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餵指令」:教學生如何與 AI 協作,深化個案分析能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上一篇文章,我們介紹了如何運用哈佛大學 Michael Roberto 教授的「3C 模型」〈[A Framework to Analyze Cases Using AI to Enhance Decision-Making Skills](https://hbsp.harvard.edu/inspiring-minds/framework-analyze-cases-using-ai-enhance-decision-making-skills)〉(Roberto, 2024),來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考慮 (Consider)、審慎的選擇 (Choose),以及對執行的承諾 (Commit)。

但這個經典的決策框架,在今日的教學現場,卻立刻遇到了一個強大的變數:生成式 AI。這引發了我更深一層的思考:當學生能夠輕易地讓 AI 產出選項、甚至代為評估分析時,我們該如何確保他們仍在進行真正的思辨?「3C 模型」會不會因此被打了折扣?

Roberto 教授在新的文章中提出的「PAQS」框架,正好能與「3C 模型」無縫接軌。PAQS 框架將學生與 AI 的互動,從單純的「問答」,轉變為一個嚴謹的分析流程。未來在課堂上,應該可以這樣引導學生:

  • 提問 (Prompt):第一步,是學習如何對 AI 下達一個「高品質的指令」。應該要告訴學生,不要只問「主角該怎麼辦?」,而是要扮演「AI 提問建築師」,設計出更結構化的問題,例如:「請你扮演一位麥肯錫顧問,使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這家公司的產業競爭環境,並列出三大主要威脅。」
  • 分析 (Analyze):當 AI 生成答案後,不能全盤接受。應該要求學生扮演「評論家」的角色,去分析 AI 的產出:「AI 提供的分析是否完整?它的論據來自個案中的哪些資訊?有沒有遺漏關鍵的細節?」
  • 質疑 (Question):這是最關鍵的一步。應該鼓勵學生像一位嚴格的經理,去挑戰 AI 這個顧問。「你提出的這個策略,最大的風險是什麼?你的分析基於哪些核心假設?如果這些假設是錯的呢?請提出三個反對你自己論點的看法。」
  • 綜合 (Synthesize):最後,學生必須將自己的判斷與 AI 的分析成果結合起來。應該提醒他們:「AI 是你的分析師,但最終的決策者是你。現在,請整合 AI 的觀點、你對它的質疑,以及你自己的洞察,提出你的最終建議與行動方案。」

這個框架的價值,在於它將 AI 從一個看似能提供「標準答案」的作弊工具,轉變為一個能激發深度思考的「對話夥伴」。它提醒我們,身為教育者,我們的角色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思維能力的「引導者」。我們不必害怕 AI,而是要教會學生如何駕馭它,讓他們在未來成為一個既能善用科技,又具備獨立批判精神的工作者。

參考文獻

Roberto, M. A. (2024, January 24). _A framework to analyze cases using AI to enhance decision-making skills_. Harvard Business Publishing Education. [https://hbsp.harvard.edu/inspiring-minds/framework-analyze-cases-using-ai-enhance-decision-making-skills]

圖片來源:Dall. E生成

圖片來源:Dall. E生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oger學長的沙龍
25會員
442內容數
Roger學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10
在大學的管理學院裡,有些老師特別喜歡採用個案教學法,因為它能模擬真實世界的複雜性。但在實踐中,我們常面臨一個共同的挑戰:課堂討論開始沒多久,學生們就急於找出那個唯一的「正確答案」,彷彿這是一場大型的猜謎遊戲。當有同學提出一個看似完美的方案時,討論便可能戛然而止,這也偏離了培養學生思辨與決策能力的初衷
Thumbnail
2025/07/10
在大學的管理學院裡,有些老師特別喜歡採用個案教學法,因為它能模擬真實世界的複雜性。但在實踐中,我們常面臨一個共同的挑戰:課堂討論開始沒多久,學生們就急於找出那個唯一的「正確答案」,彷彿這是一場大型的猜謎遊戲。當有同學提出一個看似完美的方案時,討論便可能戛然而止,這也偏離了培養學生思辨與決策能力的初衷
Thumbnail
2025/05/12
服務型機器人已進入我們生活的各種場景,但我們如何體驗與他們的互動?這篇文章探討不同 AI 智慧程度如何影響顧客體驗,以及顧客目標(如享樂或實用)如何成為關鍵變數。文章同時反思科技帶來的體驗與人性之間的界線。 這正是 Bart Larivière
Thumbnail
2025/05/12
服務型機器人已進入我們生活的各種場景,但我們如何體驗與他們的互動?這篇文章探討不同 AI 智慧程度如何影響顧客體驗,以及顧客目標(如享樂或實用)如何成為關鍵變數。文章同時反思科技帶來的體驗與人性之間的界線。 這正是 Bart Larivière
Thumbnail
2025/05/06
本文揭示房東照片中的微笑如何提升Airbnb房源3.5%的預訂率,並在高不確定性情境下效果更顯著。文章詳述研究過程與案例,分析其職場應用與局限性。結論建議職場工作者利用微笑建立數位信任,並反思其文化與真實性問題。
Thumbnail
2025/05/06
本文揭示房東照片中的微笑如何提升Airbnb房源3.5%的預訂率,並在高不確定性情境下效果更顯著。文章詳述研究過程與案例,分析其職場應用與局限性。結論建議職場工作者利用微笑建立數位信任,並反思其文化與真實性問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使用 AI 撰寫文章的挑戰和解決方法。指令過於精準會讓 AI 的文章缺乏變化和個人風格。建議將 AI 當作導師,利用其提問能力來引導思考,而非直接撰寫內容。這種方法不僅能加速思考過程,還能提升文章品質。經過一年的嘗試,作者體會到 AI 從助手逐漸成為思考夥伴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使用 AI 撰寫文章的挑戰和解決方法。指令過於精準會讓 AI 的文章缺乏變化和個人風格。建議將 AI 當作導師,利用其提問能力來引導思考,而非直接撰寫內容。這種方法不僅能加速思考過程,還能提升文章品質。經過一年的嘗試,作者體會到 AI 從助手逐漸成為思考夥伴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加強媒體素養教育 : 教導學生如何辨識AI生成的資訊,培養批判性思維。 設計更有針對性的作業 : 要求學生提供思考過程,而不只是最終結果。 結合AI與傳統教學 : 善用AI優勢,同時保留人際互動和深度討論。 定期檢視AI工具 : 了解其局限性,並向學生說明可能的錯誤。 .....
Thumbnail
加強媒體素養教育 : 教導學生如何辨識AI生成的資訊,培養批判性思維。 設計更有針對性的作業 : 要求學生提供思考過程,而不只是最終結果。 結合AI與傳統教學 : 善用AI優勢,同時保留人際互動和深度討論。 定期檢視AI工具 : 了解其局限性,並向學生說明可能的錯誤。 .....
Thumbnail
為了充分發揮AI的潛力,我們必須深入瞭解其運作模式和思考邏輯,並學會與AI對話的技巧。《ChatGPT提問課,做個懂AI的高效工作者》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實例,讓讀者更容易學會如何提出精準的問題,並享有提問課程的閱讀回饋。這對於想成為懂AI的高效工作者的人來說,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Thumbnail
為了充分發揮AI的潛力,我們必須深入瞭解其運作模式和思考邏輯,並學會與AI對話的技巧。《ChatGPT提問課,做個懂AI的高效工作者》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實例,讓讀者更容易學會如何提出精準的問題,並享有提問課程的閱讀回饋。這對於想成為懂AI的高效工作者的人來說,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Thumbnail
AI不僅能生成寫作範文,還能設計出符合教學目標的工作紙,分擔老師日常繁重的工作。
Thumbnail
AI不僅能生成寫作範文,還能設計出符合教學目標的工作紙,分擔老師日常繁重的工作。
Thumbnail
延續上週提到的,「有哪些不訓練模型的情況下,能夠強化語言模型的能力」,這堂課接續介紹其中第 3、4 個方法
Thumbnail
延續上週提到的,「有哪些不訓練模型的情況下,能夠強化語言模型的能力」,這堂課接續介紹其中第 3、4 個方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