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到了填選組單的那天,我毫不猶豫地勾選了社會組,理由大概就僅依據那一節生涯輔導課的意外勾選。
想起高中選組,記得當初是在高一生涯輔導的某節課,無聊地翻到後面的學群、學類頁面,想說來勾勾看有興趣的,結果勾完卻意外地發現自己喜歡、覺得有興趣的學群全都分布在社會組...
在那之前,我一直堅定著要選讀自然組的想法。上高中後第一本自己額外購買的參考書也是《物理月考王》;「讀自然組未來的路比較廣」、「班上同學清一色都選自然組」——在這樣的情況下,我似乎真的找不到選擇社會組的理由。
終於到了填選組單的那天,我卻出奇地、篤定地選了社會組,只因那節生涯輔導課的隨手一勾。而高中選組後直到現在,我都還在思考讀社會組的特別點到底是甚麼。
-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你無法預先把現在所發生的點點滴滴串聯起來,只有在未來回顧今日時,你才會明白這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
問過自然組的同學們,多數人的目標大概都是大學考上資工、電機系,未來到半導體產業賣肝,而這條路是很固定的,基本上是必然發生,就算有不如預期的部分,似乎也不會偏離得太遠。
社會組則完全不同。當然也有很固定的路,但對於更多我身邊的同學們而言,我們自己想像的未來,更多是需要自己親手去創造的。
因為不知道自己在這個充滿變化的世界將會如何浮沉,所以我所看到的是,同學們總是緊抓每根漂浮木,不輕易放棄任何有興趣的事物、任何可以嘗試的機會,把失敗當作墊腳石、把成功當作繼續前進的動力。
這樣不斷反覆地試錯,也讓我們在過程中接觸不同觀念、學習各種領域的知識,也慢慢累積許多能力。很喜歡賈伯斯說的這句話:"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你無法預先把現在所發生的點點滴滴串聯起來,只有在未來回顧今日時,你才會明白這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
-
所以我們要做的事,似乎也只剩下把握當下、做任何想做的事!
在面對很多事時,過去的經驗總會不經意地跳出來,當時可能也沒想到這幾件事物會如此巧妙地連結,但是總會慶幸當初的自己有做出行動;而面對未來,我們好像也不能很確信,眼前的事會在未來何地何時派上用場,所以我們要做的事,似乎也只剩下把握當下、做任何想做的事!
--
雖然說當初自己很訝異最後選擇社會組,但在一次與國中好友聊天時,聽到她說:「如果妳跟我說妳選自然組,我才會覺得奇怪!」所以,原來是朋友比我更了解我自己嗎?!
也才發現文章後半段在講的事,在之前的文章也有提到!過往的經驗究竟能帶給你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