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上碩士在職專班之前,我先選擇了就讀企管碩士學分班,利用三個學期的時間完成了18學分,順利取得結業證書。這段學習經歷對我後續的備考,以及確認自己是否真的適合碩士進修,幫助非常大。
一、報名動機|重新規劃人生的起點
最初會規劃攻讀企管碩士學位,是因為意識到自己在管理職務上的轉變,以及對未來職涯發展的思考。
這樣的想法,其實來自於疫情期間的一次外部稽核。當時的稽核老師七十歲了,卻仍非常健談,熱情地分享生活與工作經歷。那一刻我忽然反思:
「如果就這樣一直按部就班地工作,做著不上不下也不感興趣的工作,等到我七十歲時,還能像他一樣對生活充滿熱情嗎?」
稽核結束後的那一週,我不幸地也確診了 Covid-19。在那段隔離的日子裡,我有了很多與自己獨處的時間,於是下定決心重新擬定方向,包括:開始運動、準備專業證照、以及進修學習的計劃。
「自我實現,是一種很虛妄的事,但它真的很重要。」
二、報名原因|為什麼選擇學分班?
主要誘因:分擔風險
- 減輕學業壓力:成大在職專班畢業需修滿 45 學分,而學分班最多可抵免 18 學分,對在職考生來說是一大助力。
- 減少經濟負擔:學分班第一學期有早鳥優惠,每學分費用為 4,200 元,之後為 4,500 元,且每學期只需繳交學雜費約 2,000 元;然而,碩士在職專班的學分費為 4,650 元,每學期學雜費則為 11,580 元。
- 考情分享與名額優勢:每年舉辦【碩士在職專班考情資訊分享座談會】,學分班學長姐會分享備考經驗與準備方向。成大碩專班招生約 30~35 人,其中約有 60% 錄取者來自學分班。
其他考量因素:
1.非本科生的探索
由於我大學科系非本科生,也缺乏相關學科背景。報名學分班,是希望透過學分班的課程學習實際了解企管內容,看自己是否能適應,培養專業學域的興趣,也補強自己的管理學科的知識斷層。
2.為什麼選成大企管?
雖然南部中山企管較有名氣,但是最大的考量在於交通便利性——往返時間及距離,所以選擇成大;再者,更重要的是,成大本身就有豐富的資源與,這也是吸引我報名的關鍵原因。
(三)學習心得
如果你的目標是考取碩士在職專班,那麼這段學分班的學習過程絕對是值得的,雖然不是必要的。同理,如果非以碩專為主要目標,那就更……!
• 優點
- 循序漸進地重返校園生活:從零開始重新適應上課、閱讀、寫作、報告,對於離開校園多年的我來說是一種重塑「學生」身分的過程。
- 接觸多元學習資源:透過課程學習,接觸到管理書籍、商業雜誌、案例分析等,可以慢慢窺見企管面貌。
- 確認是否適合繼續深造:這段期間也是自我試探的過程,如果不適應,其實也不一定非得考碩士。
事實上,在準備備審資料的研究方向時,還在猶豫這件事情,感謝同學給予很大的鼓勵很信心,還是衝一波了。 - 建立人脈、互相打氣:分組報告讓我有機會和同學熟悉起來,有人是同產業,也有來自完全不同背景的學員,這些交流都能讓學習更立體、真實且有趣。
• 缺點
並不是每個老師都很認真授課的,畢竟是夜間的學分班課程,有時會讓人有點失望,下班後趕去上課已經很累,如果碰上課程內容又不扎實,真的會讓人心很累。
有時真的會忍不住地想:「我躺在沙發上不好嗎?」
三、結語|給正在考慮的人
認真希望這些經驗可以提供給:正考慮報名企管碩士或學分班的你。每個人的背景不同,但若你也正經歷職涯的轉折,或渴望有新的挑戰與成長,學分班也許會是一個溫柔的開始。
緩慢前行,一步一步來,先走進教室,再思考未來的方向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