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上去的職位,沒帶來更好的人生,反而讓我更常懷疑自己
🪜升遷,是一種「期望與現實」的落差
警察這個職業,從基層做起,大多數人心中總有個目標:升職。
警員、小隊長(巡佐)、副所長、分隊長等等……職稱換了、胸章多了顆星或多了條線,薪水也多了一些(當然內勤又會變少了)。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發現:
👉我不是更輕鬆了,而是更常焦慮了。
升職後,我失去的比我以為的多。
🧱責任變重,支持變少
升上去之後,常常面對的,不是成就感,而是:
- 上層交辦的任務,永遠不會「剛剛好」;
- 下屬的心聲與情緒,需要我吸收與安撫;
- 「表面風光」的背後,是無法說出口的孤獨。
更現實的是,我漸漸無法和同仁真正「打成一片」,因為我成了他們眼中的「上面那位」。
🔄倦怠期,不只是新進人員才有的
職涯倦怠,並不只發生在剛入行的新進警員身上。
它會悄悄在你以為「走上正軌」的時候找上門——
- 當你開始懷疑:「這樣下去,到底是不是我想要的人生?」
- 當你日復一日地處理雜事,卻感覺人生沒有推進;
- 當你連休假都擔心同仁出錯、上級來電;
你就會知道,這種無聲的壓力,才是最可怕的消耗。
🧭從升遷轉向「職涯定位」的思考
我曾問自己一個問題:
「如果不升遷,我是不是比較快樂?」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它讓我開始反思:
- 升遷,真的是我內心真正渴望的嗎?
- 還是我只是「不想被落下」、「不想被看不起」?
我開始學習把「職稱」當作工具,而不是認同感的來源。
職涯的價值,不只在位置高不高,而是在我怎麼看待自己。
✨職涯後半段,才是修行的開始
當你過了衝刺期,開始進入「穩定卻疲累」的階段,那正是我們內在最需要整理的時刻。
這時候最重要的,不是再跑得更快,而是:
- 練習說出自己的感受,不再壓抑;
- 不再用升遷與否定義自己,而是看見工作的意義;
- 找回生活中除了工作以外能滋養你的事物——閱讀、寫作、家庭、運動、或任何讓你找回「人味」的習慣。
📌結語:警察也是人,也會疲憊,也需要修復
我們總是被期待堅強、冷靜、服從、紀律。
但別忘了,我們也是人,也會累,也會有壓力。
職涯不是一場線性的賽跑,而是一段與自己的對話。
升遷不是終點,它只是讓我們有更多責任的同時,也提醒我們更需要自我照顧。
✒️引用語錄
「你升的不只是職位,也是一份對自己的責任。別忘了,也要升級對自己內在的照顧。」——警界心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