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這邊是科技碎碎念,資訊 x AI時代下,我們將從海量的全球新聞與新知中,透過生成式 AI 彙整出精華懶人包,聚焦全球科技關鍵話題,讓您輕鬆透過閱讀或聆聽掌握趨勢變革。
快速重點摘要
- 人工智慧(AI)技術持續取得顯著進展,並在不同領域展現應用潛力:
- AI 已經能在高難度數學競賽中取得金牌成績,展現強大的推理能力。
- 亞馬遜(Amazon)收購了具備錄音功能與雲端手機潛力的 AI 穿戴式裝置公司 Bee。
- 微軟(Microsoft)推出了搭載 Intel Core Ultra 處理器與 AI 功能的 5G Surface 筆記型電腦。
- AI 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多重隱私、資安與倫理挑戰:
- 蘋果(Apple)的 AI 新聞摘要功能出現錯誤後重啟,並提醒使用者注意資訊的準確性。
- AI 聊天機器人被過度擬人化,導致媒體在報導其危害時,模糊了開發公司的企業責任。
- 音樂串流平台 Spotify 上出現未經授權的 AI 生成已故藝人歌曲,引發版權與詐騙爭議。
- 微軟 SharePoint 軟體存在嚴重資安漏洞,遭到中國駭客組織大規模利用進行間諜活動。
- 大型科技公司正積極投資龐大基礎設施以支援 AI 發展:
- OpenAI 與甲骨文(Oracle)達成每年 300 億美元的資料中心服務合作,計畫建置 4.5 吉瓦的電力容量。
- OpenAI 的「星際之門」(Stargate)計畫初期進展緩慢,但其與甲骨文的合作顯示出獨立推進大規模 AI 基礎設施的決心。
- Anthropic 考慮接受中東資金以維持在 AI 領域的領先地位,這凸顯了 AI 基礎設施建設的巨大資本需求與地緣政治考量。
- 電動車(EV)充電網絡持續擴展,提升使用者便利性:
- Lucid 與本田(Honda)旗下的 Acura 電動車車主將能透過轉接器使用特斯拉(Tesla)的超級充電站網絡。

(Image credit: gemini 生成設計)
人工智慧與科技應用發展
- 人工智慧在數學競賽中的突破:
- 在 2025 年國際數學奧林匹亞(IMO)中,OpenAI 與 Google DeepMind 的 AI 模型均獲得金牌等級的成績。
- 這兩個模型都解決了六道難題中的五道,且無需人工轉譯,直接處理自然語言問題並產生基於證明的答案。
- 這次成就標誌著 AI 在非可驗證領域的推理模型方面取得了突破。
- Google DeepMind 對 OpenAI 提前公布結果表達質疑,引發了科技公司在「AI 競賽」中爭奪公眾認知的競爭。
- AI 穿戴式裝置的市場發展與亞馬遜的布局:
- 亞馬遜已收購 AI 穿戴式裝置新創公司 Bee。
- Bee 販售 Fitbit 類似的手環(售價 49.99 美元,月訂閱費 19 美元)和 Apple Watch 應用程式,旨在記錄對話以建立提醒和待辦事項清單。
- Bee 的產品目標是建立一個「雲端手機」,使個人裝置能存取使用者帳戶和通知,以提供活動提醒或傳送訊息。
- Bee 的 50 美元定價比其他失敗的 AI 穿戴式裝置(如 Humane AI Pin 的 499 美元)更具成本效益。
- 這次收購顯示亞馬遜有意發展穿戴式 AI 裝置,與其現有 Echo 揚聲器等語音控制家庭助理產品走不同路線。
- AI 驅動筆記型電腦的創新:
- 微軟將在 2025 年 8 月 26 日推出搭載 Intel Core Ultra Series 2 處理器的新款 5G Surface 筆記型電腦,主要針對企業客戶。
- 這款筆記型電腦具備特別設計的「動態天線系統」,包含六個天線,能根據使用方式調整電力消耗和訊號路徑,以提供更可靠的連線。
- 除了作為 5G 熱點共享連線外,它也搭載了神經網路處理器(NPU),能支援微軟最新的 Copilot Plus AI 功能。
- 邊緣裝置上的生成式 AI 晶片:
- Nvidia 的競爭對手 Hailo 發表了第二代 AI 加速晶片 Hailo-10H,旨在為邊緣裝置提供真實的生成式 AI 效能,同時消耗極低的能源。
- Hailo-10H 在 2.5 瓦的功耗下,能達到 40 TOPS 的 4 位元整數(INT4)效能和 20 TOPS 的 8 位元整數(INT8)效能。
- 此晶片已被惠普(HP Inc.)採用,作為 HP AI Accelerator M.2 卡的核心,可無縫整合至銷售點服務、工作站及商用電腦。
- 這款晶片的推出,預示著 AI 應用將更深入地整合到日常消費、企業和汽車的邊緣裝置中,實現更進階的人機互動與多模態 AI 功能。

隱私、資安與法規議題
- 蘋果 AI 新聞摘要的挑戰與修正:
- 蘋果在 iOS 26 第四個開發者測試版中重新引入了由 Apple Intelligence 驅動的新聞和娛樂應用程式通知摘要功能。
- 此前,此功能曾因「搞砸了一些標題」而被暫時關閉。
- 蘋果已於 2025 年 4 月更新其支援頁面,其中包含有關威脅通知的資訊,表明自 2021 年以來,已在全球超過 150 個國家通知使用者可能遭受政府間諜軟體攻擊。
- 在選擇摘要功能時,使用者會看到紅字警告:「摘要可能會改變原始標題的意義。請核實資訊。」並註明摘要是測試版功能,可能包含錯誤。
- 科技公司在 AI 內容擬人化方面的責任爭議:
- 媒體經常將 AI 聊天機器人的「輸出」誤報為「行為」或「感受」,例如稱 ChatGPT 承認錯誤或 Grok 道歉。
- 這種擬人化報導模糊了科技公司應負的企業責任,讓他們可以規避產品缺陷所導致的實質損害責任。
- 前 OpenAI 員工透露,OpenAI 清楚其模型存在安全風險,但仍選擇優先發布新模型,而非修正問題,顯示出企業將上市速度置於使用者安全之上的傾向。
- 這種報導方式也加深了使用者與 AI 之間不適當的「心理糾纏」,並分散了公眾對隱私侵犯、演算法偏見及模型訓練環境成本等真正 AI 風險的關注。
- AI 生成音樂的版權與倫理問題:
- Spotify 遭指控在其平台上發布未經授權的 AI 生成已故藝人歌曲,例如 Blake Foley 與 Guy Clark 的歌曲。
- Spotify 的執行長 Daniel Ek 對 AI 生成內容採取「不干預」態度,除非其模仿真實藝人,但平台在識別與移除 AI 模仿方面表現不佳。
- 音樂產業對此表達強烈反彈,認為 AI 工具未經許可或支付報酬就使用版權音樂進行訓練,侵害了創作者權利,且 AI 歌曲會稀釋人類藝術家的版稅收入。
- 行業組織呼籲串流平台應明確標示 AI 生成內容,以避免誤導聽眾和損害人類藝術家聲譽;競爭對手 Deezer 已開發出能識別 AI 歌曲的演算法。
- 微軟 SharePoint 資安漏洞遭中國駭客利用:
- 微軟發出警告,指出至少有三個與中國相關的駭客組織,包括 Linen Typhoon、Violet Typhoon 和 Storm-2603,正在利用 SharePoint 軟體中的零時差漏洞。
- 此漏洞允許攻擊者執行惡意電腦程式碼、植入後門程式並劫持內部 SharePoint 伺服器。
- 這些駭客組織早在 2025 年 7 月 7 日就已嘗試利用此漏洞,比漏洞被廣泛發現的時間提早了 11 天。
- 全球至少有 54 個組織遭到攻擊,涵蓋北美和西歐的政府、電信和軟體產業,駭客可竊取敏感資料、收集密碼並橫向移動到連結服務。
- 微軟已發布修補程式給受影響的 SharePoint 版本(包括 SharePoint Subscription Edition、SharePoint 2019 和 SharePoint 2016),但 Microsoft 365 中的 SharePoint Online 不受影響。

(Image credit: gemini 生成設計)
科技公司合作與基礎設施建置
- OpenAI 與甲骨文的巨額資料中心合作案:
- OpenAI 已與甲骨文簽署每年 300 億美元的資料中心服務協議,該協議預計在三年內開始執行。
- 這項合作是「星際之門」(Stargate)計畫的一部分,旨在建置 4.5 吉瓦的資料中心容量,相當於兩座胡佛水壩的電力,足以供應約 400 萬戶家庭。
- 儘管 OpenAI 的年度經常性收入近期達到 100 億美元,但這項承諾的支出是其現有年收入的三倍,顯示出其對大規模運算能力的需求和投資決心。
- 此合作案雖然是「星際之門」計畫的一部分,但並未涉及軟銀(SoftBank)的資金,表明 OpenAI 可能獨立推進其資料中心建置計畫。
- 「星際之門」計畫的初期進展與挑戰:
-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星際之門」計畫在宣布六個月後,初期進展緩慢,尚未完成任何資料中心的交易。
- 軟銀與 OpenAI 在交易條款上存在分歧,導致計畫最初承諾的 1000 億美元投資未能立即實現。
-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選擇在沒有軟銀參與的情況下,積極與其他營運商簽訂資料中心協議,例如與甲骨文的合作。
- 儘管如此,OpenAI 與甲骨文於 2025 年 7 月 22 日宣布,計畫共同開發額外的 4.5 吉瓦美國資料中心容量,使總容量達到 5 吉瓦,並運行 200 萬個 AI 晶片。
- OpenAI 表示,隨著位於德州阿比林(Abilene)的首個資料中心建築開始運作,他們預計將超越最初承諾的 5000 億美元、10 吉瓦 AI 基礎設施目標。
- 這項發展突顯出大型 AI 公司對運算能力需求之急迫,促使他們在面對外部阻礙時,選擇多樣化合作夥伴並加速基礎設施的建設。
- Anthropic 在 AI 投資中的策略選擇:
- Anthropic 執行長 Dario Amodei 的一份內部備忘錄指出,公司計畫尋求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和卡達的資金,以滿足訓練與開發前瞻性 AI 模型所需的龐大資本。
- Amodei 承認接受中東資金可能「讓獨裁者致富」是一個「真正的缺點」,但他認為「不能讓壞人從我們的成功中獲益」的原則對於經營業務來說不切實際。
- Anthropic 過去曾於 2024 年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沙烏地阿拉伯的投資,但如今考慮接受海灣國家的純粹金融投資,以避免外部投資者對公司產生過度影響力。
- 此情況反映出 AI 產業對資本的巨大渴求,以及科技公司在追求領先地位時,可能需要在道德原則與戰略考量之間進行權衡。

(Image credit: gemini 生成設計)
電動車充電網路擴張
- Lucid 電動車可使用特斯拉超級充電站:
- 自 2025 年 7 月 31 日起,Lucid 電動車車主將能全面使用特斯拉在北美地區的超過 12,000 個超級充電站。
- Lucid 的 Gravity 休旅車型已可使用,而 Air 系列豪華電動轎車也將於 7 月底開放使用。
- 然而,Lucid Air 車型需額外購買 220 美元的官方轉接器,且該轉接器不支援 V1 或 V2 充電站。
- 最關鍵的限制是,此轉接器僅限於 50kW 的峰值充電速率,遠低於 Air 車型通常能達到的 300kW 峰值充電速率,這將大幅延長充電時間,並可能增加充電站的擁堵。
- 儘管有這些限制,特斯拉超級充電站仍可在緊急情況下提供備用充電選擇。
- 本田與 Acura 電動車將進入特斯拉充電網絡:
- 本田與旗下的 Acura 電動車車主現在可以利用廣闊的特斯拉超級充電網絡。
- 這項功能主要針對 Honda Prologue 和 Acura ZDX 車型,未來更多新車型也將受益。
- 車主需要購買 225 美元的本田認證 NACS-CCS DC 快速充電轉接器。
- 這項合作將顯著增加本田與 Acura 電動車的充電便利性,提升使用者的「安心感」。
- 車主可透過內建的 Google 地圖尋找特斯拉超級充電站,並使用特斯拉應用程式啟動充電;本田計畫未來整合 HondaLink 和 Acura EV 應用程式,實現即插即充功能。
資料來源
- Tue. 07/22 – Is Masa Son Being Left Behind In AI Again?
- Two AIs Ace Math Olympiad
- Microsoft Warns That Chinese Hackers Are Exploiting SharePoint Flaw
- EU antitrust regulators will reportedly approve Apple’s App Store changes
- Microsoft finally has a Surface Laptop with 5G — Intel Core Ultra-powered laptop will ship as part of business line
- Nvidia Rival Hailo Launches GenAI Chip For Edge Devices
- Spotify’s AI songs from dead artists spark fresh outrage over exploitation
- Microsoft says Chinese hacking groups are behind SharePoint attacks
- Lucid owners will get full access to Tesla’s Supercharger network on July 31
- Honda and Acura EV owners gain access to Tesla Supercharger network
- Microsoft’s new Intel-powered Surface Laptop 5G arrives in August
- Amazon acquires Bee, the AI wearable that records everything you say
- Stop Pretending Chatbots Have Feelings: Media's Dangerous AI Anthropomorphism Problem
- Google is reportedly pursuing AI licensing deals with news publishers
- Apple alerted Iranians to iPhone spyware attacks, say researchers
- Apple Intelligence tries summarizing news again after botching BBC stories
- OpenAI partners with Oracle to built out 4.5 gigawatts in data center capacity
- OpenAI agreed to pay Oracle $30B a year for data center services
- OpenAI’s ChatGPT Agent Is Haunting My Browser
聽完碎碎念後,記得按讚、收藏、分享喔~, 科技碎碎念將繼續為您追蹤最新時事,讓您通勤時、空閒時一樣能持續了解最新關鍵話題,下次見!
請注意,內容由 AI 產生,目前仍處於培訓階段,可能存在邏輯偏差或資訊誤差,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謬誤請以原文資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