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2025 年 6 月:美歐生技募資熱度重燃,單月吸金近 10 億美元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剛結束的 6 月,歐美市場共披露 16 筆生物醫藥融資,累計規模 9.76 億美元。聚焦領域與技術路線正在發生微妙轉移:中樞神經系統(CNS)與眼科領域重新站上風口,前沿小分子、雙 AAV 及 LNP 也獲得更多「長錢」押注。以下擇要梳理八家代表性創企的最新進展與資本邏輯。


1|Antares Therapeutics──AstraZeneca 助攻的精準小分子平台

融資額:1.77 億美元 A 輪

這是一家由 Scorpion Therapeutics 拆分的新公司,承接 Scorpion 除 STX-478 之外的全部小分子管線。團隊核心打法只有一句話:「first-in-class or best-through-first」。也就是說,要麼啃從未成藥的靶點,要麼在經證實可行的靶點上用變構抑制 (allosteric) 做出大幅度差異化。

  • 2022 年它與 AstraZeneca 簽下最高 15 億美元的轉錄因子合作;
  • 2023 年再把兩款選擇性突變 EGFR 抑制劑分工給 Pierre Fabre
  • 2025 年,Eli Lilly 斥資 10 億美元+里程碑收購 STX-478。
raw-image

Antares 現有候選品種橫跨腫瘤與自身免疫,同時延續「fast-to-clinic」策略,計畫 2026 年送出首個 IND。董事會成員包括 AstraZeneca 研發總裁 Menelas Pangalos 與哈佛腫瘤學權威 Keith Flaherty


2|Draig Therapeutics──GSK / Sanofi 潛伏的下一代 CNS 公司

融資額:1.40 億美元種子輪

由 Cardiff University 藥物發現研究所孵化。創始雙 PI John AtackSimon Ward 長期研究 AMPA 與 GABA 迴路,可謂「谷氨酸 + 抑制性神經傳導」雙料專家。

  • DT-101:新一代 AMPA receptor positive allosteric modulator,Phase II 用於重度憂鬱症,第一期 60+ 健受顯示出良好安全性;
  • DT-201:高度選擇性 α5-GABA_A 負向變構調節劑(NAM),具備治療焦慮、認知障礙潛力;
  • DT-301:α2/α3-GABA_A 正向變構調節劑(PAM),定位鎮靜/抗焦慮且避免成癮。
raw-imag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83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100+醫藥菁英 專屬圈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藥時事 Drugnews
144會員
126內容數
歡迎加入 100+ 醫藥菁英圈 在這邊我們分享最深度的醫藥行業 投資分析 以及我們對未來醫藥行業的看法
藥時事 Drugnews的其他內容
2025/07/29
7 月 23 日,新創公司 Dispatch Bio 正式揭幕。這間僅於 2022 年成立的生技新星由 CAR-T 之父 Carl June 教授與紀念史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SKCC)免疫腫瘤學主任 Andy Minn 博士共同領軍
Thumbnail
2025/07/29
7 月 23 日,新創公司 Dispatch Bio 正式揭幕。這間僅於 2022 年成立的生技新星由 CAR-T 之父 Carl June 教授與紀念史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SKCC)免疫腫瘤學主任 Andy Minn 博士共同領軍
Thumbnail
2025/07/28
in-vivo CAR-T療法有望降低成本並縮短治療時間,本文探討其技術原理、臨床數據、產業佈局及面臨挑戰,並展望其未來發展潛力。
Thumbnail
2025/07/28
in-vivo CAR-T療法有望降低成本並縮短治療時間,本文探討其技術原理、臨床數據、產業佈局及面臨挑戰,並展望其未來發展潛力。
Thumbnail
2025/07/28
在資本市場長期低迷的背景下,法國生技公司 Abivax(泛歐:ABVX)終於以一紙重量級三期讀數扭轉頹勢:口服 miR-124 增強劑 Obefazimod(研發代號 ABX464)於潰瘍性結腸炎(UC)Ⅲ期雙臂研究 ABTECT-1 與 ABTECT-2 取得壓倒性陽性結果。 1|試驗設計與頂
Thumbnail
2025/07/28
在資本市場長期低迷的背景下,法國生技公司 Abivax(泛歐:ABVX)終於以一紙重量級三期讀數扭轉頹勢:口服 miR-124 增強劑 Obefazimod(研發代號 ABX464)於潰瘍性結腸炎(UC)Ⅲ期雙臂研究 ABTECT-1 與 ABTECT-2 取得壓倒性陽性結果。 1|試驗設計與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2024亞洲生技大展」大會主題「亞洲綜觀全球生技商機」置入四大核心專區「高階新藥醫材、AI精準檢測、CDMO、再生醫療」,輝景醫藥(ABVC.US)近一年的成長,集團之姿更趨穩健踏實,授權旗下子公司的業務項目均順利步上正軌,且都是現況產業中熱點,與生技展專區的主打重點不謀而合
Thumbnail
「2024亞洲生技大展」大會主題「亞洲綜觀全球生技商機」置入四大核心專區「高階新藥醫材、AI精準檢測、CDMO、再生醫療」,輝景醫藥(ABVC.US)近一年的成長,集團之姿更趨穩健踏實,授權旗下子公司的業務項目均順利步上正軌,且都是現況產業中熱點,與生技展專區的主打重點不謀而合
Thumbnail
歐洲AI投資在2024年達到歷史新高,主要集中在英國、法國和德國,其中生成式AI和隱私增強技術方面的投資顯著增長。
Thumbnail
歐洲AI投資在2024年達到歷史新高,主要集中在英國、法國和德國,其中生成式AI和隱私增強技術方面的投資顯著增長。
Thumbnail
企業轉投資事業及成立子公司是最為常見進可攻、退可守的營運模式,AiBtl藥業在2023年開始嶄露頭角,是母集團輝景醫藥ABVC主力培植的全資子公司,同時效習母集團的經營策略,執行併購及同業結盟,成為集團中的集團
Thumbnail
企業轉投資事業及成立子公司是最為常見進可攻、退可守的營運模式,AiBtl藥業在2023年開始嶄露頭角,是母集團輝景醫藥ABVC主力培植的全資子公司,同時效習母集團的經營策略,執行併購及同業結盟,成為集團中的集團
Thumbnail
近日OpenAI與蘋果合作,美國新創產業研究公司PitchBook數據,今年NVIDIA也持續押注,參與韓國新創Twelve Labs的A輪募資,投資約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6億元),大大幫助Twelve Labs開發AI。
Thumbnail
近日OpenAI與蘋果合作,美國新創產業研究公司PitchBook數據,今年NVIDIA也持續押注,參與韓國新創Twelve Labs的A輪募資,投資約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6億元),大大幫助Twelve Labs開發AI。
Thumbnail
6 月 20, 2024 【臨床試驗成果是影響生技產品上市的關鍵,在AI數據技術快速進展下,市場面臨著產品上市的競爭壓力。(圖/橙灝生技顧問提供)】 (記者孟倩玉報導 )    近年來AI數據科學的快速進展,各大藥廠得以加速藥物開發進程,生技市場面臨著產品快速上市的競爭壓力,其中臨床試驗是影響
Thumbnail
6 月 20, 2024 【臨床試驗成果是影響生技產品上市的關鍵,在AI數據技術快速進展下,市場面臨著產品上市的競爭壓力。(圖/橙灝生技顧問提供)】 (記者孟倩玉報導 )    近年來AI數據科學的快速進展,各大藥廠得以加速藥物開發進程,生技市場面臨著產品快速上市的競爭壓力,其中臨床試驗是影響
Thumbnail
美國生技醫療產業在2021年首次公開募股(IPO)盛況,呼應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資本市場的改變。臺灣企業輝景醫藥(ABVC.US)率先赴美掛牌,並計畫旗下AiBtl藥業於納斯達克主板上市。AiBtl藥業專注新藥研發,預期能在全球焦慮症和憂鬱症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吸引投資人的廣泛關注。
Thumbnail
美國生技醫療產業在2021年首次公開募股(IPO)盛況,呼應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資本市場的改變。臺灣企業輝景醫藥(ABVC.US)率先赴美掛牌,並計畫旗下AiBtl藥業於納斯達克主板上市。AiBtl藥業專注新藥研發,預期能在全球焦慮症和憂鬱症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吸引投資人的廣泛關注。
Thumbnail
政府的政策對生物技術產業的投資有所深化。股市和生物技術企業的營運情況是非常重要的,要瞭解是否擁有集團式的經營擘劃。本篇文章介紹了生技投資的機會和挑戰,提到了一些建議的投資標的,如臺灣的晟德集團、保瑞藥業、宏碁集團,以及國外的禮來、輝景醫藥、諾和諾德。
Thumbnail
政府的政策對生物技術產業的投資有所深化。股市和生物技術企業的營運情況是非常重要的,要瞭解是否擁有集團式的經營擘劃。本篇文章介紹了生技投資的機會和挑戰,提到了一些建議的投資標的,如臺灣的晟德集團、保瑞藥業、宏碁集團,以及國外的禮來、輝景醫藥、諾和諾德。
Thumbnail
全球人口高齡化加上3C革命性的突破,兩大因素讓眼疾巨變成不分年齡的病症。Vitargus專利產品經第三方鑑價合理估值為2億美元,評估僅僅這項眼科高階醫材具有的產品價值,將超越現在ABVC集團的市值。股價嚴重被投資市場低估。評估僅僅這項眼科高階醫材具有的產品價值,將超越現在ABVC集團的市值。
Thumbnail
全球人口高齡化加上3C革命性的突破,兩大因素讓眼疾巨變成不分年齡的病症。Vitargus專利產品經第三方鑑價合理估值為2億美元,評估僅僅這項眼科高階醫材具有的產品價值,將超越現在ABVC集團的市值。股價嚴重被投資市場低估。評估僅僅這項眼科高階醫材具有的產品價值,將超越現在ABVC集團的市值。
Thumbnail
依照各機構去研究的醫療產業領域 規劃投資者幾乎都是往精準醫療或數位醫療相關 精準醫療、遠距醫療跟醫療檢測是比較可以合作的,因為這些可以運用到科技業的專業領域 達成1+1大於2的產業商機才是現在很多AI結合生技醫療的重點 近期看到很多科技公司進軍生技的原因就是"多角化經營需求是占比最高
Thumbnail
依照各機構去研究的醫療產業領域 規劃投資者幾乎都是往精準醫療或數位醫療相關 精準醫療、遠距醫療跟醫療檢測是比較可以合作的,因為這些可以運用到科技業的專業領域 達成1+1大於2的產業商機才是現在很多AI結合生技醫療的重點 近期看到很多科技公司進軍生技的原因就是"多角化經營需求是占比最高
Thumbnail
有人問生技股每年都很難抉擇操作的比例跟題材 我之前在2020年第一季有說過,生技產業已經跟過去不同了 台灣生技產業過去都沒有集中題材 都是個別的炒作 也都是新藥解盲為主 經歷過2013~2016的基亞跟浩鼎就懂了 而現在生技醫療已經變成趨勢產業,當然每年題材都會有不同,這跟資金有關
Thumbnail
有人問生技股每年都很難抉擇操作的比例跟題材 我之前在2020年第一季有說過,生技產業已經跟過去不同了 台灣生技產業過去都沒有集中題材 都是個別的炒作 也都是新藥解盲為主 經歷過2013~2016的基亞跟浩鼎就懂了 而現在生技醫療已經變成趨勢產業,當然每年題材都會有不同,這跟資金有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