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生活一年存 50 萬:節省不是省,而是重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要開始極簡生活,這樣就能存到錢了!」

如果你也曾經這樣想過,那麼我必須告訴你一個重要的觀念轉換:極簡生活的核心不是「省錢」,而是「重新設定你的價值觀」

當你真正理解這個差別時,你會發現存錢不再是痛苦的犧牲,而是自然而然的結果。讓我分享一個真實的故事:如何透過極簡生活,在一年內存下50萬元。

重設之前:我的消費迷宮

一年前的我,月薪8萬,卻總是月光族。信用卡帳單讓我頭痛,存款簿上的數字讓我絕望。

錢都花到哪裡去了?

「以防萬一」的囤積:衣櫃裡有30件上衣,但每天還是覺得沒衣服穿 「限時特惠」的陷阱:看到促銷就買,家裡堆滿用不到的東西 「身份象徵」的負擔:為了看起來成功,買了很多昂貴但不實用的物品 「情緒安慰」的花費:心情不好就購物,快樂也要買東西慶祝

每個月薪水進來,就像水倒進破桶子,很快就流光了。

重設的覺醒時刻

轉捩點發生在去年的某個週末。我花了整個下午整理房間,發現:

  • 有標籤都還在的衣服共12件
  • 買了但從未使用的保養品8瓶
  • 讀不到10頁就放棄的書籍26本
  • 各種「可能會用到」但從來沒用的小物品無數

那一刻我意識到:我不是缺錢,是被物品綁架了。

重設第一步:價值觀盤點

極簡生活不是要你變成苦行僧,而是要你搞清楚什麼對你真正重要。

我的價值觀重設問題:

這個東西能為我帶來什麼?

  • 實用價值:我真的會使用嗎?多久使用一次?
  • 情感價值:它能讓我感到快樂或安心嗎?
  • 成長價值:它能幫助我成為更好的人嗎?

我為什麼想買它?

  • 真實需求:解決實際問題
  • 情緒需求:壓力、孤單、不安全感
  • 社會壓力:別人有我也要有
  • 衝動慾望:當下的一時興起

不買它會怎樣?

  • 一週後我還會想起這個東西嗎?
  • 有其他替代方案嗎?
  • 這筆錢用在其他地方會更有意義嗎?

重設第二步:消費分類重組

我將所有支出重新分為三類:

核心支出(Core):絕對必要

  • 房租、水電、食物、交通
  • 健康相關費用(醫療、運動)
  • 工作必需品

價值支出(Value):符合人生目標

  • 學習成長:課程、書籍、技能提升
  • 關係投資:與重要的人聚餐、旅行
  • 健康投資:優質食材、健身房

慾望支出(Want):純粹想要

  • 衝動購物
  • 社交壓力下的消費
  • 情緒性支出

重設後的預算配置:

  • 核心支出:50%
  • 價值支出:30%
  • 儲蓄:15%
  • 慾望支出:5%

重設第三步:物品生命週期管理

每件進入我生活的物品,都必須通過「極簡生活檢核表」:

購買前檢核:

等待72小時法則:非緊急必需品,等三天再決定 一進一出原則:買新的之前,先丟掉一個舊的 用途明確性:能說出至少3個具體使用場景 品質優於數量:寧願買一個好的,也不買三個便宜的

持有中檢核:

季度大掃除:每三個月檢視一次所有物品 使用頻率追蹤:三個月沒用到的物品考慮出售或捐贈 空間成本意識:每個物品都在佔用我的生活空間

離開時檢核:

感恩式告別:感謝物品帶來的價值,然後放手 循環利用:能賣的賣,能捐的捐,能送人的送人 經驗學習:記錄為什麼這個物品沒有發揮期待的作用

重設第四步:收入最大化策略

極簡生活不只是減少支出,也包括聰明地增加收入:

技能變現:

  • 整理出更多時間學習新技能
  • 將興趣愛好轉化為副業收入
  • 提升工作技能,爭取加薪機會

資產活化:

  • 出售閒置物品:光是賣掉不用的東西就回收了5萬元
  • 空間共享:將多餘空間出租
  • 時間投資:用節省的購物時間來投資理財知識

人脈投資:

  • 專注於深度關係而非表面社交
  • 參加有意義的聚會和活動
  • 與有相同價值觀的人建立連結

一年存50萬的具體數字

讓我分享實際的數字變化:

支出減少:

  • 服飾費:從月均8,000元降至2,000元 → 年省72,000元
  • 外食費:從月均12,000元降至6,000元 → 年省72,000元
  • 娛樂費:從月均5,000元降至2,000元 → 年省36,000元
  • 雜項消費:從月均8,000元降至2,000元 → 年省72,000元 總計年省支出:252,000元

收入增加:

  • 出售閒置物品:50,000元
  • 副業收入(整理諮詢):120,000元
  • 投資理財收益:80,000元 總計年增收入:250,000元

最終結果:

年節省:252,000 + 250,000 = 502,000元

重設後的生活品質

很多人以為極簡生活會降低生活品質,但實際上恰恰相反:

物質層面:

  • 家裡變得整潔有序,找東西更容易
  • 每件物品都是精心挑選,使用體驗更好
  • 減少決策疲勞,每天穿搭選擇更簡單

心理層面:

  • 不再被物慾控制,內心更平靜
  • 對自己的選擇更有信心
  • 減少與他人比較的焦慮

關係層面:

  • 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重要的關係
  • 與朋友的聚會更注重質量而非形式
  • 家人關係變得更和諧

未來層面:

  • 有了緊急預備金,面對變化更從容
  • 可以做更有意義的選擇,而不只是為了生存
  • 對未來的規劃更清晰和實際

給想開始的你:5個立即行動

1. 30天不買挑戰

除了基本生活必需品,30天內不買任何東西。觀察自己的消費慾望模式。

2. 一物一用清理法

每天丟掉或捐出一件不需要的物品,持續一個月。

3. 消費日記

記錄每一筆支出和當時的情緒狀態,找出情緒消費的模式。

4. 價值觀清單

寫下對你最重要的10個價值觀,未來所有消費決定都以此為標準。

5. 未來自己對話

想像一年後的自己,問問他什麼是真正重要的。

重設,不是犧牲

極簡生活不是要你過苦日子,而是要你過對的日子。

當你重新設定了價值觀,你會發現:

  • 你不是在節省金錢,而是在投資自由
  • 你不是在減少擁有,而是在增加選擇
  • 你不是在限制生活,而是在活出真實的自己

一年存50萬不是終點,而是一個開始。開始真正為自己而活,開始把時間和金錢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從今天開始重設

如果你準備好開始這場人生的重設之旅,記住:改變不在於你丟掉了什麼,而在於你選擇保留什麼。

問問自己:一年後,你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然後從今天的每一個選擇開始,朝那個方向走去。

因為真正的財富,不是你擁有多少,而是你有多少選擇的自由。


極簡生活的第一步,就是停止購買你不需要的東西。今天就開始吧,未來的你會感謝現在的選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筆尖上的遇見|PETER的打工筆記
125會員
324內容數
七年北漂寒窗,寄居木柵邊陲,牧養後山森林,也靜靜與自然為伍。深夜裡,我時常獨自漫跑於山徑,與星光與靜默對話。 學成之後,幸運踏上心理師之路,歸隱已七年。成為學生的玩伴、鄉間的旅人,在多元民情與人心間遊走,慢慢學會以平凡的眼睛看見不凡。 寫作,記住與每個生命交會時的激盪與激昂,也試著在字句之間與彼此產生漣漪,共振、相映。
2025/08/03
在現代社會,金錢焦慮似乎是人人有感的課題。我們常常認為,只要收入提高了,焦慮自然就會消失。然而,許多高收入者也同樣深陷金錢焦慮的泥淖,這不禁讓我們思考:金錢焦慮的根源,真的只在於「收入高低」嗎? 答案往往比我們想像的更複雜。
2025/08/03
在現代社會,金錢焦慮似乎是人人有感的課題。我們常常認為,只要收入提高了,焦慮自然就會消失。然而,許多高收入者也同樣深陷金錢焦慮的泥淖,這不禁讓我們思考:金錢焦慮的根源,真的只在於「收入高低」嗎? 答案往往比我們想像的更複雜。
2025/07/19
很多人以為財富自由是遙不可及的夢,但事實上,它只是數個習慣的總和。不是你賺了多少錢,而是你是否知道如何使用這些資源,並且重複做對的事情。 以下分享「財富自由的加減乘除」五大行動法則,用最簡單的方式,幫你搭建一個可持續、可複製、屬於你的自由人生藍圖。
Thumbnail
2025/07/19
很多人以為財富自由是遙不可及的夢,但事實上,它只是數個習慣的總和。不是你賺了多少錢,而是你是否知道如何使用這些資源,並且重複做對的事情。 以下分享「財富自由的加減乘除」五大行動法則,用最簡單的方式,幫你搭建一個可持續、可複製、屬於你的自由人生藍圖。
Thumbnail
2025/07/17
那天,我站在便利商店櫃台前,手裡抓著一包看起來毫不起眼的洋芋片。 不是因為餓,也不是特別想吃。 只是,那天工作上的小挫折,讓我很想「補償」自己一些什麼。 當你發現自己不停地下單、逛購物網站、為了優惠而買一堆不需要的東西,其實你真正想要的,不是物品,而是一種「被填補」的感覺。
2025/07/17
那天,我站在便利商店櫃台前,手裡抓著一包看起來毫不起眼的洋芋片。 不是因為餓,也不是特別想吃。 只是,那天工作上的小挫折,讓我很想「補償」自己一些什麼。 當你發現自己不停地下單、逛購物網站、為了優惠而買一堆不需要的東西,其實你真正想要的,不是物品,而是一種「被填補」的感覺。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書作者從貧困走到富有,觀察身邊的人脈與自身經驗,總結出致富的關鍵就是「微習慣」。
Thumbnail
本書作者從貧困走到富有,觀察身邊的人脈與自身經驗,總結出致富的關鍵就是「微習慣」。
Thumbnail
橫山光昭提出了簡單而基本的理財方式,對於忙碌的家庭主婦也容易理解並運用。這包括改變用錢的習慣、持之以恆地記帳、分配和投資收入。現在是開始理財的最佳時機,即使找個理財教練幫助你開始,協助你將25%的薪水用於投資。
Thumbnail
橫山光昭提出了簡單而基本的理財方式,對於忙碌的家庭主婦也容易理解並運用。這包括改變用錢的習慣、持之以恆地記帳、分配和投資收入。現在是開始理財的最佳時機,即使找個理財教練幫助你開始,協助你將25%的薪水用於投資。
Thumbnail
「甘之如飴」是近期生活消費的狀態。花多花少並非首要重點,當我選擇不同的消費程度,都能創造喜歡的生活型態時,換來的自由感使人身心舒暢。
Thumbnail
「甘之如飴」是近期生活消費的狀態。花多花少並非首要重點,當我選擇不同的消費程度,都能創造喜歡的生活型態時,換來的自由感使人身心舒暢。
Thumbnail
一、前言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存更多錢,為自己和家人建立更好的財務基礎。然而,很多人往往會產生一種誤解 - 想要存錢就必須大幅壓縮生活開支,犧牲生活品質。其實並非如此,只要採取一些簡單有效的省錢策略,你就能在不影響日常生活的情況下,穩紮穩打地累積財富。 儲蓄是實現各種財務目標的關鍵,不管是買房、投資
Thumbnail
一、前言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存更多錢,為自己和家人建立更好的財務基礎。然而,很多人往往會產生一種誤解 - 想要存錢就必須大幅壓縮生活開支,犧牲生活品質。其實並非如此,只要採取一些簡單有效的省錢策略,你就能在不影響日常生活的情況下,穩紮穩打地累積財富。 儲蓄是實現各種財務目標的關鍵,不管是買房、投資
Thumbnail
別錯誤自己愛花錢的天性 我很早很早以前就開始記帳,還記得二十幾年前,依據記帳的結果,估計每個月應該可以只花三萬元,當然設想只要業外收入超過三萬元,就可以財富自由、順利退休。 所以,當時很著重於減少支出,總是想要挑戰自己,類似「一百元過一天」的挑戰,但省錢的策略總是宣告失敗,人生總有太多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別錯誤自己愛花錢的天性 我很早很早以前就開始記帳,還記得二十幾年前,依據記帳的結果,估計每個月應該可以只花三萬元,當然設想只要業外收入超過三萬元,就可以財富自由、順利退休。 所以,當時很著重於減少支出,總是想要挑戰自己,類似「一百元過一天」的挑戰,但省錢的策略總是宣告失敗,人生總有太多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了理財的兩個重要要素:如何最大化運用資源(借力使力)和如何控制自己的慾望、延遲消費(心無雜念)。文章中提到了使用人脈、銀行和公司資源的方法,以及延遲消費的技巧,並給出了四個普通人致富的Take home message。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了理財的兩個重要要素:如何最大化運用資源(借力使力)和如何控制自己的慾望、延遲消費(心無雜念)。文章中提到了使用人脈、銀行和公司資源的方法,以及延遲消費的技巧,並給出了四個普通人致富的Take home message。
Thumbnail
理財心法,到底什麼才是不變的致富原則?
Thumbnail
理財心法,到底什麼才是不變的致富原則?
Thumbnail
你沒有看錯,存錢沒有在裡面。 因為存錢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花錢。 買房子、車、吃頓好吃的、最新的手機、甚至「買份安全感」。 這些零零總總,都是為了花錢而存錢。
Thumbnail
你沒有看錯,存錢沒有在裡面。 因為存錢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花錢。 買房子、車、吃頓好吃的、最新的手機、甚至「買份安全感」。 這些零零總總,都是為了花錢而存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