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飛漲、通膨壓力不斷的時代,許多人最在意的問題之一就是「我什麼時候可以加薪?」有些人每天加班、支援同事,甚至從不抱怨,卻發現薪水多年來停留在原地,連年度調薪也總是名落孫山。你不是不努力,而是忽略了一個關鍵的職場現實:薪資級距,決定了你能拿到多少薪水。
所謂「薪資級距」,是指企業針對每個職務設定的薪資範圍,通常會包含最低薪資、標準薪資以及最高薪資,並依據市場行情、公司薪資策略以及職務責任程度來制定。換句話說,一個職務在市場上通常有它的薪資天花板。以行政專員為例,市場上常見的薪資級距大約落在二萬九千元到三萬八千元之間。即使你做了五年、十年,但工作內容與職務定位仍與初階專員相同,薪水仍可能停留在三萬多元,因為你已經站在這個職務的上限。
這也是為什麼你再努力,仍無法獲得大幅加薪,因為問題不是公司不願意給,而是這個職位給不起。當你已經接近現職的薪資上限,想再突破就必須轉換問題的焦點,從「我要怎麼加薪」變成「我要怎麼升職」。若能讓自己從行政專員走向行政主管,或擔任跨部門協調、專案負責或營運支援等角色,職務價值提升後,薪資級距自然會隨之拉高。要讓自己站上更高的薪資級距,必須先具備晉升的條件。主動承擔專案,累積管理或協調經驗,讓主管看到你的領導潛力;積極參與跨部門合作,展現能解決更大問題的能力;或者強化專業技能,甚至取得專業證照,為自己創造更多籌碼。這些行動都是從「做得好」走向「做得更有價值」的關鍵。
在職場上,加薪從來不是努力的獎勵,而是職位價值的反映。當你長期停留在同一個職務,即使再努力,也只能拿到這個框架內的薪水。與其默默等待,不如重新盤點自己的能力與角色,找出升職的可能,讓自己踏上下一個薪資級距的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