麼這麼多年來,升遷總是卡住。去應徵新工作時,也無法說得過去。好幾次以為要升了、主管也明確表態,但最後都不了了之,像是什麼被悄悄撤回了。
真正的問題,不在能力,而是讓人「感覺」有風險,不安全
在《程天縱談管理》裡有一句話我印象深刻:「主管的兩個重要任務: 第一個是設定時程表讓進度/結果產生、第二個是降低風險。」
你的能力完成了第一項目標,在時程內,交出了合格的結果。但主管只要感覺無法掌控你,就會在第二項上卡住。你做得太好、太快、太準,結果反而讓主管不知該如何跟上你、甚至開始懷疑你。你不謀位,但你的表現太像能奪位的人。主管開始害怕你哪天「不受控」——這種猜忌,就成了信任的裂痕。
你需要的,不是示弱,而是「讓人放心」這不是叫你裝傻,也不是要你故意拖慢自己。而是你得知道,在職場裡,真正的信任感不是你給主管的,而是主管「自己覺得」安心。你不能只靠表現說話,你得建立「讓人靠近不會不安」的存在感。你的光不能讓人眩暈,必須是能一起前行的明亮。
這是給那些優秀卻始終被警戒的人,如果你愈換愈大、卻愈走愈空,這篇就是寫給你的。
如果你做對所有事、結果卻愈來愈孤立,那你可能需要學的,不是更強的能力,而是更高的信任辨識度與安全感管理力。你不缺成績,你缺的是一個讓人敢把未來交給你的氛圍。在職場裡,做個讓主管安心的人,不只是升遷的捷徑,也會讓貴人願意給你機會、拉你一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