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You Are Is Not Who You Are》:全錄女CEO的真實告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書名:Where You Are Is Not Who You Are

作者:Ursula Burns

推薦度:★★★★ 4/ 5

有聲書表現:★★★★ 4/ 5

購書平台:Amazon(電子書)/ Audible(有聲書)





⬛猶如在跟朋友聊天的一本書

記得好像有人說過,要判斷一本書的好壞,就是讀完時,作者是否能變成非常要好的老朋友,好像隨時都可以拿起電話天南地北地亂聊。

讀這本全錄前執行長Ursula Burns的回憶錄《Where You Are Is Not Who You Are》,就有這樣的感覺。

嚴格來說,這本回憶錄不是很有體系,時間軸也蠻混亂的,也許就因為是這樣,讀起來反而像是在跟朋友聊天,聽朋友說著自己的故事,各式各樣大大小小重要的不重要的事件與經歷,有沒有組織,有沒有體系,一點也不重要。

跟Ursula這位朋友聊完後,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她談階級


⬛Ursula談階級

才一開始,Ursula的故事就吸引我。

Ursula說,當她當上全錄執行長的時候,躋身美國頂尖財經圈時,最大的格格不入,是她跟其他財經人士沒有共通的語言。別人在公務之餘,穿梭各種社交場合如魚得水,但Ursula只想回家;別人的休閒活動是打小白球,她的問題是不懂小白球到底好在哪,還不如回家睡個飽覺實在些。

這樣的格格不入,其來有自。

就Ursula觀察,財經界許多呼風喚雨的重量級人物,從小環境不錯,衣食無虞,一路接受良好的教育,再加上自身的努力不懈,不凡的成就基本上指日可待。

而像Ursula這種出身單親移民家庭者,三餐著落不知何處,物質嚴重匱乏,從來不知「度假」為何物(吃都吃不飽了,哪來閒錢度假),也未聞有信用消費的信用卡機制(沒錢談什麼消費信用),雖然也努力唸書,努力工作,最後好像也闖出了不錯的成就,但長久以來的貧富落差及背景養成,造就了前述的格格不入。

走過這樣的人生經歷,Ursula特別重視「貧富階級落差」這議題的討論。


⬛才能是公平分配的,但機會不是。

Ursula說:「Talent is evenly distributed, opportunity is not.」
(才能是公平分配的,但機會不是。)

不是窮人的能力不好,而是窮人的機會少。

因此,在這本書中,如何提高階級的流動性,減少貧富落差,著墨甚多。其中,Ursula點出要強化美國中小學的教育。Ursula說,美國大學以上的學術教育,算得上是世界翹楚,但如果往下看,看中小學的教育,那真的是慘不忍睹,不僅良莠不齊,甚至拐瓜劣棗還隨處可見。教育資源的不平均,就成為一道隱形的門檻。

Ursula也直白地批評,美國大學目前主流的申請制度。大學申請需要寫履歷,寫自傳,檢附自己參與的社團活動、比賽獎項等等,某程度就排除了某些人,試想,如果有人在自己自傳中寫到「每天早上四點起床幫媽媽賣菜,賣菜找零當成練心算,蹺課去中央市場批貨是常態,目前最大的成就是能保住一家三餐勉強能溫飽。」請問,這種履歷被垂青的機率有多高?


⬛制度性冷漠對階級流動的影響

Ursula觀察到,制度性冷漠對階級流動的影響。

她說,走在貧民區,髒亂是最強烈的印象。環境髒亂也就算了,似乎生活在裡面的居民也不在意衛生或生活品質。

就算貧民區有一個人試圖想要改善自己居家的生活環境,嘗試清理環境,但很快就會被弄髒,既然在怎麼整理都是髒,那又何必花氣力去維護,乾脆一起向下沈淪,你髒我也髒,大家誰也不欠誰,一種惡性循環於焉形成。

各種的百廢待舉,一時之間也不知如何著手,執法人員或政府機關索性視而不見,全民上下都呈現「集體放棄」的惡性循環。之所以提到集體放棄心態所引發制度性冷漠的現象,是因為主流社會常常會拿少數在困境中脫穎而出者當例子,把鳳毛麟角當常態,販售「別人行,你也行」的理念,如果你現在無法擺脫困境,是因為你還不夠努力,所以你應該為自己的窮困負責。


⬛重視階級落差,並思考如何去創造相對公平的環境

Ursula提醒我們,重視階級落差,並思考如何去創造相對公平的環境。

Ursula對階級落差的觀察。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在成長過程中,好像很少人去觸碰或談論這個議題。沒有太多的商管名詞或科技名詞,也沒有華麗的管理哲學,但一路走來,經歷了太多的風風雨雨,在看似不經意的瞬間,Ursula好像連隨手一抖落的芝麻粒,都有滿滿的實戰經驗,講貧窮、講教育、談女力和領袖力, 仔細讀,還可以讀到很多名人軼事,無論是用audible聽或是看,都很推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這本真的好好看|選書交給我,閱讀交給你
10會員
57內容數
選書時光,翻開每一頁的驚喜。 這裡有: ✦ 中、英、日三語選書 ✦ 小說、散文、非小說、Audible有聲書 ✦ 精選書摘與心得 選書交給我們,閱讀交給你。 如果你也喜歡靜靜讀書、慢慢生活,歡迎追蹤我們,一起翻開每一頁的驚喜。
2025/07/30
《The Eighth Sister》是一部融合諜報與法庭攻防的小說,節奏緊湊、情節層層翻轉。開場引用的兩句話──「真相使你自由,也會先氣死你」──點出全書主軸:面對真相的代價與解放。本書不只關於間諜與背叛,也關於選擇何時揭露真相,以及誰來承擔後果。讀來令人深思,也令人憤怒,卻最終獲得一絲釋放。
Thumbnail
2025/07/30
《The Eighth Sister》是一部融合諜報與法庭攻防的小說,節奏緊湊、情節層層翻轉。開場引用的兩句話──「真相使你自由,也會先氣死你」──點出全書主軸:面對真相的代價與解放。本書不只關於間諜與背叛,也關於選擇何時揭露真相,以及誰來承擔後果。讀來令人深思,也令人憤怒,卻最終獲得一絲釋放。
Thumbnail
2025/07/26
台裔女編劇打滾好萊塢的回憶錄。裡面也談到空間不只是居所,更是權力、規則與自我認同的延伸。當你走入對方早已建立的地盤,規則早就寫好,而你只能適應。不論是親子、伴侶或族群間的相處,空間即政治,話語權也從來不只存在於語言之中。這一次,終於懂了。
Thumbnail
2025/07/26
台裔女編劇打滾好萊塢的回憶錄。裡面也談到空間不只是居所,更是權力、規則與自我認同的延伸。當你走入對方早已建立的地盤,規則早就寫好,而你只能適應。不論是親子、伴侶或族群間的相處,空間即政治,話語權也從來不只存在於語言之中。這一次,終於懂了。
Thumbnail
2025/07/24
《Beginner' Mind》是馬友友以溫柔敘述與大提琴聲交織而成的生命之書。短短90分鐘,凝縮他橫跨六十餘年的成長、學習與創作歷程,從音樂談到家庭、認同與人類的未來,娓娓道出「從大提琴手走向人類」的轉變。結合深刻思想、精彩製作與天籟演奏,這不只是一本書,更是一場靈魂與聲音的對話。
Thumbnail
2025/07/24
《Beginner' Mind》是馬友友以溫柔敘述與大提琴聲交織而成的生命之書。短短90分鐘,凝縮他橫跨六十餘年的成長、學習與創作歷程,從音樂談到家庭、認同與人類的未來,娓娓道出「從大提琴手走向人類」的轉變。結合深刻思想、精彩製作與天籟演奏,這不只是一本書,更是一場靈魂與聲音的對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本書討論了職場相關議題,是一段自我對話的旅程。書中著重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質量的重要性及自律和自由之間的關係。書中的故事和內容可以啟發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雖為女性角度出發,但面對人生不需要侷限。從更高的角度來看,現今社會無論男女重點在於「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而你為了你想要的生活做了些什麼?」
Thumbnail
這本書討論了職場相關議題,是一段自我對話的旅程。書中著重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質量的重要性及自律和自由之間的關係。書中的故事和內容可以啟發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雖為女性角度出發,但面對人生不需要侷限。從更高的角度來看,現今社會無論男女重點在於「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而你為了你想要的生活做了些什麼?」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在旁觀一場朋友被迫離職,並在離職面談中受到主管的排擠,提問,懷疑與折磨後,思索自身在職場的角色,得出放下自我,扮演好每一個角色更為重要的結論。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在旁觀一場朋友被迫離職,並在離職面談中受到主管的排擠,提問,懷疑與折磨後,思索自身在職場的角色,得出放下自我,扮演好每一個角色更為重要的結論。
Thumbnail
【解憂圖書館01】:我這一無是處的人生 【閲讀處方】《用你的不平等優勢創業》——找到你獨一無二的天賦才能 作者:逸菁 你曾經也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嗎?在我們這個社會上面,好像很難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我們好像是在這個社會裏面微不足道的一個零件,重複的參與工作這個流程。 在我的人生經歷這個關卡
Thumbnail
【解憂圖書館01】:我這一無是處的人生 【閲讀處方】《用你的不平等優勢創業》——找到你獨一無二的天賦才能 作者:逸菁 你曾經也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嗎?在我們這個社會上面,好像很難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我們好像是在這個社會裏面微不足道的一個零件,重複的參與工作這個流程。 在我的人生經歷這個關卡
Thumbnail
趁著連假,來說個故事。以前我外派上海為長駐財務主管時,當時的艾德華副總對我很照顧,因為對他們來說,會單槍匹馬到大陸的工廠當主管的女性台幹非常少。除非是跨國的大企業,台籍員工可能就有數百位那種,女性台籍員工並不會很孤單。
Thumbnail
趁著連假,來說個故事。以前我外派上海為長駐財務主管時,當時的艾德華副總對我很照顧,因為對他們來說,會單槍匹馬到大陸的工廠當主管的女性台幹非常少。除非是跨國的大企業,台籍員工可能就有數百位那種,女性台籍員工並不會很孤單。
Thumbnail
作者以自身成長故事啟發女性,強調帶來人生正負向因果關係,以及面對負面評價能直接反映在未來的成就,並強調選擇原諒,才能重獲自由等面向。你要堅定為自己發聲,不要限縮你的思維與行動,才能得到更多機會與自由。對緊張關係的敏感覺察,也能化為審慎評估情勢、能說對話、做對事的大能力。
Thumbnail
作者以自身成長故事啟發女性,強調帶來人生正負向因果關係,以及面對負面評價能直接反映在未來的成就,並強調選擇原諒,才能重獲自由等面向。你要堅定為自己發聲,不要限縮你的思維與行動,才能得到更多機會與自由。對緊張關係的敏感覺察,也能化為審慎評估情勢、能說對話、做對事的大能力。
Thumbnail
#請叫我遊民小姐:躺平、安靜離職很可以!勇敢出走,做自己人生的老闆。
Thumbnail
#請叫我遊民小姐:躺平、安靜離職很可以!勇敢出走,做自己人生的老闆。
Thumbnail
前言 世界需要的是「你」,而不是你認為「應該成為」的人 在職涯轉換之際,這本書正是我在翻閱的書籍。 作者是一名美國的職涯規畫師,曾經從公司助理成為了五角大廈中的年輕主管,是她的夢幻職業。然而當她開始工作之後,感受到的種種痛苦和不協調,迫使她思考這是否真為她所追求的。 也因為這段經歷,使他成了
Thumbnail
前言 世界需要的是「你」,而不是你認為「應該成為」的人 在職涯轉換之際,這本書正是我在翻閱的書籍。 作者是一名美國的職涯規畫師,曾經從公司助理成為了五角大廈中的年輕主管,是她的夢幻職業。然而當她開始工作之後,感受到的種種痛苦和不協調,迫使她思考這是否真為她所追求的。 也因為這段經歷,使他成了
Thumbnail
一位女性客戶對一一的環境和食物有著深厚的情感,但對經營者的人格特質感到反感,這使她在是否要再次光臨上產生矛盾。
Thumbnail
一位女性客戶對一一的環境和食物有著深厚的情感,但對經營者的人格特質感到反感,這使她在是否要再次光臨上產生矛盾。
Thumbnail
跟UC是在職場認識的,當時我比她晚進入公司、她可以說是我工作上的前輩,我們工作的內容主要是以展場的視覺設計為主,繁忙又緊湊的壓力下彼此都帶點厭世氣息的我們,就算在離職後也保持著聯絡。在新冠肺炎的疫情肆虐下,UC決定開始自立門戶獨立接案,讓我們來看看他是如何站穩腳步的吧!
Thumbnail
跟UC是在職場認識的,當時我比她晚進入公司、她可以說是我工作上的前輩,我們工作的內容主要是以展場的視覺設計為主,繁忙又緊湊的壓力下彼此都帶點厭世氣息的我們,就算在離職後也保持著聯絡。在新冠肺炎的疫情肆虐下,UC決定開始自立門戶獨立接案,讓我們來看看他是如何站穩腳步的吧!
Thumbnail
關於我自己與職涯的反思。甚至還在公司工作的你,更值得思考。 
Thumbnail
關於我自己與職涯的反思。甚至還在公司工作的你,更值得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