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結束的 6 月,歐美市場共披露 16 筆生物醫藥融資,累計規模 9.76 億美元。聚焦領域與技術路線正在發生微妙轉移:中樞神經系統(CNS)與眼科領域重新站上風口,前沿小分子、雙 AAV 及 LNP 也獲得更多「長錢」押注。以下擇要梳理八家代表性創企的最新進展與資本邏輯。
1|Antares Therapeutics──AstraZeneca 助攻的精準小分子平台
融資額:1.77 億美元 A 輪
這是一家由 Scorpion Therapeutics 拆分的新公司,承接 Scorpion 除 STX-478 之外的全部小分子管線。團隊核心打法只有一句話:「first-in-class or best-through-first」。也就是說,要麼啃從未成藥的靶點,要麼在經證實可行的靶點上用變構抑制 (allosteric) 做出大幅度差異化。
- 2022 年它與 AstraZeneca 簽下最高 15 億美元的轉錄因子合作;
- 2023 年再把兩款選擇性突變 EGFR 抑制劑分工給 Pierre Fabre;
- 2025 年,Eli Lilly 斥資 10 億美元+里程碑收購 STX-478。

Antares 現有候選品種橫跨腫瘤與自身免疫,同時延續「fast-to-clinic」策略,計畫 2026 年送出首個 IND。董事會成員包括 AstraZeneca 研發總裁 Menelas Pangalos 與哈佛腫瘤學權威 Keith Flaherty。
2|Draig Therapeutics──GSK / Sanofi 潛伏的下一代 CNS 公司
融資額:1.40 億美元種子輪
由 Cardiff University 藥物發現研究所孵化。創始雙 PI John Atack 與 Simon Ward 長期研究 AMPA 與 GABA 迴路,可謂「谷氨酸 + 抑制性神經傳導」雙料專家。
- DT-101:新一代 AMPA receptor positive allosteric modulator,Phase II 用於重度憂鬱症,第一期 60+ 健受顯示出良好安全性;
- DT-201:高度選擇性 α5-GABA_A 負向變構調節劑(NAM),具備治療焦慮、認知障礙潛力;
- DT-301:α2/α3-GABA_A 正向變構調節劑(PAM),定位鎮靜/抗焦慮且避免成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