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營部落格的這段時間,我發現只要是關於「職場」相關的主題,讀者的回饋與瀏覽量總是特別高。
這也讓我回過頭來思考,自己在工作上的經歷是否有更多值得分享的內容。
我的背景其實蠻特殊的——從軍校一路到部隊,加起來將近十年的職業訓練歷練。說真的,我很感恩這段過程,它鍛鍊了我面對挑戰的心態、紀律與責任感。然而,當我真正離開軍旅、走入職場、斜槓創業,我才意識到:職場上最大的挑戰,其實不是任務,而是人。
職場不是戰場,應對進退才是關鍵
在離開體制後,我逐漸發現,所謂「做好工作」只是基本,真正影響你職涯高度的,是你怎麼樣與人互動、怎麼建立關係。
你與上司的溝通、你對下屬的帶領、你對客戶的說服力,其實都是你個人影響力的延伸。
而這些互動過程,就是一面鏡子。它會清楚反映出你的語言表達、情緒管理、領導風格與人格魅力。
當軍人走進職場,轉變才是成長
老實說,我剛進入職場時,完全照搬部隊的管理方式。
在部隊裡,一個命令、一個動作,所有人必須服從;而長官交付任務,下屬只問「怎麼完成」,從不問「為什麼要做」。
但在職場可不是這樣。你若照這一套來,很可能一句話講錯就被人申訴了。尤其當你升任幹部、主管,更不能只是「下命令」。因為在職場上,不是你頭銜大,別人就願意配合你。
我後來學會放下軍人的「命令式管理」,轉而學習「僕人式領導」。
從命令式到僕人式,領導的轉捩點
我看到一本書,叫做《贏得一生的尊榮與自在》,書中提到了一個觀念:「領導者,其實是管家。真正的領導不是讓人聽你的,而是看見他人的需要,並滿足它。」
我很喜歡舉的一個例子:
主人對僕人說:「我想喝一杯冰的全糖拿鐵。」
結果僕人遞上一杯熱美式,還說:「拿鐵太甜不健康,熱美式比較好。」
這位僕人可能馬上就被辭退了吧?
因為真正的服務,是對方要什麼,你就給他什麼。不是你覺得對的,而是對方覺得重要的。
領導,很多時候不是發號施令,而是「察覺、支持、成就」他人。這個轉變,對我來說非常關鍵,也徹底改變了我與人互動的方式。
領導不只靠制度,更靠氣氛
我發現,要讓團隊心甘情願地跟你走,除了領導力,還需要一種「能量」:那就是幽默感。
很多人會說:「我不是一個幽默的人。」
但我想說,幽默不是天生的,而是一種「有意識練習」出來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它能快速打破距離、營造開心氣氛,讓人放下戒備。
幽默感,其實可以練出來!
這邊分享三個我常用的小技巧:
1.
讓自己先開心
講笑話或故事時,不管對方有沒有笑,最重要的是「你先覺得好笑」。
有次我朋友出差,我馬上聯想到周星馳的經典片段《凌凌漆大戰金鎗客》——
主角訂錯飯店,訂成「麗晶大賓館」,結果畫面一轉,房間髒亂到爆,令人噴笑。
我模仿那段演出給朋友看,對方可能只是微笑,但我自己已經笑得不行。幽默的第一步,就是先讓自己開心。
2.
最高段的幽默叫「自嘲」
其實,嘲笑別人很容易,但會自嘲才是高手。我自己就是這樣的例子——我經常開自己的玩笑,而且開得很自然。
最常被我開玩笑的,就是「妻管嚴」這個角色設定。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常常對朋友講一句話:
「老婆快樂,人生就快樂。」
但我也會補一句——
「別忘了,媽媽不快樂,全家都不快樂。」
這就是我的第一條人生原則。
這個觀念其實很像巴菲特的經典投資法則:「投資的兩大守則:第一條,不要賠錢;第二條,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
所以這種「自嘲」其實也可以是不斷重複的一種風格性表達,它本身就能夠成為你的魅力,甚至是個人品牌的標籤。
你不需要讓人覺得你在表演,你只是在用生活的語言輕描淡寫地講述自己。這才是最動人也最有力量的幽默方式。
3.
模仿高手、收藏好梗
我平常會觀察像 Kevin Hart 或周星馳、金凱瑞等喜劇演員,學他們怎麼講故事、控制節奏與肢體表情。
像 Kevin Hart 有段脫口秀,說他兒子手機密碼竟然是 “F**k You”,他表演那段父子衝突的誇張表情與反應,真的笑到我流淚。
再看《食神》裡面史蒂芬周講解雜碎麵那段——從魚丸沒魚味、豬皮太爛、大腸沒洗乾淨,到最後說「還有一坨屎」,節奏之精準,表情之誇張,讓人印象深刻!
結語|職場真正的魅力,是讓人願意為你多做一點
說到底,職場的本質是人。
當你不再靠權威,而是靠理解與陪伴;不再用壓力,而是用鼓勵與幽默……你就會發現:人們會開始願意為你多做一點。
這才是真正的領導,也是真正的影響力。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言、分享給你的朋友。
我也很樂意聽到你在職場的觀察與經驗,一起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