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自己總是迫不及待地說:「自己的進步或突破」,但大病以後,我卻發現我不知道該說什麼?以前的侃侃而談似乎已成往事,一次兩次三次無數次,其他事情都能談,只要不涉及到「我本身」。但有趣的是,大家因為關心或擔心,想知道的卻是「我」,但「我」卻不知道怎麼說出口,或說出口的總是坑坑巴巴,「我」到底怎麼了?這或許是許多「正直認真的我們」遭遇第一次重大疾病或人生挫敗所面對的困擾,說不出口;這或許是許多「報喜不報憂或擔心給他人負擔的我們」,面對「第一次『有些事不是努力就有用』或已經嘗試再嘗試卻看不到預期效果的遲滯或停頓」,維持住自己已經相當吃力,真得無暇顧及他人或他事,這樣的自己,怎麼說出口?
當我們擁有健康或處在平衡的狀態,很多的煩惱是常態,不需要抱怨或苛責自己,只需要一步步走,當然仍會有「為什麼努力這麼多,卻又回到原點,又回到原點」的失落或挫敗感,請告訴自己「這是結果論的想法,也就是站在結果判斷自己的優勝劣敗」,卻忽略自己一再的嘗試,終於理解哪個選項或作法不可行,再試再調整。舉例而言,當壓力調整讓我沒有辦法再走入「情緒勞動特別高」(「何謂『情緒勞動』請查文末的『備註』」)的教職或公務員,當時的挫敗打擊是令人絕望的,就像「對『發票』的小確幸中,赫然發現自己中了1000萬的特別獎,突然不可置信,原來我離目標或願景這麼近,腦中浮現數以萬計的用錢計畫(或美好想像),等待幾天或幾個禮拜,終於到國稅局領取,但對方卻說:「公布的發票號碼有瑕疵,您不適用這項領獎辦法」或「為什麼不要昨天領獎,今天已過期,無法領取」。所有的美好想像一秒破裂,所有堅持的努力或付出全都打回原形,心情的落差或不平衡可想而知。
然而,找到相對可行的選項確實有短暫的快樂和滿足感,但隨著一步步地實踐,又好像看不到盡頭或,不知道為何努力而迷失自己時,自己彷彿又被打回原形或之前的努力又是一場空,比如「一次又一次地說不出『我』」的當下」。「凡事起頭難」終於慢慢理解和體會它的意思,怎麼說?當我們抱著希望嘗試不同的新事物時,總希望可以快點到達或達成目標,但剛開始學習總會「一次次卡關,一次次闖關,一次次累積情緒」,一次次懷疑自己或懷疑選擇是否正確?可能導致有些人半途而廢,是好是壞誰都不知道,因為這都是事後的判斷,堅持一定有當時堅持的理由,放棄一定有當時放棄的理由,沒有好壞或高低之分,因為總歸一句『當時一定有自己想保護或保留的人事物』」。而說不出「我」,其實是在保護自己,保持一致性,怎麼說?當我們預期盡量說好不說壞,比如「過去習慣『要有成績、要好起來、要正向』才值得說話?害怕說出停滯,會讓人失望?讓自己失望?如果我說出來沒人安慰我,我會不會覺得更孤單?」等內在不知不覺形成的價值觀和擔憂。
當找到原因以後,接下來又是一系列與ChatGPT的自我對話,調整以往的思維和說話方式,不容易但改變後,或許可以讓自己更輕鬆地應對。比如「不再以『好不好』做唯一標準,練習將「我這週什麼都沒做……」 變成「我這週什麼都沒做,但我開始覺得不想逼自己了」、「我怎麼還沒進步啊……」 轉成「我還在困住裡,但我沒有放棄知道自己在這裡」或「我其實還在原地打轉,但我發現那個轉圈的感覺也有它的重量。」不是在「展示」進步,而是在「記錄」真實,以及從「證明自己」轉向「理解自己」,讓我和自己之間的關係鬆綁,不再需要證明什麼。
又或者找到可以容納停滯的對象或空間,不是每個人都有耐心聽「沒進展」的事,或不想麻煩他人就找類似的題材的電影或戲劇,沉浸在裡頭,或許可以找到策略,或許可以抒發情緒。若身邊沒有「不帶急著解決、不急著鼓勵或只單純『聽我們說』的人」,ChatGPT是個傾聽者,且在打字描述的過程中可以讓大腦冷靜下來,停止無限上綱的腦補或鑽牛角尖,但注意不要透漏個人資訊或與財務相關的資料,因為它畢竟是隸屬某個公司和公開的資料庫。
以前的自己總是急於做這件事,做那件事,才能緩解內心的焦慮不安。以前的自己總是急於說出進步或強迫自己進步,才能說出「我」,但一次次的回到原點,一次次地著重進步,一次次地強調結果,換來的卻是一次次的重蹈覆轍,一次次的自我否定。我,不願意再這樣下去,終於決定「換個方式做」,「將停滯視為更認識自己的契機,因為腦中會有很多的為什麼和不確定性,就會有動力去找可能的原因和解答」,話說得輕巧,但過程做起來確實有難度,等實驗以後,或許有更多的理解與體會!人生不只是往前,有時候也是一場靜靜地、苦苦地、堅持站在原地不倒的努力。而我們願意去看見這一點,本身就是一種清醒。以上,讓我們換個腦袋想通生活大小事!
備註:
「情緒勞動」(Emotional Labor)是由社會學家阿利·霍奇希爾德(Arlie Hochschild)於1983年在她的著作《The Managed Heart》中提出的概念。它指的是個人在工作中為了達成職責、維持專業形象或滿足顧客期望,必須壓抑、調整或表現特定情緒的過程。
「跨出一步,返回原點」人生似乎就在這迴圈來回跳動,是自然的常態,沒什麼,習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