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沒完成的事,反而讓我更清醒地走向自己
「半年了,你過得好嗎?」

看到這次的主題時,我腦中第一個冒出的念頭是:「啊我減重還是失敗了啊……」
但下一秒,我靜下心來,好像聽見內在有個聲音在說:「欸~等等!等等!,其實妳沒有浪費這半年呀。」
我笑了笑,靜靜地看著電腦,冷靜的回顧這半年來的生活片段。那些看似平凡甚至有點拐彎的日子,其實都讓我在某個角落裡,悄悄地長出了一點點不一樣的自己。
我完成的事-對內在的穩定,對世界誠懇的回應
🔹 完成正念減壓進階課程(MB0-1、MB0-2)
我讀完《正念療癒力》,也完成了兩階段的進階訓練。 在呼吸、走路、吃飯的過程中練習專注,觀察情緒來訪時的反應與身體的訊號,並透過每週與同學的共學與分享,將正念的態度真正帶入生活。這不只是「學會正念」,而是「願意活得更覺察、更貼近自己」。
🔹 15週矯正心理治療研習,深入理解「痛」的樣貌
每週五晚上,我與心理學、犯罪學、社會實務交會。 我們談「偽善」、談「性別差異的犯罪心理」、談「青少年霸凌」、談「陰影的倫理界線」—這些複雜又難以一語道盡的課題,讓我不只是學習專業,更練習成為一個能更深層理解「人」的陪伴者。
🔹 獲得「老人保護推廣種子師資」證書
多年在高齡服務現場的經驗,終於有了一種被承認的形式。 這張證書也象徵著,我願意用更多的眼光去看見長者的脆弱與權益,並將這份意識帶回到照顧現場的每個細節裡。
🔹 在方格子開始創作,寫下我的正念生活筆記
從害怕沒人看見,到發現「寫給自己看也值得」。 我慢慢找回那個能夠用文字安頓自己、也溫柔傳遞能量的自己。 即使讀者不多,這份陪伴與療癒仍真實存在。
🔹 女兒長大了,我正在學習放手而不失連結
我家少女完成了她人生的第一次長途獨立旅行─一個月的澳洲研習,也順利從國中畢業。 我從緊張掌控的「焦慮媽媽」,慢慢轉化為「願意信任她的媽媽」。我發現,女兒的成長也在倒映我的變化:慢慢放下控制,其實不是失去,而是重新靠近。
🔹 完成兩次國內旅行,留下日常裡的亮光
雖然原定的國外家庭旅行因預算與時機而取消,但這半年我們仍在台灣留下了幾段值得記住的旅程。原來,不一定要飛得很遠,才有機會與幸福相遇。
有些還沒完成的事,也帶我看清真正的渴望
🔸 減脂還在路上,但我已停止用數字定義自己
這半年,我的體脂沒有下降,減重目標也還沒實現。但我也更能聽懂身體的語言,不再苛責不完美的數據。 體檢報告顯示我整體健康,只需留意三酸甘油脂偏低與過敏指數偏高的問題。我明白了:健康是一場與自己協調一致的旅程,不是用力逼迫的戰場。
🔸 存款沒達標,但我學會了面對與誠實盤點
雖然沒有如期存到預期金額,但也因此啟動了新的理財整理:檢視收支、調整優先順序、準備開啟節流與開源的新計畫。 沒達標不等於失敗,而是重新理解金錢與生活之間的關係。
我的下半年願望:慢慢來,也可以很好
我沒有要燃燒生命追什麼大夢,但我會繼續執行以下三個溫柔的提醒給自己:
- 繼續練習正念,不是為了變得多強大,只為了更溫柔地接住自己。
- 陪著女兒踏進新的階段,不急著指引,也不害怕靠近。
- 繼續利用文字,寫給正在成為的自己,寫給每一個願意讀進來的人。
我知道下半年仍會有忙亂與崩潰,也可能又沒瘦、又沒存到錢。
但這一次,我不催促自己,也不放棄自己。 我會好好走著,緩慢但持續,誠實又柔韌地,走完2025的下半場。
這就是我的2025中場報告。
那些沒有完成的目標、那些悄悄完成的小事,都在告訴我一件事:
「妳沒有變差,只是變得更誠實、也更靠近自己了。」
你呢?你的上半年過得還好嗎?
有什麼意外的轉彎,讓你重新定義了目標? 你下半年,想怎麼開始呢?
歡迎留言與我分享,或者,靜靜寫給自己的靈魂也好。
我們一起慢慢來,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