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薩辛組織:我再不出手真是要被你們看沒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連載到現在,還沒有談過在十字軍時代前後,惡名昭彰的什葉支派之一「阿薩辛教團」。但他們在第三次十字軍末期,其實幹了樁驚天動地的案件。

苦主是第三次十字軍守衛泰爾城的大功臣,「蒙費拉特的康拉德」。他是義大利大貴族,並且透過聯姻,成為了耶路撒冷王位最有力的競爭者。

在1192年4月,康拉德收穫喜訊——本來一直持反對意見的「獅心王理查」,終於接受事實,願意讓康拉德接下王位。

好耶!康拉德喜氣洋洋,開始準備戴冠儀式,一邊置備軍馬,好在獅心王理查接下來的軍事計畫中,派上用場——人家都讓步了,我新任耶京國王也得意思意思嘛!

然而,樂極生悲。康拉德在4月28日遇刺身亡。畢生從未戴上那頂王冠。

故事細節紀載是這樣的:

康拉德在當日騎馬要去聚會,路過一條窄街時,他看到兩個男人坐在一旁,手上持著信件。

這兩人看到康拉德經過,也站起身來靠近,好像是要遞信給他的樣子。康拉德好奇心起,於是也下馬,伸手想要接信——

然後持信者忽地抽出刀刃,當場就捅進康拉德的身體。謝謝指教。

事後守衛抓獲了行刺者,很快就知道,他們是敘利亞版本的山中老人「希南」(Sinan)派出的阿薩辛刺客。

然而,為什麼阿薩辛要刺殺康拉德呢?這卻是個謎團。

有時候,阿薩辛派刺殺目標,為的只是把局勢攪得更混亂。有時則是在刻意「詔告天下」他們悍不畏死的暗殺能耐,並藉此取得跟自身體量不對等的政治影響力。

但也有時候,阿薩辛只是受人之託,拿錢辦事。掙錢嘛,不寒磣。

至於真相是哪一邊,大概就永遠不會為人所知了……

附帶一提,圖片是老遊戲刺客教條一,真實的阿薩辛刺客當然不是穿這樣。

&

資料來源:

Thomas Asbridge, "The Crusades: The Authoritative History of the War for the Holy Lan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熱帶島嶼人的多語練習帳 的沙龍
201會員
946內容數
熱帶島嶼人的部落格。內容以語言、歷史以及語言學習技法為主。歡迎支持、訂閱或付費贊助,謝謝!
2025/07/25
話說,在魔戒改編的電影「王者再臨」中,洛汗人在帥氣地衝鋒、打亂半獸人的陣形後,魔多盟友,南方的哈拉德林人,驅趕著巨大無比的猛獁象兵助陣,霎時對洛汗造成了非常可怕的威脅。 如果是一個十二世紀的十字軍看過這部電影,他會說……抱歉他其實不知道應該怎麼辦,還是逃命ㄅ。 近東十字軍的主要戰場,是先前介
Thumbnail
2025/07/25
話說,在魔戒改編的電影「王者再臨」中,洛汗人在帥氣地衝鋒、打亂半獸人的陣形後,魔多盟友,南方的哈拉德林人,驅趕著巨大無比的猛獁象兵助陣,霎時對洛汗造成了非常可怕的威脅。 如果是一個十二世紀的十字軍看過這部電影,他會說……抱歉他其實不知道應該怎麼辦,還是逃命ㄅ。 近東十字軍的主要戰場,是先前介
Thumbnail
2025/07/24
在魔戒改編的電影「王者再臨」中,圍攻米納斯提力斯的魔多大軍副官,是個叫葛斯摩的半獸人。當洛汗騎兵發起衝鋒的時候,也是他負責指揮魔多軍應敵。 很多觀眾,包括我在內,應該看這段都是在熱血沸騰地跟洛汗人一起喊:「Death!!!!」 不過,如果十二世紀的十字軍看過這部電影,他們在一起喊death之
Thumbnail
2025/07/24
在魔戒改編的電影「王者再臨」中,圍攻米納斯提力斯的魔多大軍副官,是個叫葛斯摩的半獸人。當洛汗騎兵發起衝鋒的時候,也是他負責指揮魔多軍應敵。 很多觀眾,包括我在內,應該看這段都是在熱血沸騰地跟洛汗人一起喊:「Death!!!!」 不過,如果十二世紀的十字軍看過這部電影,他們在一起喊death之
Thumbnail
2025/07/23
獅心王理查在1191年9月7日的野戰中,大敗薩拉丁以後,不久佔據了海岸雅法,按照他事先的估計,接下來十字軍將繼續沿著海岸往南,攻下另一座重要港口「阿斯卡隆」(Ascalon)。 阿斯卡隆是極其重要的交通要點,不只能繼續讓十字軍與地中海海運接軌,而且無論是繼續南下,攻擊薩拉丁的真正根據地埃及,或是轉
Thumbnail
2025/07/23
獅心王理查在1191年9月7日的野戰中,大敗薩拉丁以後,不久佔據了海岸雅法,按照他事先的估計,接下來十字軍將繼續沿著海岸往南,攻下另一座重要港口「阿斯卡隆」(Ascalon)。 阿斯卡隆是極其重要的交通要點,不只能繼續讓十字軍與地中海海運接軌,而且無論是繼續南下,攻擊薩拉丁的真正根據地埃及,或是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公元539年,此時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在查士丁尼一世的統治下,似乎將來到國勢的頂峰。原先喪失給汪達爾人的北非領土,早已收復。而在大將貝利薩留的攻勢下,盤據義大利的東哥德人也一敗再敗。東哥德王維蒂吉斯(Vittigis)退守都城拉文納。帝國前景一片大好,羅馬也將恢復本屬於他的光榮。 查士丁尼與貝利薩留
Thumbnail
公元539年,此時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在查士丁尼一世的統治下,似乎將來到國勢的頂峰。原先喪失給汪達爾人的北非領土,早已收復。而在大將貝利薩留的攻勢下,盤據義大利的東哥德人也一敗再敗。東哥德王維蒂吉斯(Vittigis)退守都城拉文納。帝國前景一片大好,羅馬也將恢復本屬於他的光榮。 查士丁尼與貝利薩留
Thumbnail
六世紀的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聞名於世,其中一項成就,就是他大規模重建聖索菲亞大教堂。這座教堂成為建築瑰寶,一直存留至今。 不只是聖索菲亞大教堂,查士丁尼一世任內到處大興土木,在巴爾幹、西亞留下無數痕跡。 比如說他在美索不達米亞,為了防衛波斯,大規模擴建了要塞城市達拉(Dara)、在高加索地區建
Thumbnail
六世紀的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聞名於世,其中一項成就,就是他大規模重建聖索菲亞大教堂。這座教堂成為建築瑰寶,一直存留至今。 不只是聖索菲亞大教堂,查士丁尼一世任內到處大興土木,在巴爾幹、西亞留下無數痕跡。 比如說他在美索不達米亞,為了防衛波斯,大規模擴建了要塞城市達拉(Dara)、在高加索地區建
Thumbnail
說到拜占庭的名王,大家可能會想到「恢復古羅馬光榮」的查士丁尼一世(Ιουστινιανός Α´)、擊敗薩珊王朝卻慘敗給伊斯蘭的希拉克略(Φλάβιος Ἡράκλειος)、痛擊保加利亞人的「保加利亞屠夫」巴西爾二世(Βασίλειος Β΄),以及在拜占庭幾乎滅亡的時刻,讓拜占庭鳳凰涅槃的阿列克
Thumbnail
說到拜占庭的名王,大家可能會想到「恢復古羅馬光榮」的查士丁尼一世(Ιουστινιανός Α´)、擊敗薩珊王朝卻慘敗給伊斯蘭的希拉克略(Φλάβιος Ἡράκλειος)、痛擊保加利亞人的「保加利亞屠夫」巴西爾二世(Βασίλειος Β΄),以及在拜占庭幾乎滅亡的時刻,讓拜占庭鳳凰涅槃的阿列克
Thumbnail
從1081年開始,拜占庭帝國迎接了一個中興時代:科穆寧王朝(Komnenos dynasty)。如先前【不該致命的戰敗:曼齊刻爾特戰役如何使拜占庭走向衰落和十字軍】所說,在1071年的曼齊刻爾特戰役使帝國走向崩潰的境地。但從科穆寧王朝皇帝,阿歷克塞一世(Alexios I)開始,拜占庭逐步穩定局勢、
Thumbnail
從1081年開始,拜占庭帝國迎接了一個中興時代:科穆寧王朝(Komnenos dynasty)。如先前【不該致命的戰敗:曼齊刻爾特戰役如何使拜占庭走向衰落和十字軍】所說,在1071年的曼齊刻爾特戰役使帝國走向崩潰的境地。但從科穆寧王朝皇帝,阿歷克塞一世(Alexios I)開始,拜占庭逐步穩定局勢、
Thumbnail
拜占庭的歷史,有好幾次急轉直下的危機。較為人所知的,比如說伊斯蘭崛起下,帝國喪失敘利亞、北非等超過一半的國土。或者在1204年,帝國居然為本該是友軍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陷。以及當然,1453年滅亡於鄂圖曼土耳其。 而在這些危機中,於東亞較少為人知、但在中世紀有絕大影響的,發生於1071年的一座亞美
Thumbnail
拜占庭的歷史,有好幾次急轉直下的危機。較為人所知的,比如說伊斯蘭崛起下,帝國喪失敘利亞、北非等超過一半的國土。或者在1204年,帝國居然為本該是友軍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陷。以及當然,1453年滅亡於鄂圖曼土耳其。 而在這些危機中,於東亞較少為人知、但在中世紀有絕大影響的,發生於1071年的一座亞美
Thumbnail
公元532年,在四年的血戰後,兩大世界霸權,東羅馬帝國和波斯的薩珊王朝,決定握手言和,結束爭奪今日高加索山脈南部的「伊比利雅戰爭」。 戰爭結束的原因很多。比如說東羅馬最著名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決定把重心放在恢復羅馬帝國的舊土義大利和北非。以及波斯皇帝霍斯老一世對國內政局不穩的擔憂。總之既然不分
Thumbnail
公元532年,在四年的血戰後,兩大世界霸權,東羅馬帝國和波斯的薩珊王朝,決定握手言和,結束爭奪今日高加索山脈南部的「伊比利雅戰爭」。 戰爭結束的原因很多。比如說東羅馬最著名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決定把重心放在恢復羅馬帝國的舊土義大利和北非。以及波斯皇帝霍斯老一世對國內政局不穩的擔憂。總之既然不分
Thumbnail
在公元863年,各以羅馬與君士坦丁堡為首的基督教,再次陷入分裂。原因是皇帝米海爾三世任命的新任君士坦丁堡牧首,佛提烏一世,不得教宗認可。雙方於是互相開除教籍,史稱佛提烏分裂(Photian schism) 雙方都唇槍舌劍,用信件作激烈的筆頭攻擊。根據教宗尼可拉斯一世的回信,皇帝說教宗用
Thumbnail
在公元863年,各以羅馬與君士坦丁堡為首的基督教,再次陷入分裂。原因是皇帝米海爾三世任命的新任君士坦丁堡牧首,佛提烏一世,不得教宗認可。雙方於是互相開除教籍,史稱佛提烏分裂(Photian schism) 雙方都唇槍舌劍,用信件作激烈的筆頭攻擊。根據教宗尼可拉斯一世的回信,皇帝說教宗用
Thumbnail
十六世紀的東非也上演著「代理人戰爭」:鄂圖曼幫助阿達爾蘇丹國;衣索比亞帝國則有葡萄牙相助。究竟葡萄牙人能否成功幫助衣索比亞脫胎換骨呢?
Thumbnail
十六世紀的東非也上演著「代理人戰爭」:鄂圖曼幫助阿達爾蘇丹國;衣索比亞帝國則有葡萄牙相助。究竟葡萄牙人能否成功幫助衣索比亞脫胎換骨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